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浣花溪行吟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5-29热度:0

                                             1
    近段时间,心情总不怎么好,什么事情都不想去做,也不能认真去做。于是就放下一切事情不去做,在府南河边看东去的河水,无牵无绊的。从十二桥开始,经过遇仙桥、百花桥、望仙桥、送仙桥、浣花桥,再到浣花溪公园门口的风雨廊桥,沿着锦江,沿着清水河,沿着摸底河,我向河流的上游追索而去,寻找一片心灵清净的家园。
    在杜甫草堂,在浣花溪公园,在连接清水河和摸底河的浣花溪上,我久久不愿离开。这里是我苦苦寻觅的地方,这里是我与先哲诗人倾心交谈的场所,这里是我聆听他们教诲的地方。
    我把清水河、摸底河与浣花溪之间以及它们邻近的地区称为浣花溪。当然与古代诗文中描写的浣花溪有一定的区别,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浣花溪周围的河道也有一定的变化,而且地名也有一些变化,古人对浣花溪的描写有部分就在现在龙爪村一带。
    浣花溪,属于我心中的精神家园,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它承载了太多的古成都的记忆,承载了许多古代文人对成都的向往。
    每个周末的早晨,我早早从床上爬起,怀揣着梦想,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虽然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它隐秘在这个角落。但我们拂去城市的这份喧闹,浣花溪就凸显在我们的面前。
    浣花溪名字的由来是水边生长的浣花吗?“浣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开白色小花,呈味苦。其生长在路边、水边。顾名思义,就是能“浣洗”女性身体的“花”,使之不遭玷污、保持纯洁的一种草。其实不是,它的得名与一位唐代女性有关。
    浣花溪的得名是在唐代,与一位伟大的女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她就是浣花夫人。浣花夫人,姓任,只是在当时男权社会中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是当时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即崔旰)之妾。唐中叶安史之乱后,四川地方官据地自专,甚至公开反叛朝廷,而且相互攻杀,争夺地盘。公元768年,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旰奉诏入长安,他将守卫成都的重任交给其弟崔宽。当时泸州兵马使杨子琳本与崔旰有矛盾,于是趁机兴兵,攻占成都。崔宽多次反攻,均告失败。成都人民被困在城内,无粮缺水。在此危难时刻,浣花夫人慨然捐出家资10万,招募勇力千人。她跃马横刀,率众冲锋陷阵,得到成都人民的积极支持。杨子琳不得人心,粮草匮乏,无以立足,只好乘雨乔装逃出成都,保全了成都。由于任氏保卫成都功勋卓著,也被朝廷封为冀国夫人。当地人感念他的恩德,奉她为守护女神。五代时在浣花溪旁建“圣夫人祠”。相传她小时候就居住在我目前站的浣花溪边。一日,她在溪边洗衣,一位癞头和尚从傍边经过,就请小姑娘帮他洗又脏又破的袈裟。任氏没有回绝,欣然接受。当僧衣入水濯洗,水中立时呈现无数莲花,五彩缤纷。此后人们称小河为“浣衣溪”,称任氏为“浣花夫人”。
    浣花溪那时开始,名正言顺地向我们走来,它见证了唐代这里的繁华,见证了从杜甫开始一个个伟大诗人的造访,见证了他们作品的问世。留下了杜甫、李白、薛涛、元稹、武元衡、李夷简、李德裕的足迹,留下了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唱酬交往的画面,还有韦庄寻觅的脚步。
    1200多年的辉煌,今天一直延续着。
                                             2
    清晨,浣花溪边,我就这样漫无目的走着,放飞着自己的思维。当放下一些事情的时候,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
    首先,杜甫向我走来!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是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后世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公元759年暮冬,一位48岁的老人,为了安史之乱从甘肃入蜀到成都,他就是杜甫。动荡的社会使他居无定所,辗转各处,在远离战乱中心的成都希望有一个住所,一家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从长安出来,搬家到鄜州,去灵武投奔肃宗,却被叛军擒获。等到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诗人从叛军中逃离投奔肃宗,被授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然而,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虽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肃宗不再相信他了。虽仍为左拾遗,却不再被重用。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甘肃省天水一带,最后辗转流落到成都。
    一个连温饱都不能给家人的诗人,此刻的心情是格外的复杂。国家依然在动乱,自己也远离了朝堂,一切都变得无能为力。不能给家人一个安定的环境也就罢了,温饱已经成了最大的现实问题。到成都,在友人严武、尹裴冕和表弟王十五司马资助下,过上了片刻的远离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四十八年,诗人生活困顿;这四十八年,诗人怀才不遇;这四十八年,还有“安史之乱”带给诗人的惊吓,山河破碎带给诗人的伤痛。这四十八年,诗人经常衣食没有着落,给别提给家人带来什么。用今天的眼光评判,一个无法给妻儿温饱,更不能在社会上呼风唤雨的男人,无论如何是谈不上所谓成功的。
    这对诗人来说,无疑是悲哀的!
