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窃密”
来源:作者:河南张国栋时间:2014-07-28热度:0次
一提起“窃密”这个词,总让人感到这种行为不地道??稍谖业娜松?,却实实在在地进行过一次“窃密”,且还是一次很成功的“窃密”。
那是发生在1987年9月的一件事。9月底,进入农忙季节,时任队长办主任的我,又一如既往地到生产一线保勤——每到麦秋农忙季节,我都会到野外保勤的。这次,我是到南阳工区(时驻唐河县大河屯乡)保勤的。这是我们队、也是河南局最初走向社会的对外项目——为南阳油田打钻。
我们所施工的钻孔,均为探采结合井。油层达不到要求,即封孔搬家。若达到要求,则进行扩孔,改为生产井。在扩孔阶段,我队效率特低,还没有打探井时钻进快。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扩孔器设计不合理,下钻打不几米,就粘死,就只能起钻,费老大劲把糊死的扩孔器剔净,再下钻……
可是,据南阳油田搞管理的同志介绍,另一个同是煤田地质队的兄弟队扩孔时效率就特高,一个孔下来十来天就扩到底,其速度是我们的几倍。可到人家井场去看,就是见不到他们的扩孔器(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对我们的提防特严)。后来,南阳工区搞施工管理的马永利师傅打听到他有一个熟人就在那个队的唐河工区。于是,我们就决定去找他试试,看能否买他们一个扩孔器——哪怕是旧的也行。
9月30日上午,也在南阳工区蹲点的孙玉兴书记,带领我和马永利师傅,乘坐张明礼师傅所驾驶的北京吉普,兴冲冲地从大河屯乡奔赴唐河县城。到他们工区后,很顺利地就找到了马师傅的熟人,人家告诉我们,领导不让卖给我们新扩孔器,也就只能卖给我们一个旧的。旧的就旧的,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只要有旧的,我们就会造出新的。我们付了款,在废料堆中找出一个我们所期盼的旧扩孔器。正当我们要往车上装的时候,他们工区的人拦住了我们,说是领导安排,旧的扩孔器也不能外流。我们只好作罢,孙书记他们几个还不死心,就到他们办公室,想再疏通一下,看能不能把这个旧扩孔器带走。我年轻气盛,看不上他们那种说话不算数的做派,就气呼呼地留下等待。
在他们离开之后,我想,这活人难道还要让尿给憋死!这有什么复杂呀,我依样画葫芦画一个草图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好在我有带钢笔的习惯,兜里就揣着笔,只是出门太急,没带上笔记本。我摸了一下口袋,还好,兜里还有一张1分的纸币(就是那种黄色的)。我就蹲下,用手丈量其尺寸(我的一拃正好20公分);不足一拃处,就用纸币去量;三翼长度就查合金块数,水眼位置就用纸币去测量……
在干这些活得时候,我生怕被他们发现引出麻烦,所以画得就分外快,不几分钟,就把草图画出。为了万无一失,我又把草图复查了一遍,觉得无遗漏,就把纸币收好,若无其事地坐在车上休息。不一会儿,孙书记他们几个面带愠色地出来了,我知道没说成。上车后,我说:“别生气了,我已经把扩孔器的草图画下来了,咱们自己加工就行了!”我说着,还把那张纸币拿出给他们看。
一听我的话,他们几个一下子高兴起来了,说:“哈哈,想不到你还留有这一手啊!”我们当即决定,送我到车站,我回平顶山队部加工扩孔器,他们回大河屯工区。
下午3点许,我匆匆忙忙赶到队部,队上也刚好上班。我立马见到李西安队长,把南阳工区的生产情况和这次买扩孔器的情况简单汇报一下。李队长就让我去生产科,让他们立即出个草图,安排车间立马加工扩孔器。
我就到生产科,和他们说了扩孔器的情况,并把我画在纸币上的草图交给他们。他们看了一下,就以很轻蔑的语气说:“他们的扩孔器设计,还没有咱们的合理!”我怎么都没想到,他们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自己设计出来的扩孔器不管用,不去到现场解决问题,别人辛辛苦苦“偷”来的技术,你们就这样一口否定!此刻,我突然想起来我在钻机时我的机长给我说的话:“搞技术工作的人,谁也不服气谁!”我也就没好气,随口接上说:“是的,我也看出来他们的设计没咱们的合理,可人家的就是光进尺,咱们的就是不进!”我们正在说着,李队长来了,当生产科的同志再一次说起外队的扩孔器设计不合理时,李队长就硬邦邦地撂出一句话:“就按国栋画的草图,你们再画出一张草图,先安排车间加工,回头你们补上正规图纸。就这样办!”见李队长这斩钉截铁的样子,生产科的同志就立马说:“好,我们现在就办!”
安排完这些事后,李队长对我说:“你也辛苦了,就回宿舍休息吧。等加工好扩孔器,你明天就赶回南阳?!?br/> 第二天,我就带上我们自己加工好的扩孔器,搭乘我队往南阳工区的送货车奔赴钻机。
到钻机下钻一试,哈哈——成功了!
我这一生,截止到当今,仅此一次“窃密”。而就是这一次,却令我终生难忘!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