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就差一部小卧车

来源:作者:乡乐土时间:2014-07-31热度:0

  按照国家的小康标准衡量,严格说我们家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吃喝早已不愁,而且质量比前大有提高,儿时梦想的肉饺子已经吃厌嫌了。家里用度一应俱全,电视是29寸,比二十年前大了一倍,效果更是今非昔比;电饭煲、电饼铛、洗衣机、冰箱、燃气灶、太阳能等等,做饭、洗衣、洗浴都很方便,再也不用拉风箱烧锅,身上再也没有因久不洗澡生成的虱子;空调、暖气都有,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手脚再也不生冻疮。当年对共产主义“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梦想早已全部实现,灯已不只是传统的灯泡,简直就是材料造型各异的艺术品,走进灯饰城不开电源就让人眼花缭乱了;家里不但装着座机,还都配上了手机,起先觉得没有必要人人都配,后来竟不知不觉都配上了;住的当然是楼房,但这并不是城里人引以为豪的资本,相反富人都去住低矮的小别墅了。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舅姨叔弟表妹先后都买了小卧车,连农村的小舅子去年也买了一辆二手车,我们家至今还没有。我打小就非常羡慕小卧车,之所以把小车叫小卧车,是因为那高档漂亮柔软的座位能靠能卧,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的缘故。时代在不停地进步着,交通工具也不例外。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父母结婚时,置办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在当时的农村就算是相当风光了;九十年代我结婚时,摩托车倒是能买得起,只因在县城里做着坐办公室的工作,觉得买了无大用便没有买;近几年私家车越来越多,眼看着西安和平门外单位院子里的车都停不下了,却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不行动不是我买不起,而是对车兴趣不大,当然也觉得用处不大。咱就是个小市民,公交出租到处都有,出差又有公车,再远点有火车或飞机,又不是老板要天南地北地去谈生意,就是弄一个回来也不过是个摆设,徒增了汽油费、停车费、保养费、审验费等开支,还要花费不少精力,甚至变成“车奴”。周末开车带家人去终南山爬山倒是能方便些,而西安人性化地开通的环山旅游线路不就是个方便么?有时为了方便,其实同时也弄下了麻烦?;谝陨先鲜?,小车在我们家虽多次被提上嘴,甚至被列为“十一五”家庭奋斗目标后备指标,却始终只是说说而已。
  近年来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快,不知不觉一年就到头了。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父母头发花白了,我忽然灵醒过来——他们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呀。平日感觉不到,一到过年走亲访友,就立即显出没有私家车的不方便来。有车的想什么时候去就去了,说去那儿就去那儿了??晌业母改富乩霞乙谰梢鸫笤绯斯财担粲懈黾笔履艽钋灼菟吵档购?,不能搭了就只能颠儿颠儿地往车站赶,知道火车便宜后,又尽量去赶火车了。我的心几年前已开始不安,现在终于颤抖了。每看到别人开着小卧车带着父母进进出出,我的内疚就越发严重——母亲当年骑着自行车带我们兄妹走亲串友上街逛县的情景经常闪现在脑海——我得报答父母以小卧车,而且得赶紧了,毕竟他们已经是古稀之人。母亲早就不骑自行车了,为安全起见几年前也剥夺了父亲骑自行车的权利。
  可现在真正将买车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却发现更重要的事占了先,且大量资金已被占用。这占了先的,便是单位要集资盖高层——这是我早就期待着的一天。我现在住的是六层楼的顶层,夏热冬冷,也嫌高父母不愿来,而我们都工作着,儿子也刚出了初中,要城南城东地天天跑去他们那里又太麻烦,就盼着有了有电梯的住宅后,接他们一起来生活的。我是觉得,老人健健康康的时候,可以独享清静,力不从心后必须与力能从心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子女安心,让政府放心。再说了,父母把我们拉扯大,我们有义务把他们拉扯去。我要求父母搬到我们这里来的最后“通牒”正是七十岁,现在父亲七十过三,母亲七十差二,勉强还算未食言。这被占用的资金,我知道一时半会是收不回来的。娃他姨借走了3万,娃他舅借走了2万,表弟借走了2万,同学借走了1.5万,买基金套进去2.5万……除去这些,经过我和妻子一年狠攒,房款首付已经够了,随后的挣点再借点也不成问题,可这样以来那里还有余钱买车呢?
  自计划买车后,妻子兴趣被调动起来就再也压不住,知道暂时买不成车还要学驾照,到处打听驾校。我心说也好,学会了先租车开也行。我知道,从全家人的收入状况看,三五年内除了集资建房,大约是可以弄一部十万元左右小卧车的,不够了五万元的也行啊。不管是租车还是买车,说什么明年春节也要让父母坐在自家人开的小卧车里风风光光回老家。那里有养育了他们的祖先的坟地,有牵肠挂肚的兄妹朋友,有魂牵梦绕的乡情。
  要我说对生活还有什么愿望的话,也就差这一部小卧车了。

  注:本文于今年6月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我的小康梦想。百姓心声”网上互动活动中获优秀奖。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夏日情思

下一篇: 向东是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