    但来到成都,杜甫是幸运的。他诗歌的巨大成就,此刻才充分体现出来。来到浣花溪,诗人来到自己的世外桃源,来到了自己的乐园。有友人的帮助,有亲人的帮助。
    诗人来成都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60年,草堂建成。诗人狂喜之余,成就了《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br/>    在浣花溪,诗人更有对这片热土的颂扬。760年夏天,诗人漫步在溪边,休官无事可做,看溪水抱村流,裴冕为自己带来禄米。于是完成了《江村》一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br/>    在这里,他得到他想要的生活。暮鼓晨钟,梁燕水鸥,凡俗而宁静的生活抚慰着诗人饱经沧桑的心灵。就像湍急的溪水出了绝壁峭立的峡谷,开始变得舒缓而平静,诗人那颗颠沛流离的心在草堂栖息了。他在这里掘井汲水,挖塘养鱼,筑亭垂钓,栽花植木。悉心经营之下,草堂渐成规模,终至“有竹一顷余”。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br/>    这就是诗人,这就是杜甫!片刻的安定,就带来莫大的欢心!
    在成都,在浣花溪,诗人完成了作品《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240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笔鞘搜壑械拇荷?br/>    “安的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现实生活的呐喊。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笔嵌鸥琛犊穹颉芬皇此得髯约涸菥硬萏玫穆愀?。
    成都是诗人杜甫生活相对稳定的地方,浣花溪是他心灵的栖息地!可惜成都四年的时光是短暂的,终于由于好朋友严武的病逝,由于裴冕的离任,失去了朋友的接济,失去依靠,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公元770年,在湖南的杜甫一心北归,病逝在一条由潭州往岳阳的小船上。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后人给了杜甫至高无上的评价,是“诗圣”。
    他人生羁旅中的一次短暂驻足,留给成都宝贵的精神财富,浣花溪也有幸接待了我们的诗圣。我想李白在自己好朋友来前,也早已光顾了这里。
    现在的杜甫草堂,是任何一个来成都的人必去的地方,它就在浣花溪畔!
    在这个春的季节,我恍如隔世漫步在其间,也在寻觅自己的草屋,寻找自己的家园。终究是寻觅,终究是向往,等待我的依旧是那一潭的溪水。
                                               3
    我在浣花溪公园内的诗歌大道上,看着杜甫的雕像,品味着他的诗歌?!叭簟被颉叭稹?,只是感到特别震撼,那是来自1200多年前“诗圣”的呐喊。
    另一个诗人缓步向我走来,步履轻盈,婀娜多姿,他就是薛涛。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她是唐朝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奇葩。杜甫去世的前两年公元768年,薛涛悄然出生。
    浣花溪接纳了这位女诗人!她的诗全是清词丽句!
