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农村街头集市开始出现流动的书摊,以出售连环画(也就是民间所俗称的小人书)为主,连环画那洗炼的线条,简洁明了的故事情节很适合初、中等文化程度的农民兄弟阅读。这对还处在豆蔻年华的笔者来说,说实在话,还是有诱惑的,渐渐地目光有些放肆起来,瞳孔也因为书比以往都要睁的大些了。自从与连环画有了第一次的亲蜜接触了以后,变得越发不可收集了。每逢集市,都会跑到下陈街去找卖书摊挑连环画看。有了“啃书”的冲动与欲望。正因为如此,学语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学得如鱼遇水。上语文课从没有好好听过课。连语文任课老师也不得不接受笔者语文成绩还可以这样的事实。这印证了伟大的豪放派词人陆游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阅读使性格变得秀气起来,说话文绉绉的,有时候同学调侃着:你说话总是满口书面语。我往往抱以莞尔一笑。在高中时,班主任老师的一席话说得我心坎暧哄哄的:班上的同学都向你这样知识面宽广就好了。是的,这一点,得益于平时的博览群书式的积累。事实上,从未放弃对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的吸取。是有一些倾向偏喜爱人文社会学科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记得当时家母也是寄予厚望的,希望能够在文科的道路走得远一些。但是,世事难料,有些事情总会事与愿违的,由于本人的数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既使这样,也没有动摇阅读的信心,生活总得继续。
刚开始进入椒江市盐业公司参加工作头几年,由于受盐业工作性质影响,看书的条件受到了制约,尽管这样,内心还是很渴望有书可以阅读,单位订阅的报刊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通常是先粗略看一遍,然后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当然,也会趁着假期,骑着单车跑到路桥镇新华书店与邮电局报刊门市部看书,碰到心仪的书刊,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过罢阅读瘾。
阅读环境能够改善自然是离不开椒江市图书馆新馆的落成,这无疑是一座“精神的粮仓”。几乎每个休息天都会泡在图书馆,常常沿着海门河步行到枫山脚下的椒江区图书馆看报刊。是阅览室的???,后来也学着办了一张借书卡,进入流通部,选择书的范围与孩提时在街头流动书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原先快要干枯的思想源泉这时候得以继续流动圆满起来。当然受当时椒江区级财政的制约,图书馆的书更新的比较慢,把寻找更多书源的眼光投向了台州市本级,心里盼望着台州市图书馆的早日建成,竟然留意起本地的媒体来。值到有一天,《台州商报》一条市民永跃捐赠图书给台州市图书馆的报道让我的瞳孔再次发大。从那以后,阅读的环境再一次得到改善,居然能够24小时在里面看书,所藏的书籍对笔者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了。
来台州图书馆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勤快,这不仅仅是因为阅读环境的改善,而且阅读内容也丰富起来:有视听阅读,有真人阅读,有名家讲读,有陈列型的图片阅读,更有主题讨论式阅读。
更让笔者自豪的是通过在台州图书馆的阅读,使我对文学艺术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这些都是因为基于阅读,使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用英国哲学者培根的话来说:阅读使人充实,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这也是阅读之所以能够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原因所在。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