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散记
来源:作者:剑熔时间:2014-05-26热度:0次
柳林散记
作者:剑熔
柳林在陕西渭北大山中,咀水河畔,属地铜川耀州。
柳林原来是一个镇。为何称之柳林,我以为咀水河畔尽为柳树,而且在过去形成了规模,便称之柳林。对于这个地名的由来,我无意也无心去考究。
从我们这里无论去耀州、富平,或者去淳化、旬邑,还是到西安、咸阳,都要经过柳林这个地方。柳林地域不大,左手挽着咀水,右手扶着西河,原来的镇子就处在两条河的夹角处。往南,是从山腰开出来的一条路,人称九里坡,爬上坡顶就到了塬上,一路慢下就就是铜川新区;往东,一条宽阔的山谷让咀水自由流淌,一直流淌到锦阳湖,那地方很有灵性,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躲在此数月写下了闻名于世的长篇小说《废都》;向西,沿山下一条路一直走就是照金革命根据地,那里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还保存有薛家寨等旧址;向北,聚集着一座座出产黑金的煤矿,其中的陈家山煤矿著名作家路遥一住数月,写下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来,这部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
柳林,是耀州一个景色秀丽的地方。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故里。而地处耀州的柳林,更是一处风景怡人的地方。
站在九里坡东面的山梁上望蜿蜒曲折的公路,尤如一条长龙,时而在山腰现身,时而被山腰的绿色遮掩。九里长龙的身躯,那是多么的宏伟。这里的山,是渭北山区与平原的分界线。
柳林植被丰富,溪水充沛,沿河谷而去,山中尽是松树、槐树、柳树、核桃树。入春,山花烂漫,淡香入肺,嫩绿醉人,一片又一片飘在空中的槐云,让人寸步难移。进夏,风摇着满山绿树,鸟呜从山林深处而出,凉风从川道而来,给人一个避署休闲的好地方。临秋,山野布满丰收的果实,除了农家的庄稼,那些野核桃、野山楂、野酸枣……会大饱你的口福。遇冬,一场大雪落下,群山苍白,河道尽染,一个个山村如画般被雪衬托出来,那是一幅幅在大都市难以看到的山居图。
柳林河谷宽阔,湿地众多,环境优美。这一带的咀河、西河分布着无数浅滩、鱼塘,河水里有野生鱼、虾、蟹,时有野生黑鹳等鸟类在此觅食。记得2013年秋天,秦岭以北野外试验地32只朱鹮在柳林林场放飞。
一个有着冬日阳光的上午,我驱车经过柳林时,迎面的咀河河道上空飞来一群大鸟,仔细一看我惊喜了,立即将车停下,看到七八只朱鹮扑打双翅从不远处飞过,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东方宝石!这就是活着的国宝”。也曾经从媒体上看到有朱鹮谈情说爱“找对象”的消息,看了也没有在意,没有想到,到了2014年4月末的一天传来一个消息,在铜川放飞的朱鹮成功孵化出第一只小朱鹮,接着第二天又成功孵化出一只,铜川籍朱鹮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柳林这块地方,对人们来说,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地。。
漫步柳林,沿咀河逆流而上,到了一处耸立“大香山”的巨石前,拋弃西环线,由一沟道前行,便到了大香山的脚下。从沟道到大香山东峰其中有一条小路,只能靠双脚来攀登。
当脚步踏上苍龙岭,在山腰折行十多次,便到达东峰下。通往中峰的路平缓,经过“九龙柏”便到了崎峰洞,这里供奉着“千手千眼菩萨”。西峰最高,最险,庙宇布满山顶。对于大香山的传说,我已经不在乎了,而在乎的是,大香山最让人好奇的是,整个山体几乎由一块巨石构成,而在这块石头上,生长着众多的柏树、松树、槐树……。站在山上瞭望山下,随着山风,绿海涌动的波浪里不时有鸟鸣传出,或遇雨雾天气,那简直是身临仙境。
据说,柳林遗址面积在十万平方米,曾发现袋状灰坑,地表获取物可辨识器形有罐、盆等,经专家论证属仰詔文化遗存。柳林还有一处北魏至唐时期的柏树塬村北寺遗址,其建筑已不存在,1934年在此出土了“张安世佛道造像碑”一通,分別雕刻着佛教与道教造像。在柏树塬村还有未代砖塔一座,残高十米多??上В饷炊嗄炅?,无数次经过柳林却无缘与它们会面。
柳林是个灵山秀水的地方。咀水缓慢地从身旁流过,在九里坡下与西河握手,沿着河谷一路而下,流向风光秀丽的锦阳湖。
对于柳林,如今镇名已离她而去,但我掂念着她,写下这些文字。
简介:作者简介:剑熔,男,原名李建荣,60年代出生在陕西富平,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铜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诗文集《山野风铃》,诗集《风牵着的手》、《家园书》。在《诗刊》、《中国铁路文艺》、《海外文摘》、《阳光》、《天津文学》、《延河》、《飞天》、《山东文学》、《青海湖》、《黄河文学》、《西北军事文学》、《椰城》、《上海诗人》、《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江南》、《诗歌月刊》、《绿风诗刊》、《雪莲》、《散文诗》、《诗选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字。
通联:727101 陕西省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矿办公室 剑熔(真名李建荣)
邮箱:vertljr@163.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