    薛涛是不幸的。小得时候她随在蜀地做官父亲薛郧到四川,但父亲不幸早逝,薛涛和母亲流落在蜀地。十六岁遂堕入乐籍,可以说她的出身是低下的。正是由于她低下的出身,终生未嫁,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都慕其才,而只是他们幕府的歌伎兼清客。
    她的才华很小就显露了出来,“涛八九岁知音律”。父亲一日坐在庭院中,指着梧桐说:“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毖μ斡ι担骸爸τ媳蹦?,叶送往来风?!贝搜砸怀觯钊一┤?。父亲更为震惊,他惊叹女儿如此敏捷的才思。
    但天妒红颜,父亲病逝后,生活困顿的她不得不走入乐籍。
    望江楼公园向我们完整地述说了她不幸的一生。薛涛墓就在刚进园的右侧,从四川大学内迁于此,墓志铭由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题写的。
    公元785年,薛涛被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发现,脱乐籍,退隐浣花溪,被提名为“女校书”,可由于没有旧例就没能实现。韦皋就是那位信仰佛教,积极营建乐山大佛的那位四川地方长官。但薛涛实际上行使着秘书的权利,因为公元790年,韦皋因薛涛收贿赂而被罚到松州。公元805年,武元衡出任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才被正式奏请薛涛为校书郎。武元衡就是那位后来成为宰相被刺杀,白居易极力要求严惩凶犯而被贬江州的人。
    就在公元807年,四十岁的薛涛认识了三十岁监察御史元稹。元稹就是那位后来也成为宰相,与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的人。元稹是位多情的美男,八年前与宰相之女崔莺莺恋爱,由于宰相的离世此段恋情无果而终。四年前,与太子少保韦夏卿季女韦丛结婚。元稹出使四川时,妻子还没有去世,就与薛涛如胶似漆生活了三个月。这是薛涛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写下了《池上双凫》: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在情深意密的时候她想嫁给这位放纵多情的才子,来相伴终生??梢磺卸际强罩新ジ?,元稹离蜀返京,从此人各天涯。他们无法再相见,只有书信想通。“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迸瓮退寄钜谰?,故人远去。只有在月圆的时候,登高望远,寄托一份情思。
    薛涛一生未嫁,一生与诗相唱和。韦皋、袁滋、刘辟、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都出入其幕府。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笔茄μ卧谒芍莸氖焙蛐吹囊皇资K淙皇嵌哉秸募シ恚幌陨讲宦端?,对前方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松州,现在的松潘,当时邻近吐蕃,战事比较频繁。李德裕后来在此建了筹边楼,薛涛又写了“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毖μ蔚氖浞痔逑至瞬灰秸⒖释推降淖非?。
    薛涛不仅是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她也是造纸的行家。在浣花溪,这位女校书喜欢在自己的住处用浣花溪水造纸。她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的精美小彩笺,常用于写小诗酬和。由于浣花溪水清滑,所造纸笺光洁可爱,别的地方不能比拟,所以称她造的这种纸笺为“薛涛笺”或“浣花笺”。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的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劈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霞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闭馐呛笫朗宋ぷ浴把μ渭恪钡脑廾乐?。“浣花溪纸桃花色,好好题诗挂玉钩?!闭馐抢詈囟浴把μ渭恪钡脑廾?。只可惜,我们的女诗人死后,很少再有人用浣花溪水造纸了!
    望江公园的“薛涛井”误传说是她当年造纸的一个地方,当时叫“玉女津”。这个误传,寄托了后人对薛涛的无限思念。井,依然寂寞地等在那里,等待传说中主人的再一次光临。
    元稹死去的第二年(公元832年),薛涛也在寂寞中离世。她的后半生,全部是在浣花溪渡过的。与浣花溪相伴,追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一代才女香消玉勋,元稹把她与卓文君相提并论,浣花溪的流水更加孤独地流淌着!
