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太极情
来源:作者:杨荣科时间:2014-05-28热度:0次
2014年5月17日,受隰县太极拳协会邀请,乡宁县太极拳协会一行10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于早晨7时40分左右到达隰县进行太极拳学习交流。进入隰县县城,老远看到一辆小轿车停放在街道边,车旁站着几位身着蓝色太极服的拳友们,驱车就近原来是隰县太极拳协会张会长等几人在此等候。
我们急忙下车,相互握手问好,体现出两县太极拳友们心连心、同发展、共进步的友好往来。
隰县又称为隰州,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昕水河流域上游,属黄土高垣残塬沟壑区。佛门圣地小西天便位于隰县县城西北角的凤凰山巅,是一座有名的佛教禅宗寺院。我们的交流活动就处在凤凰山下的活动广?。ㄚ粝叵卣嘏岬幕疃兀?。
凤凰山其实不大,是座土崖山,状如飞凤,传说是远古时期一只凤凰盘旋上空,因为迷恋这里的山水,栖息此地变化而成。这里有山、有水,修建的确实美丽,是太极拳习练的极佳场地。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隰县太极拳协会张会长和乡宁县太极拳协会杨红兵会长两人简短致辞之后,两县太极拳协会的友好交流正式开始。各位太极拳爱好者轮流上阵展示杨氏、陈氏太极拳、剑、刀等,大家表演的不亦乐乎,拳友们的一招一式铿锵有力,颇有“大师”风范,表演交流结束后,双方拳友合影留念。之后,我们一行人员在隰县太极拳友的带领下参观佛教圣地小西天。
步入小西天寺院景区,寺院临河,三面环山,两侧土崖峭立,古树清流环绕。朝阳之下,槐花飘香,每个人的心灵仿佛穿越着时空,让佛光洗礼,毫无戒备地裸露自己的灵魂。
寺院下方有一小湖,名曰西天湖。我们沿西天湖而行,越过通天桥,踏上台阶进入三道山门,来到了下院。下院是一个四方院落,由于山势所限,主殿无量殿坐西面东而筑。大门两侧楹联写有“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br/> 参观完无量殿我们经石阶到无量殿后的上院。上院有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大雄宝殿坐西向东,是小西天的主体建筑,更是全寺院的精华所在。
进入大雄宝殿,一副金壁辉煌的满堂木骨泥质悬塑迎面而来,仙宫楼阁层层迭迭,云雾缭绕,粉彩妆銮。泥塑人物多而不乱,大小相衬,远近呼应。神珑佛龛,奇花异木,珍禽走兽,飞天乐伎,令人目不暇接,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我们被这里格调别致的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所征服。
其实,太极拳就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拳法,是“三教合一”的文化精髓。儒家倡导“大同”,佛家体认“圆融”,道家返修“先天混沌”,太极拳则以“和”为其主旨。一个“和”字却将三教的道理概括殆尽。太极拳的不丢不顶、舍己从人思想,与儒家的克己无私、佛家的无我随缘、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如出一辙。许多太极拳大师经常讲到要练好太极拳,就要领会“松”、“静”、“空”三大基本要素,天人合一,身、心、宇宙浑然相忘。难怪隰县太极拳协会的拳友们在这凤凰山脚下习拳练刀,修身养性,把太极文化和佛教文化很好的融为一体。
吃过午饭,我们在隰县张会长的带领下,来到隰县环保局二楼会议室进行座谈,大家从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垮等方面,根据日常锻炼谈体会、讲感受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使两县太极拳爱好者受益匪浅,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深情厚谊。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距县城南郊1.8公里处的晋西革命纪念馆。这里是晋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红军东征和八路军挺进山西对日抗战的立足地和扩展地,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强屏障,是支援解放全国的战略后方。当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罗荣桓、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
隰县之行,两县太极拳友不仅很好地进行了一次太极拳的学习交流,而且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党课教育。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