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二叔捞筲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4-04-05热度:0

     在村西二叔的大门外,有一眼水井,听父亲曾经说,水井是父亲和二叔打的,因为在当时,二叔的家是全家的菜园,奶奶和二叔住一个天井,因为浇院,父亲和孟家大叔还弄出过笑话。老井写着厚重的岁月沧桑。井壁亦为青石砌成,井沿长满碧绿的青苔。井水清澈甘甜,井旁的西侧是一个百年核桃树,核桃树倒影井中,与老井浑然一体。从我记事起,全村人都喝这井里的水。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穷,根本没见过什么压水井、自来水和自己钻井,因此村民吃水用水只好到井里去挑。父亲只好借晚上时间浇菜园,为了争水浇菜园,父亲和孟家大叔没少惹出笑话。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父亲为了不影响村人白天的打水,菜园里的菜只好在月光下的晚上浇灌,因邻园的一孟姓大叔时常与父亲抢水,为了捉弄一下孟姓大叔,父亲晚饭后把一个和井口一样大用高粮秸钉成的锅盖,放入井中,孟姓大叔来后把水桶放到井里,光听到噗通、噗通的声响,不见有水,孟姓大叔误认为父亲已把井水用完,因那时没有手电筒照个究经,只好自认倒霉地骂着走了。这时父亲一边偷偷的乐,等孟大叔走后,父亲便下井把锅盖拿走,不慌不忙地浇园,不赦气的孟大叔又返回来看个谜底,等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免不了一场笑骂?!?br/>  因为农家人要每天到井上担水,扁担和筲就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了。有更穷的人家,买不起扁担和筲,就砍一根胳膊粗的木棍子,两头拴上绳子,担两个带鼻儿的土罐子。
  一看见有人挑着筲往水井走,小孩子们就跟在后头拍着手唱起“筲”谣:“两个小孩般般高,走着路,尿着泡!”挑筲的人就骂:“去去去!这是喝的水,咋说是‘尿泡’!”
  因为经常打水,所以筲桶掉到井里是常有的事。筲掉到井里就要去捞。通常是用一个倒粪的抓钩会杀猪人家挂肉的肉钩,把一根长长的绳子绑在中间一个抓钩齿上,然后再在抓钩柄上系牢。捞半天总也捞不上来,好歹总算钩住了,拉离水面才看见,钩住的不是筲攀儿,而是筲箍儿。放下的心又提起来。果然,拉出水面不到半米,“扑通”一声又掉了下去。围观的人哄然大笑,捞筲的人却是又气又急。这时就有人说:“还是去叫朱家二叔吧!”二叔是全村公认的捞筲专家。他身材矮小,寡言少语,可身上却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气质。他往井口一蹲,场面就安静了许多。没有人再说笑。二叔屏气凝神,不紧不慢游动手里的绳子。游动了一会儿,二叔便问:“刚才是不是拉到半截,又掉了下去?”大家齐说:“是。”二叔说:“坏就坏在这上头了,筲口翻扣到紫泥里了?!倍蹇即蠓壤椿鼗味掷锏纳?。他要把翻扣了的木筲推倒。可是最终也没有推倒。二叔改变战术,手中的绳子不再左右晃动,而是开始往下墩。一下又一下,极其轻微。他是要把抓钩陷到筲口下边的污泥中。好大一会儿,大家头上有汗珠渗出。此时,二叔斜着拉一下绳子,轻轻舒一口气,小声道:“翻过来了?!庇质且徽笸6佟F涫?,看似停顿,实际他手中的绳子一直在慢慢游走,旁人不易觉察罢了。终于,二叔说:“抓住了?!笨纪咸?。他双手倒换着,极轻极轻,极慢极慢,慢得就像挂钟的时针。终于提到了井口。他伸出一只胳膊,把筲牢牢抓住了。人们高兴地说:“看,还是二叔有本事!”二叔鼻孔哼了一声,说:“这算啥本事?你们都沉不住气。想干成事,就要沉得住气”。每年春天干旱之时,村里要组织人,瑏井,把积攒在井里一年的垃圾和淤泥要清除出来,也是二叔打头阵,因为人们在平时打水时需要弯着腰,因此,装在口袋里的钢笔,火机和手表也会掉到井里,二叔在辛苦的同时,也会有一份小小的收获。
  岁月匆匆,日月如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下自来水已进入了各家各户,走进了卫生间、澡塘、橱房。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人们种园种地也用上了喷灌,大棚和温室丰富着人们的餐桌,老井在完成了他的光荣使命后,退居二线成为历史的见证。但每一次从老井旁走过,依然感到那么亲切、真实,毕竟在那个时代他为人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荒芜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