                                                    4
    在薛涛死后的四年,公元836年,一个与浣花溪渊源颇深的诗人出生了,他就是韦庄。
    杜甫草堂应该感谢韦庄,浣花溪公园应该感谢韦庄,他是这片土地开发?;さ牡谝蝗恕?br/>    韦庄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他对杜甫推崇之极,现在杜甫草堂位置就是根据他当年的寻访而得。他的诗为《浣花集》,词为《浣花词》,全部都与这片土地相关。
    这位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后代的四代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公元901年,65岁的韦庄来到成都,旋即出任了王建掌书记。由于唐朝末年动乱的政局,使韦庄彻底对唐王朝失去了信心,才来到偏安一隅的王建小军阀。
    他来到成都,除了为王建的出谋划策,就是寻觅探访成都的胜迹,尤其对杜甫当年在成都生活的草堂感兴趣。浣花溪成了他常去的地方,他在寻觅诗圣的足迹。
    他在浣花溪边,在沧浪湖边投下的石子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一直想水边走来。与河岸的轻微碰撞,也能引起更大的反应。那一叶的孤舟依然横在岸边,像是在等待这位老人的登临。从这一湾的流水,到下一湾的停泊,依然是他坚定的寻觅。那一眼的古井,是他无数次的光临,清冽的井水湿润了他干渴的喉咙,也是他走进了乡里人的生活。他需要依靠这样的寻觅,来还原诗圣在成都的生活,也是自己为前蜀国的建立献计献策。原来在长安不能实现的政治抱负,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实现。
    公元907年,唐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唐王朝寿终正寝了,李家王朝灭亡了。此时,韦庄劝王建也建立自己的王朝。于是,王建相仿朱全忠,建立大蜀国,史称前蜀。“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笨杉ぷ郧笆窆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使蜀地最大限度减少了战乱,次年韦庄被任命为宰相。
    他继续在成都游走,为杜甫建草堂,然后自己在闲暇之余,就住在草堂中,和杜甫近距离接触,感受他诗灵感的来源,来创作出为人民说话的诗歌来。浣花溪两岸遍是花,有桃花、杏花、梨花、?;ā愠磷碓谡饫?,暂时抛开国家的事物,抛开宫廷的纷争,与诗圣进行一场全方位的交流。缓缓的流水,是对过去岁月产生的激荡,一份无可奈何的流淌?;ㄒ谰墒悄昴昕?,人却轮换着容颜,岁月无情地扫落陈旧的时光。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韦庄思考着,开始他对浣花溪的歌颂。
    公元910年,韦庄隐退了。他离开了朝堂,开始自己回归北方的生活。他要告别自己为杜甫修建的草堂,他要告别浣花溪。自己的好朋友贯修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多次来信催促相见。去泉州,碰到了韩偓。一起游历山林,一起放荡山野。他是贯修的亲密朋友,晚年为贯修的后事多有操劳。
    当放下一切的时候,韦庄就离开了成都,离开了他苦苦追寻的浣花溪。不久,他也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这是韦庄在浣花溪边写的一首《浣花溪》,成都虽好,浣花溪虽好,但故人故乡终是自己的牵挂。浣花溪边有舒适的生活,但终究故土在召唤着自己。
    我凝视着浣花溪的水,也想起我的故乡,那是一种割舍不了的牵挂。虽然这样的溪边很好,但依然感到思乡瑟瑟的寒意。

                                                   5
    浣花溪水经年不止流淌,把我又带到两百多年后的南宋,又一个伟大的诗人出现了,并且来到了浣花溪。他就是陆游,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
    公元1170年,陆游被任命为夔州通判,由杭州来到了夔州,当时他已经46岁了。但他一腔的爱国热情,还是得不到施展,只有爱诗歌中呐喊。当时他与唐婉已经离婚26年,已经度过那段痛苦的岁月,他唯有的是一腔热血,报效国家。
公元1172年,陆游受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而入幕,前往宣抚使所在驻地南郑(陕西汉中)出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这是他实现自己卫国效力的最好机会,因为这里就是前线??赡纤瓮醭⒚挥懈?,很快王炎之朝廷召回,宣抚幕僚随之解散。
    这是陆游的不幸,也是南宋王朝的不幸,但对于成都对浣花溪是一件幸事!
