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见石山看聚龙大峡谷
来源:作者:韦联博时间:2014-07-22热度:0次
在自然世界里,我们往往容易被瑰丽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那些最原始、最朴实的景象,殊不知,原始的背后隐藏的生命与绚烂才是最令人回味的景色。
天峨是隐藏在桂西北边陲的一座小山城,城市上空漂浮着一个国家4A级的森林公园——见石公园。那里是清高雅士、文人骚客、艺术家们聚会的好去处,见石公园以她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八方来客。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李白的《蜀道难》来形容通往见石公园的路是最合适不过了。整座山几乎都是石头,很难找到一块完整的土地,见石山因此而得名。公路由县城主街道边依山来回层叠而上,公路两侧祼露出姿态各异的怪石,黑色的怪石厚重凌利,两侧的黑色随着公路浅浅深深一路蜿蜒。但让人觉得奇怪的并不是石头的本身,而是那些生长在石头上面的的树木,有参天古树,有幼小灌木,似乎所有的生命,都蕴育于这深沉的黑色,这时你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
公园的大门接近山顶,当到得山门,游人已经把“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远远的甩在了后头,而身后的脚下就是“九九回头行复行”的峨城了。“枝横山野瘦,日照疏影斜”,这阳光下的城上森林,流光溢彩的风姿,只怕是不比那泰山、黄山逊色罢!
进入公园,须穿过一片曲折谷地,公路时而凿崖而过,脚下就是深渊万丈,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跌落山谷,令人心惊胆颤。路边石缝中,枝叉间不经意散落无名野花,洁白的,淡紫的,明黄的,斑斓多姿,那娇艳粉嬾的颜色,俏丽可爱。山壁间,一蓬不知名的金色枝叶散出满树的华彩,旁若无人的肆意舒展,以一种王者之气泰然自若,傲视群芳,渲染出一片热烈。夏日的阳光照进谷地,透过金色的叶片间隙,洒下满地的斑驳。长在悬崖峭壁间的无名野树,不畏风寒,不惧险峻,亦不遮掩,不含蓄,明知韶华将尽,即香消玉殒化为三分流水两分尘,依旧旁若无人地烂漫于山壁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昔日陆放翁之咏梅词成为这山树的写照,山树却只输梅一段香。
从山门行约3公里,将至山头,公路便戛然而止,疑似山穷水尽,这时游人不免有些扫兴,见石山并不像传说中的让人流连忘返,除吸吸天然氧气,看看古树长在石头上的神奇外,再也没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了。不料走到尽头,却柳暗花明,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个观景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千多年前古人的际遇恍若在眼前重现,这里才是整个公园的重点。聚龙大峡谷向人们坦露了它的胸怀。
站在见石之巅,我心潮澎湃,因为脚下踩着的就是红水河支流,整个内心充满了征服感。沿河溯源而上,举目远眺,正午的烈日下,红水河蜿蜒而下,银光闪闪,宛如一条被驯服了的巨龙温驯而行,昔日的汹涌奔腾已一去不复返,可见,龙滩水电工程便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
我以敬畏之态俯瞰聚龙大峡谷,峡谷两边,高峰耸立相对,崖壁陡峭,灌木及古树植根山壁,连绵不断的石峰风格迥异,或呈没有任何特色凹凸不平的灰褐色岩石;或个性十足如匠人刀削斧劈般整齐排列,如一幅巨大的三维立体岩画。那千奇百怪、变幻万千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其风侵雨蚀方成形的漫长历程更令人感叹自然之鬼斧神工。这不由令我想起传说中,或两山,或两树,或两块岩石,原皆为情侣,因了种种原因而无法厮守,因此化为某物种遥遥相望,默默厮守。照此遐想,那么,这两岸山峰前世亦必为恋人了。咫尺之遥,却难于相亲,这世事,人也好,物也罢,总由太多的遗憾所构成。
峡谷两岸的风景亦变幻莫测,时而门户洞开,豁然开朗,时而阴暗肃穆,逼仄压抑,时而两山对峙,脉脉相望,时而雄峰林立,庄严威仪。峡中夏的韵致果真那般别出心裁,是否真的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才造就如此秀色?
我想,聚龙大峡谷是有生命的,这清流是它的血脉,这灌木与古树是它的毛发,这嶙峋的山石是它的骨骼,如太古时期的神人盘古,沉睡在群山中,遥遥待梦醒。
一抹阴云围裹日头,天色缓缓黯淡,山中氤氳之气渐盛,一股山风萧萧袭来,呜咽如人语,空洞幽怨,初闻疑是妇人悲泣失亲,细闻凄厉隐隐又惊为山魅,令山中凭添几分萧瑟与胆寒之气。
但看峡谷美景的心情丝毫未受影响,相反聚龙大峡谷以雄浑壮阔的阳刚之美夺人心魄,豪情万丈,令人久久不能相忘。然,“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聚龙大峡谷的阴柔之美正如一位久居深山之女子,气质芳兰,阴柔不逊于阳刚,同样令人心生爱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