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柔远人怀诸候的怀远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6-20热度:0

    从街子古镇回来,经过怀远,在文井东路与川环路交会处就饶有兴趣停下了车。
    我们从文井东路向西,走进了古韵绵长的怀远!
    “怀远三绝”早已闻名,想带些给成都的亲人朋友。听说原来“怀远三绝”是:冻糕、叶儿粑和三大炮,现在“三绝”变成了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顺便和家人一起走进了镇子里,街面上几乎全是“怀远三绝”的店铺,我们只有耐心地挑选。可以这样说,最初认识怀远是从“三绝”开始的,如今迷恋此地,是“三绝”让我驻足的。
    那就先说说“怀远三绝”吧。冻糕由民国年间怀远镇厨师蒋仲渔所创,人称蒋三麻子冻糕。其制作工艺独特,先将大米浸泡磨成浆,再把用沸水烫过的糯米蒸熟,然后将二者伴和入缸发酵,最后加生猪油和白糖。成品松泡化渣,油而不腻,香甜微酸。叶儿粑由本世纪20年代怀远一宗姓老人创制,最初称野棉花卷子,俗称艾馍馍。采用大米、糯米加适量豌豆混合磨制,内含猪肉馅,成品色洁似乳,滋润爽口,油而不腻,又有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的特点,故又叫三不沾叶儿粑。因其成品以柑叶包裹,其形如耳,得名“叶儿粑”,融合了糯米和柑叶的清香。豆腐帘子独产于怀远镇,已有500多年历史。先用优质大豆制成可食之豆浆后,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用刷把搅匀,然后将纱布浸混,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型,状若帘子。帘子最大的特色是须放置发霉长白毛后食用,生吃微涩,也可以用来烘、炸,味道特别。
    妻说我们多买点,所以我们从文井东路,一直到文井西街、洄澜街、东街。她一直在挑选,我独自继续前行,到上新街和下新街、到了正东街和正西街,到了南街和小北街,也走过了临江街和棕绳街。
镇内流动着文井江,横穿东西,绕过上西街,傍着正西街和正东街而过。河水清幽,流水淙淙,富有诗意。水流过街面,滋润了小镇,净化了小镇,也富饶了小镇。
    怀远镇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置历史。史载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大成国之后的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分蜀郡江原县地置汉原郡,下辖汉原县,其郡治县治均设在今怀远。到唐代昭宗时(公元889年)又在蜀州境内置“怀州节度使”,成为剑南西川道的军事重镇。又据康熙州志《关梁》载:“崇地接壤吐番、唐时出没不常,高一关以御之,则怀远镇所由名也?!钡角迩∥迨迥辏ü?790年),经总督孙士毅奏请拨守营一部,分防其地,设崇庆州分州治于此,于是变成了大镇。直到清末全崇庆州设二镇六乡,怀远即为两镇之一,有史以来,由于怀远地处军事要冲,历代皆于此设有布防,因而向有“蜀门”之称。
    怀远原名“横原”,两名音相似,但“怀远”更上口,更响亮。最终“横原”更名为怀远,取义于《中庸》“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则四方归之;怀诸候也则天下畏之。”在清乾隆年间,古镇已有东南西北四条街道,并均设栅门,清光绪初年又增至八条街道,到解放初期,怀远街巷已有21条、后又陆续新建拓宽了不少街道,加上有庙宇、宗祠、会馆、教堂等古建筑,其规模在川西片区都堪称一流,及至今天,不少老街已然沉寂,行进其间,随意走进任何一处的街巷庭院,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六街灯火连文井、汉原花影满琴堂”的盛世遗迹及古风。
    在洄澜街,有一座洄澜塔。洄澜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塔型六方,高九层约35米,坐南向北。塔中空,约10厘米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上八层六个面有窗户,可眺望怀远远山近水,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型阶梯,可拾级而登至塔顶,下三层有壁绘,多为释道两家经典记述,巍然屹立,甚是壮观。
    在怀远文化站,有一林氏宗祠,当地人又称天后宫。这原是一林姓宗祠,他们从福建来,且与海神马祖林默为同性,就建了天后宫。天后宫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天后宫坐南向北,前后两个四合院均为砖木结构,进正门的左侧是万年台,供集会祭祀演戏用,台顶梁柱的彩绘,承建师及修建年代依稀可辨,台两侧各有一耳房约14平方米,可供化妆、乐师或会客用,台前为院坝,约亩余,两厢为对称转角楼,飞来椅,供看戏用,底楼均为仓库。万年台对面,穿过院坝是一通五间五柱二堂厅,雕梁画栋,灰泥粉壁、气势雄伟。站内现完整地保留着天后圣母林默的神龛,纯楠木制高宽约3米见方,厚4厘米,林默的事迹和清代列位皇帝对其敕封均记录于上,字迹约2厘米大小,俊秀而刚劲,雕刻精美。
    怀远,古时的重镇,“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但现在留下的是只是遥远的记忆和眼前建于那些年代的古建筑。
    就这样匆匆忙忙游览了怀远,因为只是路过。带着许多古镇的土特产,疾驰而去,奔向成都温暖的家。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与土地的亲密接触

下一篇: 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