    陆游离开南郑,改任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后来全在成都及周边任职,直到他54岁的公元1178年回到老家绍兴。他在这里创作了1000多首诗,占他一生中的九分之一。他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辗转奔波,为国呼号,历尽万难不改其志。但一腔热血,空有其志,得不到施展。国家风雨飘泊,他的人生也是风雨飘泊。人生的不如意,总和国家兴盛衰落联系在一起。陆游虽然时刻关心时务,但也仅仅一个喜爱梅花的放荡老人。
    浣花溪感谢陆游的来到,它以花、以水欢迎了他的光临。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月浸罗,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这是陆游的《成都行》,是写给成都和浣花溪的。他报国之志终是没有实现,幸好有成都这个美丽温婉闲适富足的地方,让他的愤懑之情逐渐淡化,也爱上成都这个花团锦簇的地方。
    梅花是他的最爱,他在多首诗中都有提及。陆游的《梅花绝句》更把成都的梅花描写的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的狂喜之情。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西?!?br/>    这可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颐强梢韵胂?,他在梅花丛中,烂醉如泥,扫落尽文人的斯文,没有任何的讲究。那梅花的香味,一阵阵刺激着自己的味蕾,直达人的心脾。那是一份超脱感,远离烦恼远离忧愁,远离世事的纷争。一个人,独享一份清净,独自拥有一个世界。但我知道,这样的氛围很快就过去了,又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了,放翁的心里还是拥有一腔沸腾的爱国热血。
    这里是浣花溪,是成都,陆游政治失意的避难所,也是他真正平静闲适渡过的一段时光。他想到了杜甫,一样的流寓,一样的忧国,一样的郁结,可他无能为力。
    就是回到了绍兴,他还想着浣花溪,想着成都?!安凰姥镏菟澜D稀?,可见这里对他充满了怀念,这里是他最接近自己报效国家的地方。
    浣花溪之于陆游是幸运的,成都之余与陆游是幸运的,而陆游之余浣花溪、之于成都乃至四川更是一种幸运。
    我对于浣花溪,对于光临它这里的名人,也最喜欢陆游,似有同感,更有同鸣!
    有时,我在想,我也该是这个醉心于梅花的老翁。
    我在沧浪湖边走着,和陆游一样,都是来自异乡,都对浣花溪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陆游追求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而我唯一的追求就是让母亲过上安定的生活。陆游没有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我的目标得到实现。
    就这样简单的目标,简单地实现,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6
    慢慢往回走,树上的玉兰花,有洁白无瑕的、有粉红的,有深紫色的,直窜入我的眼帘。忽然又是成片的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再者又有海棠花和梨花,让我目不暇接。这是在浣花溪,一片城市包围的湿地。
    旋即,我走回到浣花溪桥上。在这里浣花溪水将流入摸底河,再过一公里他也会重新回到清水河的怀抱。分别的痛苦又将得到欢乐,就如同人生的分别与重逢,悲欢离合,一幕幕上演。
    又过了400年,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钟惺来到了浣花溪。他是一个文学家,主张反拟古,主性灵,有积极一面,他的求新求奇文风。一篇《浣花溪记》更是为浣花溪做足了广告。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的确,只有到杜甫草堂一带,才有浣花溪的称谓。我们现在成都也依然是这样,围绕着杜甫草堂,还有浣花溪公园及其附近,我们才能称为浣花溪。一个外地来的人,是绝对搞不清楚的。当浣花溪幻化成一片湿地以后,杜甫草堂、浣花公园居于其中,我们就有了我们的浣花溪。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br/>    从青羊宫到浣花溪,有三座桥,相距不到半里,传说她通往灌县。成都平原河网纵横,一条河流的形成就再简单不过了。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br/>    浣花溪的山光水色如此清幽秀丽,足以吸引后来的人。草木茂盛,住在溪水左边的人不常见。而置身其中,我们无不感慨万千,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杜甫来了,韦庄来了,我们也来了。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br/>    是?。′交ㄏ欢ㄒ讲萏靡淮?,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啊,钟子就是这样说的。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一块黄金地块啊!
