挑担的父亲
来源:作者:孟富平时间:2014-03-31热度:0次
挑担的父亲
寒冬时节,四弟打来电话,电话里四弟凄惨的说:“三哥,老爸哮喘咳嗽的厉害,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肺气肿,爸爸想你,想让你回去一趟”,放下电话,稍事准备,我背上行囊奔赴回家的路。
回到老家看到了病中的老父亲,两眼窝布满了红的血丝,两颧骨处血色褪去后的青筋脱露,深深的几道沧桑过后的沟壑缀满了额头,这才多长时间没见啊,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啊!四弟说父亲在家里咳嗽的实在不行了,母亲才给他打的电话。见到父亲这个样子我泪若雨下,父亲啊你太操劳了,为了儿女你省吃俭用操尽了一辈子心血,从没有为自己考虑过。
此情此景,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日。
记得那年,我考上了县一中高中部,那是全县最好的重点高中,上了这个高中,就可以考大学,我憧憬着未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可是横亘在眼前的一切打断了做少年梦的我,如同打断我美好的未来,家中一贫如洗,经济十分拮据,家中姊妹兄弟多,二哥也在县高中就读,四弟在念初中,二哥上高中本来就供养不起了,再加上我也考上高中了,经济负担太承重,家里连最起码的温饱都难以维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自下决心,这个高中我不上了,我要到外面去当泥瓦小工以滋补家用,于是我没给父母说一声,就跟随别人到外边干起了小工。
年少的我个子不高,全凭着一股倔强劲,别的小工肩背约重十多斤的手工砖8块,我也不甘示弱背8块,一股着不服输的劲头一股着不知从哪来的傻劲,包工头看了心疼的常常是从后面给我取掉一块或两块,工作之余我暗自神伤,转眼间,就到上学的时间了,我早已没了上学的心思,可是老父亲左打听右打听还是找到了我,生拉硬拽把我拽回了家。
在开学的那天,朝霞升起,母亲拾掇好东西,父亲肩挑重担,一边挑的衣服被子,一边挑的我的部分书籍和米面,我像小鸡跟着母鸡一样跟在父亲身后,父亲一步一步艰难前行,20多公里的土路,在我心里是那么的漫长。在一处坡很陡的土路,由于父亲脚底下踩了一块小石头,猛猛地摔倒在路边的荆棘丛里,我赶忙要去扶起父亲,却被父亲制止住,父亲说:“三儿,别过来这里都是刺,会刺着你的”。父亲重新挑起重担,在挑起担子的一刹那,我看到佝偻着腰的父亲那么吃力、我看到父亲的脸上被刺刺破的几处鲜血咕咕外流,父亲用他那粗糙干裂的手擦擦没事似的继续前行,走的是那么的坦然那么的毅然那么的决然。
父亲挑担的身影,在那时就永远定格在我恒久的记忆里,父亲挑的重担,那是挑的我儿时的希冀,挑的我少年的未来,挑的是我幸福一生的期盼,更挑的是山沟沟里的麻雀变身金凤凰的渴求啊!
高中上课的第一天,我默默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路慢慢其修远兮,吴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作为我的座右铭,它永远鞭策着我奋力前行。
在后来偶尔和母亲的一次详谈中,我才知道,那年为了我上高中,父亲跑到乡里农村信用社,求信用社主任贷点急用钱,主任看到老实巴交的父亲竟然是为了儿子上学的事来求他,怜悯心加同情心就特例贷给父亲200块钱,供我们上学交学费,知道这事后我潸然泪下,是我的老父亲用他的行动用他的不屈精神供我上学,我才得以有今天,父亲啊,你用你羸弱的双肩挑出了我一生的满满当当的幸福。
在不知情的村里人眼窝里,我的父亲是没本事的人,他们挤兑我的父亲,说我的父亲连个家都养不起,但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个有眼光有发展头脑的父亲,父亲能顺其自然很哲理的看待问题,特别是子女求学的问题,他的双眼永远盯的是未来,从没为一时的困境所退缩,更没被生活窘迫所吓倒,父亲是一条永不屈的汉子。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