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平和冶父山
来源:作者:章校中时间:2014-04-30热度:0次
盛夏的阳光,烈烈似火,却被冶父山张开的葱绿的手臂接住,冰清一山幽静,阴凉一方天空。
皖江800里,两岸风景秀。南有九华山,闻名世界;北有冶父山,名扬江淮。冶父山,江北的“小九华”,虽峰高只有375米,但它美丽娴然,一如一只绿色的鸽子,挺立在安徽庐江城的肩头上。这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山树茂林深,一山绿意盎然。
我从东麓的一线小径切入,一个人穿越幽静,一个人穿越阴凉。沙土灰黄,被我踩出古火山的烟香;岩石褐红,正以金属的眼光把我探视。夏,低伏在草丛,探着身子凝望。那是绿,涌过来了,涌过来了,如海潮绿波滚滚,在绵延起伏的山峦舞动流淌。我驻足心叹:这是梦想澎湃诗情的山;这是视野净化灵魂的山;这是阳光辉映本色的山。蝉声飘着淡绿的丝绸,穿过绿树的枝桠,亮在绿晴的云彩。那风吹的叶片,正在遥感冶父的气息,都是一蓝幽深的吴越春秋梦,都是一个亲切的欧冶子之名。
山有高林。一棵古松,树冠枝蔓横生,那苍老粗壮的树身,直指苍穹。又见一颗朴树,虽老态龙钟,但却依然叶稠枝密,托起江北的蓝天。隐约木鱼答答声,那一定是山上的伏虎寺,正是它,把香烟佛音泼洒于一山碧绿之中。冶父山是座佛山,四季香客不断。于是,我心中便多了一层入山随佛的婉约心绪。我触摸一棵又一棵古树,如触摸着大唐皇帝的书匾巨笔,如触摸着孝慈伏虎禅师的开山手臂。我便遐想:放下,净静,一片绿意。守一山的树,绿出平和;守一山的竹,绿意清幽;守一山的茶,绿沁人生;守一山的菊,绿放自然;守一山的兰,绿沉暗香。佛,福也——智者或觉者之意;福,佛也——平安与豁达之人。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祈祷,涛声依旧,平安健康才是我们心底呼唤的和谐与宁静,就如这冶父山,尊严着,体面着,绿意平和,安详如梦。
杜鹃花落了,但还有几处,星洒红艳,碧绿其上。青青竹林依然,一披一披的绿叶,被夏阳抖动出唐诗宋词的清韵,押着我心中的童笛,押着我心中的茶香。忽闻铮铮声,那是山溪的吟唱。心想,它一定是从一方石英正长斑岩的缝隙中渗出,从一盘遒劲的树根里浸出,从一坡富碱富钠的山体上流出,涓涓细流,汇聚着冶父山的地质历史,汇聚着冶父山的悠久文化。历史,是庐江盆地的地火辉煌;文化,是吴越春秋的长剑光芒。
冶父山,一个特别的名字,何为冶父?原来这里深藏着一个铸剑池。山涧蕴积迷蒙,似风似雾,更似一种温柔。在那修竹掩映的石阶路侧,一泓清泉,被两株朴树相对映照,一碧水光。这是闻名遐迩的铸剑池。有志记载,春秋越人欧冶子曾隐居山上炼石铸剑,留下“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的千古遗篇。故,铸剑池又名“龙池映月”。小池围栏,池中立碑,还有一对朴树,东西而来,倾身相依,好似一对绿色鸳鸯,游停池边。欧冶子,中国的剑祖。观池水,碧绿玉莹,清气静谧,直叫人想象当年衣袂飘飘的欧冶子,是怎样的淡定着从火成岩中提取铁钢的?又是何等的洒脱着将铬元素附于剑刃的?由此我联想,那楚国古墓发掘的一把“越王勾践剑”,毫无锈蚀,寒光四射,是不是出自欧冶子之手?生命在这里淬火,提炼。多少豪杰,沉睡在岁月的深处,能不能醒然,一如海汐,再度涌来?抚今追昔,池水绿然,人亦绿然。
冶父山,翠色欲流。感受一种简单,一种自然、一种健康。我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而撞入眼帘的,正是湖光山影的巢湖。又是绿,一湖碧水,俏丽沉静在远天。几只翠鸟掠过大湖,心就想,那水的花瓣一定会绽开它色彩的粼波。一只帆影,轻颤颤地,轻颤颤地,在湖的水面剪辑一山绿绸。巢湖在涌动,涌动一片生态文明的绿色,涌动一片大合肥的交响。当然,其中亦然冶父山敲响的绿色鼓点,逸态横生。
夕阳洒落在林间,静谧、安宁。远眺巢湖苍苍茫茫,水洗蓝天,心旷神怡。近看冶父山起伏林海,一群鹭鸟展翅其上,如点点白帆。山下村庄,遥远的真实,想象新农村的面貌定是富足的模样;想象使牛的鞭哨响彻云蓝的高远。我在暗绿的草地上静坐,用绿的手指触摸山的脸庞,感觉心脏有力,搏动一身新鲜。于是,我把诗情丢在绿意平和的冶父山上,让它在绿色的波涛里经历拍打......
?。?700字)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