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庙会、集市和美食街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4-05-28热度:0次
青岛的四方村建于明朝初年,已有600年历史。建村之初有滕、王、徐三大姓氏;后有刘、柳、张等姓迁入。此处人口渐趋密集之后,有后来者开始在离此不远的东北角落户,并由此渐渐形成两个大聚落,坡上河(杭州路河,原为排水泄洪沟)东为上四方村,坡下河西为下四方村。据《中国庙会大观》记载,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旧时,四方村民以下海捕鱼为生,为求神灵保佑平安与吉祥,人们在海边建一庙宇,据“海为龙天地,云是鹤故乡”的诗句,为新建庙宇起名“海云庵”,是崂山神清宫下院,属道教郝祖华山派,供奉关羽、周仓、关平神像。海云庵建成后,遂于每年的第一个海潮日——正月十六定为海云庵庙会。届时,庵内香火鼎盛,祈福求子和盼丰收、保平安,庵外则是游人云集的庙会,应时小商品、手工艺品及各种食品摊贩鳞次栉比,因庙会恰在冬末春初,卖糖球的小贩甚多,故又叫糖球会。另外,每月初一、十五日也多有善男信女进庙烧香者。海云庵庙会(糖球会)自最初举办以来,至今历500余年而不衰。所以说:没有四方村便没有海云庵糖球会,说起海云庵糖球会可谓无人不晓,可是如今四方村这个名字早已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消逝了。
下四方村的商业、文化中心就在海云街,和海云庵附近的其他街道。海云街是一条既短又窄的小街,初始只有十多家店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慢慢地多起来,如杂货店、金货店、绸布店、中药店、茶叶店、土产店,还有点心铺、包子铺、小菜馆、理发店、照相馆、牙科诊所等等一应俱全,另有储蓄所和合作社(米面蔬菜店)那是建国后的事情了。从海云街上,还可以通往一个叫东安市场的开阔地带,这里面一边是常年的门头房,经营各种日用品,并有小吃摊,一边是临时的地摊,有农产品和海产品的叫卖。东安市场西门外,还有一个苇席、油毡搭建的小戏院,据说评剧名角儿新凤霞和柳腔名角儿张秀云都在这里演出过。另外,海云街两边有不少小胡同,许多大烟馆、色情服务行当就隐蔽在那里,解放之后被取缔。海运街顶头的兴中街,全长不过200多米,但也是一条较为繁华的街道,特别是这里诊所林立,有中医、西医、牙科、还有一栋二层楼的诊所带有住院部,这在当时算是规模大、设备全的了。海云庵周边的几条街道上,白天这里买卖兴盛,入夜之后依然处处灯火,饭馆杂货铺内传出的留声机声、走街闯巷小商贩的吆喝声、海云庵内道士们诵经声和乐器声会悄然潜入人们的睡梦之中!
1951年8月以后,四方区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市内区,下四房村从此也成为市区的一部分。海云庵周边原有的简陋低矮的房屋渐渐不见了踪影,田地也渐渐地变为房屋和街道,许多村民也随着当地的改造由乡村农民转换成城市居民和工厂工人了。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海运街一度相当繁荣,它在当时被称为“四方的中山路”,是四方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平时行人不绝,周日更是游人如织,人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各种日用百货,享受到热情的服务。
海云庵庙会,又称糖球会,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来越办越红火,已经发展成“中国十大民俗节会”之一。据《中国庙会大观》记载,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旧时,四方村民以下海捕鱼为生,为求神灵保佑平安与吉祥,人们在海边建一庙宇,据“海为龙天地,云是鹤故乡”的诗句,为新建庙宇起名“海云庵”,是崂山神清宫下院,属道教郝祖华山派,供奉关羽、周仓、关平神像。海云庵建成后,遂于每年的第一个海潮日——正月十六定为海云庵庙会。届时,庵内香火鼎盛,祈福求子和盼丰收、保平安,庵外则是游人云集的庙会,应时小商品、手工艺品及各种食品摊贩鳞次栉比,因庙会恰在冬末春初,卖糖球的小贩甚多,故又叫糖球会。另外,每月初一、十五日也多有善男信女进庙烧香者。海云庵庙会(糖球会)自最初举办以来,至今历500余年而不衰。1982年,海云庵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四方区政府正式命名并主办“海云庵糖球会”,会期定为一周(却往往十天半月不散),旨意是以糖球为媒介,形成集民俗、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
风风雨雨几百年,海云庵庙会亦即糖球会文革时期曾经一度停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新恢复以来,十几年后的今天可谓蔚为大观。不但是海云庵内香火鼎盛,青岛民俗馆内观众络绎不绝,就是海云庵附近的几条街道也是游人如织,摊位林立,万货齐集。各类货物除了吃的穿的用的之外还有玩的看的,路旁有捏五彩面人的(如孙悟空、猪八戒、古代仕女等),又把糖稀吹成各种动物的,还有现场制作玻璃摆设的,电动的飞禽走兽,木制的刀枪剑戟,均为平时少见,吸引了许多游人特别是小朋友们驻足。游人不但来自本市各区、山东各地、大江南北,并且还时时可见黄头发、蓝眼睛、手中擎着糖球打着手势问价的“老外”。及至走到嘉禾路街心广场,只见路边一溜摆开许多高棚,棚上高悬着“高家糖球”、“赖家糖球”、“老北京”、“一品香”等字样,大棚周围布满气球、模型大糖球、花环等用以招徕顾客。每个摊前都是人头攒动,难以靠近。近年来庙会上的小吃也特别红火,来到小吃街上,只见青岛海鲜、姑苏梅花糕,乌镇臭豆腐,韩国炸糕,内蒙古烤羊腿,东北甜玉米,泰国果冻和杭州笼包等等八方美味多得难以胜数,庙会上还举办文艺演出,民间杂耍,剪纸表演以及摄影绘画书法展出等,另外,糖球会上一溜排开的多家古董、字画、书籍摊,也吸引了众多好古爱书的人。
下四房村在八十年代搬迁改造之后,1994年之后,政府又对下四方村及其周边地区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改造工程,昔日低矮的平房、简陋的楼房均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的高层现代化住宅楼。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新开办开办糖球会之后,政府又在新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对海云庵及其周边地区不断进行改造和修建,实施亮化工程,使此区域旧貌换新颜,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杭州路与嘉禾路交接处过街天桥凌空飞架,过街天桥的东边,嘉定路、嘉禾路、遵化路一带商店林立,小吃店随处可见,而过街天桥西侧,不仅海云庵修葺一新,还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青岛民俗馆,海云庵、民俗馆门前便是大理石铺地、开阔整洁的休闲广场。每每来到此处,我们便会看到整齐的街道,宽敞的广场,各色的商店,完善的服务,加之誉满中外的海云庵糖球会,这里现在已然成为人们居住、休闲、购物的首善之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之时,这里游人络绎,音乐四起。广场上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交谈的、有遛狗的,也有卖日用杂物的小地摊,还有一些散落在广场周边的旧书摊、古玩摊——这对于那些爱书好古一族有着永久的吸引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