    钟惺是明代文学家。字伯敬,一作景伯,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北天门市人。他竟是浣花溪的代言人,而这个代言人是从明代一直作到了现在!开创了“竟陵”派,他主要是评隋以前的诗。
    文人与浣花溪在这里得到巧妙的结合,成就了浣花溪的名气,也为钟惺宣传了才气。
    我漫步在这里,吟诵着他对浣花溪的赞美的文章。这是这个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文人写给浣花溪的赞歌,而我只有用心在这里欣赏。
    初春的季节早晨,吹来的风还带着寒意。我在浣花溪公园里徜徉,许多锻炼身体的人从我的旁边跑过,用眼睛向我打着招呼。从清水河分给浣花溪的入水口开始,向万树山走去,各种野花竞相开放,只窜进我的眼睛?;褂薪鸹频挠夯?,在屈原的雕塑旁,向浣花溪投来浓浓的香味。许是清晨空气极好的原因,水面也泛着浓香。我贪婪地呼吸着,生怕错过了遗落掉。
    前面的山包就是万树山,因为全是树就有了这样的雅名。山上有两个亭子,是供游人休憩的。远远的,我看见亭子里有两个人在拉着二胡,似乎老师在传授学生。我并不懂音律,但对好的音乐还是有鉴赏力的。二胡发出的声音,从树之间一棵一棵绕过来,来到我的面前,拍打着我,它在把唱给浣花溪的颂歌一股脑塞给我。
    我忘记了自己,在这样的绿色的包围中,美妙的音符回荡在其中,是一处绝好的场所。我在走,我在行,我被陶冶着,连心都融进了旁边的溪水。
    这就是浣花溪,流水缓缓的。
                                                    7
    在草堂内,我沉醉于杜甫的诗歌,也只有浣花溪才能给杜甫这样清新明朗的心境,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赏。
    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沈葆桢来了,他是林则徐的女婿,是中国台湾近代化之路的首倡者。来到浣花溪畔,来到杜甫草堂,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同时联想到国家,联想到诸葛亮,写下了: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者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在杜甫草堂内,我看到了何绍基在工部祠的题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在这里锦水浣花溪成就了杜甫,杜甫也使浣花溪得以扬名,也是成都正月初七“人日游草堂”的来历。
    清代诗人、书画家顾复初为浣花溪杜甫草堂题的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在这个小江山,杜甫捷足先登,留给后人的只有对他是敬仰。
    清代樊荫荪来了,位杜甫草堂题下了对联。“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到光绪年间,万慎来了,他是元末明初大夏国开国功臣右丞相万胜后裔。他也为杜甫草堂题诗了,“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br/>   接着,在晚清,谢威风来了,他先为左宗棠幕僚,以军功擢升同知?!耙盎ㄌ毂ο?;秋雨杜陵碑”是他写给杜甫草堂的,写给浣花溪的。
    谢无量来了,他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安嗌硖斓馗彻?;独立苍茫自咏诗”是写给杜甫的,也是写给浣花溪的。
    1953年,郭沫若来了,“民间疾苦,笔底波澜”。1957年,朱德走近浣花溪,走进了杜甫草堂,写下了“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1958年,毛泽东也来了。1959年,陈毅也来了,“恶竹应需斩万竿”。随后,邓小平、李先念来了,茅盾来了。国外的名人也慕名来了,是金日成,是基辛格……
    走近你,也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草堂,因为浣花溪,飘荡着一千三百多年的文墨,一直侵染着我。而矗立在我们眼前的事这寒酸的草堂,与他的名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与现代高速发达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在你笔下的柴门,我在你办公的地方,我在诗史堂,我在你的草屋,倾听你千年的诉说。那是你的不满,那是你长吁短叹,那是你嫉恶如仇,那是你替百姓的哭喊……
    浣花溪的水依旧这样平静留着,迎来络绎不绝的人。他们在这里驻足,在这里充满了豪情。即使平淡的生活,冲淡了激情,但你只要到了浣花溪和杜甫草堂,一切的远大抱负,一切的理想追求,全部浮现在眼前。
