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大冰湖”
来源:作者:聂孝明时间:2014-04-15热度:0次
您到过白林吗?可曾知道白林有个“大冰湖”?
其实,“大冰湖”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湖,而是一口永不干涸的大山泉。
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低处的汤旺河封冻了,而山中那高处的泉水,应然四季不干汩汩流淌。一冬天流下来的“沿流水”,在汤旺河上一层一层结冰,就形成了一座冰山,这个冰山,冬天有夏天无。白林的人们都习惯的把她叫“大冰湖”。
无论从远看、近瞧,都很壮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观!”
“大冰湖”有二层楼那么高,从泉眼到汤旺河,绵延约300多米。
夏天,人们要想去“大冰糊”观光,须到河东“第一生产队”渡口,坐船方能到达。
渡口,从东到西是用一条粗粗的钢丝绳,像天桥一样横固在奔腾不息、汤旺河的两岸水泥桩上。
这条粗粗的钢丝绳下吊着一个大滑轮,滑轮上的钢丝绳连接着汤旺河上的一条大船,船上专门有一位摆渡的人,在那撑杆、摇橹。船很大,同时能装几十个人,或一挂大马车。
河东的人上白林买东西,要做船。
河西的人,到河东办事或走亲戚,也要坐船。
汤旺河水涨潮的时候,如果赶上大风天,钢丝绳拍打着宽广澎湃的河水,啪……啪……溅起那巨大浪花,令人惊奇。
涨潮的汤旺河水,比平时宽了一倍!宽的吓人,眼瞅就要冒漾了!这时,渡口上连个走动的人都没有,别说是摆渡了!
当然,涨潮的季节,也就那么几天。退潮的时候,河东河西来回走动的人,还是很方便的。
那个年代,摆渡“摇橹”的人,居然是个颇脚的年近半百的黑瘦男人。我当时就琢磨:好人都去铲地了?他一定有着极好的“水性”吧,不然怎么能让他摆渡?莫名地对他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孟氲拿位姑蛔鐾?,船以到达了彼岸!
下船之后,沿着汤旺河东岸,逆流而上。接近山嘴,便是一条小径,小径的两边都是阔叶树林,绿树参天景色很美很迷人,往天上看仿佛就是“一线天”。
耳边不时的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咕咕”、“咕咕。”但您千万不要陶醉其中,因为脚下会突然的冒出一条毒蛇,从你的面前穿过。
白林山野中基本有两种蛇:一种叫“土球子”,半米来长,体虽不大,但咬人一口,不出两个时辰,就会使身体不断肿涨导致身亡。这种蛇的书名叫“蝮蛇”,是十大毒蛇之一,不可小瞧。它的毒液是药材,据说其药用价值比黄金还贵。
还有一种体大无毒,长得比“土球子”大几倍的,约两米左右肉可食、味道鲜美、人们管这种黒底黄花的蛇叫“松花”。
如果,您遭遇这两种蛇,尽量不去惹它。实在躲避不开,也不要骇怕,随手择一根条子,就足可以自卫。树条抽蛇就像钢刀剁菜一样,比用大棒子打蛇不知要好多少倍。
当人们走近“大冰糊”和汤旺河交汇处的时候,很远就能听到“大冰糊”泉水,撞击汤旺河时、产生的那巨大的“轰隆声”。
拐上山坡,往山泉的发源地走时,那山前的路边,有几棵自然生长的“山里红”树。随手摘一串,拿在手,用牙一咬,微酸微甜,果实还没有成熟。山里红成熟较晚,是东北野果中成熟最晚的果木之一,它熟透了要到每年的10月份。
潺潺的泉水,宽两米、深半米多!有跩窝子的地方深能到腰;它长年流淌,清澈见底。泉水的两边绿树护岸,几乎东北的名贵树种那里都有,像黄菠萝、楸树、榆树、红松、白松、樟子松等,此外,枫桦、白桦、白杨树等也都是高大的树种。
大辣子、灰色的山雀、在树枝中,穿来跳去;而啄木鸟则喜欢独往独来,为树木看病。
逆泉水而上,到泉眼处,看着那不断翻起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永不停歇的往出冒,您会止不住地赞叹:啊,这才叫真正的大山泉那!此泉水为何如此盛……
人们喝水时,偶尔会“拍案惊奇”:一只傻狍子站在泉边,回眸凝望,另一只单腿踩石,低头用舌头添水。
可惜那动人的场面,多少年前,只在脑中留下底片,遗憾没带照相机,因而没能在现实中留传下来。
“大冰糊”坐落在山中一个如单人“大沙发”形的山崴子中,“沙发”的后背三面环山,前方视野很好,山下就是汤旺河。
那平旷的“大沙发”方圆直径有好几百米。那里有山梨树、山丁子树。更奇怪的是还有苹果、小黄李子,大红李子;更多的是沙果(海棠)。
有一个老头在那看果园。也不知那片果园是“第一生产队”种的?还是个人栽的?我们小嘎子,不问这些事,只管闲时不厌其烦的去偷点、揣点,过过嘴瘾。但从不多拿,只是把兜揣满而已,那个年代,能吃到这么些果子,真是上天的造化。
有一年冬天,营林部门规定我们白林片的,拉烧柴都要到“大冰湖”沟。装满烧柴的手推车,哩哩啦啦一字长蛇阵,由家一直排到“大冰湖”。上汤旺河“大坎”(河岸)时。要好几家合伙往上推!往往两三家拉烧柴的人,合伙才能把装满载的手推车推上河岸。汤旺河渡口又陡又长。
在山上往“大冰湖”倒柴火,或一根原木,或一捆用绳绑好的柴火,拽到“大冰湖”那,一撒手,柴火自己就像“箭”一样“嗖”地射下去……然后,归拢,才能再装手推车。
没有人敢用装满柴火的手推车,放这个大冰坡。就是装满柴火的爬犁,也没人敢放。
要是一般的大坡,几个人合伙,把推车车辕子掫起来,车上装的柴火自然刮地。车的两边有人护辕子,有的还在后边栓个“撸死狗”,即一根圆木,以减缓下坡的冲力,放坡。
可这样雄伟“大冰湖”的大滑陡坡,那是老虎拉车谁敢(赶)那!
我是一名地质队员,30多年来,走遍了“白山黒水”,但像“大冰糊”这样的山泉,还真是头一回见过!
白林“大冰湖”是我心中的“湖”!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