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父母亲永恒的眷恋
来源:作者:素颜如水时间:2014-04-21热度:0次
前些时候回了趟老家,我又劝父母别再种地了。毕竟他们年龄大了,做子女的总想尽尽孝心,让他们享享清福。母亲思想有些松动,而父亲这次没再多说,只把我领到了村庄背后最高处,指着村子对面不远处的梯地说,你看,现在那一片都是咱们家的了。
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我放眼望去。记忆中的荒芜如今一片璀璨,一层碧绿的油菜杆儿,一层金黄色的花儿,再夹上一层青黑色的梯坝,层层叠叠。一阵风吹过,梯地上的油菜花飘摇成了金色的海浪,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蓦然间,父亲为我展开了一副丰收年景的画卷!
父亲说,这十几梯的梯地,都是农业学大寨时期,举全村之力修的。这些年,村里人陆续搬走了不少,地都送给了咱们家。我跟你母亲这几年紧赶慢赶,总算全部种上油菜了。别小看这片黄土地,今年油菜籽产量有望突破一千斤。父亲说话的时候,语调有点高亢。我转过头,父亲满头白发,背已微驼,正饱含柔情地望着那一片梯地。第一次,我对父亲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我忽然想通了:我不会再执着地要求他们离开老家,到城市生活。这一片风雨相伴的黄土地,是父母最深沉的热爱!
父母亲种了一辈子地,他们对黄土地的喜爱程度,就好比对他们自己的一双儿女。当初生产队分的地很少,父母亲农闲的时候都在开荒。为了发展蚕桑,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挖出了几大块山坡地,种上了桑树。那几块地的名称,后来就直接用父母亲的名字来命名了。之后,栽桑养蚕的收入成为我们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可观的收入。
父母亲地种的好,在村里数一数二。记得小时候,好像只要孩子们想要的,他们都能从黄土地上种出来。想吃甘蔗,母亲从外婆家引来了甘蔗种。吃着自家地里长出来的甘蔗,让小伙伴们围着我流口水,我和弟弟别提有多开心了!我读初中要住校,家里棉被不够了,父母亲舍不得花钱买,他们就学着种棉花,硬是“种”出了几条暖和和的被子。后来我和弟弟相继成家,所有的喜被也都是父母亲手“种”出来的。最近几年,听我们念叨买的西瓜有激素,父母亲又买了西瓜种,第一次种植就大获成功,从此我们家告别了到市场买西瓜吃的历史。
就这样,父母亲风里来雨里去,凭借一双勤劳的手,精心侍弄着漫山遍野的黄土地。那段已经走过的岁月,像刀子一样,在他们的脸上刻下艰辛的印记。而他们对于黄土地的热爱,却随着斗转星移而愈显炽热。前些年,隔壁邻居出去打工,离家很近的一大片茶园交给父母亲进行管理。他们如获至宝,施肥、除草、修剪、筑地坝,还间作了红绿豆,侍弄得井井有条。但是没过两年,邻居又把地给要了回去。母亲几个晚上没睡着,已经种熟的地,舍不得??!说起这事的时候,母亲还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帮人家养娃,养大一点了,人家的亲妈给抱回去了,那滋味可真不好受??!父亲却笑着说,本就是人家的地嘛,荒了才不好受!
时光飞逝,数十寒暑的风雨相伴,这片黄土地,它不曾辜负父母的期望,以它博大的胸怀,孕育出了一个农家的全部希望,又让父母亲深深为之眷恋。每次回家,和他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我看到了属于庄稼人的成就,这是我作为一个女儿很难给予的。而我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经?;丶铱纯?。只要一放假,我就归心似箭,从四百里开外赶回家,跟他们一起采茶、摘桑叶。小时候经常偷懒的我,现在却乐意沾上一裤腿的泥巴。脚下结实的土地,是亘古不变的沙黄色,飘逸着醇厚拙朴的芬芳。我知道,那色彩里,珍藏着父母亲最朴素的梦想,那芬芳里,蕴含着一代代庄稼人的希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