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僰人叹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7-22热度:0

    在珙县的麻塘坝,在兴文县的毓秀河,看到悬挂在陡立岩石上的棺材,令我们叹为观止。
    这些悬棺是僚人留给我们的,抑或是我们公认的僰人,还是记载中的都掌人留给我们的?在悬棺的惊叹后,依然还是有许多我们疑惑的地方。都掌人是僰人或僚人的后裔吗?在距离现在四百多年万历年间的那个秋天之后,他们又去了哪里?
    “游倮倮,范苗子,何家后山挂岩子”这是流传在当地的谚语,当地的何家就是都掌人的后裔,而这支何姓人家,就是今天还有人在悬棺岩下祭拜祖先。珙县迄今发现的悬棺295具,兴文九丝镇的德胜河和毓秀河发现的悬棺208具,由于岩石上还留下许多桩孔和残留的无数木桩,可见这两地的悬棺原来数亿计千。这样大的族群,就这样悄无声息消逝在历史的长河吗?
    阿旦沐是一个悬棺中出现的名字,也许他是都掌人的一个首领,或者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反正出现在悬棺中陪葬的筷子上,是一个让我们还能想起的一个民族的代称。但他至少给我们一点历史的提醒,让我们还想起他们原来的生活。那个从僰人,到僚人入蜀,到都掌人的历史演变,这种演化抑或融合的过程形成了明朝成化年间的都掌人。僚人入蜀是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僚人是汉唐时候我国古代西南、华南地区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系百越的一支。但西汉王朝已经在川南设立了“僰道”,说明这里已经生活了很多僰人。而僚人入蜀以后形成的民族关系,我们不得而知,直到我们最后消失的都掌人,我们都是一头雾水。只有从历史的点滴记录中了解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看到岩石上的悬棺,惊诧它这种葬式的艰难。那高耸的岩壁,如何把悬棺放上去,如何一层又一层放上去,而且同一层也是不同年代放上去的。当然,摆放悬棺位置越高的,应该是地位比较高的族人?!靶籽疑希铀锵怨蟆?。他们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和一种水居民族心理潜在的灵魂信仰,始终如一以悬棺葬俗来安抚先人的亡灵。高崖可避水灾,临水如驻家园,而入殓的船棺,则事死如同事生。船棺葬倒是在成都平原可以看到,但悬棺船葬只有在川南珙县和兴文才能看到。在数以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坚守信仰,将先人的遗体高悬于山崖之上,以让灵魂在清晨第一缕曙光的照耀下,羽化进入来生世界或升入他们向往的天堂。
    到了明朝,对于当地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官任用流官,编户齐民,推行同化政策,遭到都掌人的强烈反抗。“都掌之乱,始于永洪,终于隆万”,“永洪”就是“永乐”和“洪熙”年号,“隆万”就是“隆庆”和“万历”年号。公元1573年,明军在攻下了凌霄山寨和都都山寨,面对都掌人盘踞的最后一个山寨九丝王城一筹莫展。只有等到9月9日,等到了赛神节。最主要是都掌人完全忽略了明军的战斗力,忽略了他们剿灭他们的决心,忽略了大雨没有减弱明军攻城的决心。他们部族锥牛大饷,酗酒自放,于是自取灭亡?!熬潘恐健本褪嵌颊迫俗詈蟮募窃?,也是僰人的最后的记载吗?
    他们最终被同化,失去了它民族的所有基本特性。也许,很少一部分都掌的贵族,逃向了川南附近的雷波,抑或有相同民族属性的云南丘北。终究我们不能明显分辨出他们,他们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我们继续寻找,也是那样的徒劳。只能怪那次不该有的战争或明朝不该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
    永远地飘逝了,留下的只有我们对那个民族的叹息。只有留存在悬崖上那早被历史风干的悬棺痕迹和永世传诵的种种疑问。
    声声长吁短叹,无法破解的疑虑!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夜雨

下一篇: 我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