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盛中国演奏《海滨音诗》
来源:作者:齐凤池时间:2014-04-04热度:0次
听盛中国演奏《海滨音诗》
齐凤池
在盛中国小提琴独奏曲专辑里,有一首五分钟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这首曲子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就像是一首唯美音乐小诗,常常勾起我对大海思念和向往。
《海滨音诗》的前奏,是清脆慢节奏的钢琴,奏出在微风吹拂下轻轻起伏的海浪。乐曲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音型的伴奏下,由小提琴轻轻奏出,如歌、如吟、如诉,像是敞开心灵,向大海尽情地倾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豪迈的理想和似大海般坦荡宽广的胸怀。聆听乐曲仿佛身临海天相连、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又能感悟到发自心灵深处的“大?!?,同样心潮澎湃。音乐又像朝霞红日升起的大海,提升着人们面向明天、面向希望的自信。
乐曲从大海的清晨开始,用轻松舒缓的旋律呈现出刚刚苏醒的大海,随着音节的不断升高,一轮橘黄的太阳从大海的平面上跳出来,音乐的小反复,提升了太阳的高度。中间部分是乐曲的高潮,小提琴从低沉的旋律转变成急速的快板,加入强劲和旋,表现出大海浪涛汹涌撞击着岩石,激起浪花。使乐曲达到顶峰。随后乐曲渐渐平缓下来,随着时间走动,小提琴的旋律进入抒情的柔版。这时的海边,天空已经黯淡了,一轮满月从海面露出笑脸,海边出现了一对对挽手或追逐的恋人,在抒情的慢板中呈现出美好而浪漫的情调。小提琴的尾部,又回到了主旋律,一高一低的音符,像是在对答,最后是清晰地单音节开始升高,音量从重向轻缓慢滑下来,像是夜色已经深沉下来,海鸟划过海面飞向了遥远天边。五分钟小提琴独奏曲,为人们描绘出海边恬静怡人的景观,听着优美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大海画面。
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秦咏诚1962年创作的。作曲家在突出乐器技巧的同时,更加充分发挥了小提琴在音色及演奏方面的歌唱性与抒情性。
秦咏诚1933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4岁开始发表歌曲。1952年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师从李劫夫、霍存慧学习作曲。1956年在东北音乐专科学校(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扩建)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联作曲专家列.西.古洛夫学习一年。1978年任辽宁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和沈阳音乐学院院长。
秦咏诚的作品家喻户晓,他的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早已成为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的熟悉掌握经常演奏的曲目。但他创作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满怀深情望北京》,《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我和我的祖国》等著名歌曲,一直被刘秉义、李谷一、邓玉华、吕继宏等歌唱家演唱。
《海滨音诗》构思了一个非常富有歌唱性的音乐主题,尤其是第一段的第一小节,旋律始终在舒缓的音区徜徉。音乐呈现出碧波轻荡、微风轻拂的海滨景色。小提琴旋律,神采飞扬,似浪花飞溅,似行云流水,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凝聚了大自然绮丽景色中的万种柔情。
音乐家借景抒怀,听众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无我之境”?!逗1跻羰饭顾剂艘桓龇浅8挥懈璩缘囊衾种魈猓绕涫堑谝欢蔚诙?,旋律所使用的音区,更适合人声的吟唱。当时,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一经演出,即令听众耳目一新。作品呈现给听众的是碧波轻荡、微风轻拂的海滨景色,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旋律,神采飞扬,似浪花飞溅,似行云流水,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凝聚了大自然绮丽景色中的万种柔情。整个作品,景中含情,以景引情。在这里,作者借景尽抒其情怀,听众借曲尽享其惬意,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无我之境”。
最后,音乐在小提琴的泛音上结束了。尽管音乐结束了,但小提琴的余音还在大海的上空萦绕,音符还在浪花里跳动,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每次聆听《海滨音诗》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海滨画面:
雄浑的打击乐将桔红的太阳捧出海面
悠悠长笛引来一群赶海的童年
稚嫩的小手拾捡海贝童话
大海的音符溅湿了天真的小脸
沙滩上一对恋人相互追逐
大海的牙齿轻轻咬着他们的脚趾
远方的海面点点白帆擦着海水飞
一群海鸥成了小舟的翅膀
礁石上一群海鸥在梳理羽毛
一只海鸥呼唤另一只海鸟
海鸥的爱情从礁石飞到天上
海水升温了人们的激情
畅游的人们和鱼儿一起翱翔
海滨渡假的人们浸泡在迷人的风景里
夕阳西垂渔舟唱晚人归而鸟知还
煮沸了的海水渐渐冷却
海滨的夜晚就是一幅印象派优美的画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