    浣花溪让人奋进,浣花溪催人前行。
                                                   8
    溪边的柳树抽芽了,和各色的花儿一样,在春天中争艳。它们探头探脑,看着淑女般的春天从旁边走过。在这片湿地里,是春天表演的舞台,是花儿和绿色表演的舞台。竹林茂密地挡住了阳光,生怕它抢占了自己的地盘。
    几百米长的诗歌大道,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全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全是占据我们心灵的名句。杜甫和李白的雕塑位于诗歌大道的尾部,占据了核心的位置。毋庸置疑,杜甫是这块土地上绝对的主人,他在一千四百年前,就活跃在这里。草堂就是他的家,还有黄四娘家的花,给了他留恋浣花溪最基本的元素。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蔽以诓萏媚谝部吹搅嘶扑哪锛?,通往黄四娘家的路很窄,曲曲折折,两边就是田地,却给了“诗圣”很大的灵感,让他尽情歌颂这片土地。
    东去的溪水,已经流淌了许多年,只是我们有记忆的是从唐代开始。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自己不同时代的代言人。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人文圣地,他们荣耀着这一方水土,他们渲染着这一方水土,让文明沉淀,让文化沉淀,这里更加具有人文内涵。
    我在这里接连多日的行走,像韦庄,像陆游;我在浣花溪畔寻觅,岸边停泊的孤舟能否带我远去,回归故乡的土地,像韦庄,像陆游;我在沧浪湖边驻足,看欧雁翱翔,看天鹅亲水,看佳偶天成,看游人如织。我徜徉在诗歌大道,看诗人荡气回肠的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吟唱他们不朽的诗篇。
    每天徜徉在浣花溪边,心里也清净了很多。当心里真正放下一切的时候,生活真的很好!
    我在浣花溪的历史中穿行,被感动着,被震撼着。那一潭溪水,那一眼老井,那一艘小船,那一顶草堂,甚至那片土地上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这是先哲闲庭信步的地方,是他们得到片刻休闲的地方,但他们依然忧国忧民,依然写出为人们呐喊的文章来,呼唤“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可以说,那是他们对社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没有奢望的要求,可动乱的社会,让他们终日奔波,更别提实现自己为国的抱负。他们一次次辗转迁移,一次次卷入政治的漩涡,一次徘徊在帝王的身边,又一次次无奈地离开。经年的轮回,磨去了他们的棱角,有的还是苍老的岁月,郁闷的心情。
    他们来到浣花溪,避开了暂时的纷争。这种选择是无奈的,也是违心的,只有等待时间的流逝,帝王的老去。这里远离朝廷,远离勾心斗角,有的是一片宁静??聪叩囊盎?,竞相开放,怒放在这个春天。它们可有自己的地盘,毫无顾忌地撒野着自己,尽情表现着自己,就让溪水看个够,就让大地看的心满意足,让天空美的耀眼。
    那是“三曹”的桀骜不驯,还是“三苏”的豪放,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浣花溪。他们对着草堂门,似乎要走进去。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时代的文人,来一次直接的对话,那将是一场更为精彩更为激励碰撞。把屈原,把司马相如、杨雄等等,乃至现代的郭沫若、巴金邀请进来,那是一次文人的大盛会,使浣花溪走在中华文化的前列。
    现在这里修建起了许多高档的住宅,住进去的许多人,“寒士”得到安置,浣花溪用它人文的吸引力为自己进行了推荐,迎接着四面八方的人。
    这是浣花溪的幸事,是成都的幸事,是那些来到浣花溪“避乱”先哲的幸事。我穿行在这里的大街小巷,感到莫大的快慰??醋湃诵械澜畔露鸥Φ氖?,不仅吟诵了起来。
    浣花溪是温情的,像敞开的怀抱欢迎人们的到来。虽然溪水的骨子里来自岷江的清冽,来自大山深处。但它早已不是那样的冷冰冰,早已不是板着铁青的脸蛋迎接我们的过往,而是含情默默的大家闺秀,垂首等待着自己恋人的来临。
浣花溪要回归它母亲的怀抱,就肆无忌惮地在这边土地上穿行,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沼泽,形成了沧浪湖。像我们城市的肺,呼吸着空气,净化和保护着成都。
    浣花溪边,清水河边,摸底河边,到处是尽情开放的迎春花。它簇拥着这片土地,我总不忍离去。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