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林小屯
来源:作者:聂孝明时间:2014-08-08热度:0次
总怀念在白林小屯居住的日子。也许是因为那里曾经是我的故乡?
小屯不大,就百十来户人家。
一条公路,一条铁路并行,将这仅有的人家隔成两片。道东一片,道西一片。
小屯有三个生产队,一个小粮店,一个小商店,一个小火车站,一个707地质队,一所小学校,分别在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存在。这便是小屯的全部内容。
屯子虽小五脏俱全,鸡鸣狗叫春华秋实。日子过得很有盼头。
居住者都是泥草房,有“拉和辫子”垒的,有大土坯砌的,房盖子是木结构,苫房草是小叶樟。
房屋参差不齐、仄仄斜斜坐落、且极不规格,但成为苍茫山色中点燃寂寞的风景。
每家每户豢养的小动物归拢在一起,能成为一处可观的动物园。驴马牛羊猪狗猫鸡鸭鹅兔子。几乎家家都养小动物。有养一种的,有养三种的,有养四种的,一种也不养的几乎没有。最次也得养几只鸡。鸡好经管能下蛋能报晓,能换几个油盐钱。过年节还可以打牙祭。
稍好一点的人家,养一口大肥猪,到年根底下,把猪杀了。卖掉一半。再请邻里亲朋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余下的放入大木箱子里,从汤旺河刨些冰,一层一层摆放在卸好的肉上,过年时拿出来,让年过得有滋有味儿。
夏天“小片荒”“自留地”随便开垦。春种秋收几乎家家不买菜?;乒?、柿子、茄子、辣椒、韭菜……应有尽有。
屋子里面挖一处土豆窖,有挖在厨房内的,有挖在里屋地中间的,不挖的几乎没有。
每家过冬储存上千斤的土豆、大白菜。有的人家还在院子里挖一个大菜窖。白菜、土豆、胡萝卜、大葱都可以放在里面。大菜窖保鲜极好,就是到了来年五花六月菜还是新鲜的。
春日里,憔悴了一冬天的汤旺河饱胀丰满起来,两岸的杨柳半吐绿芽,如一枚枚绿色的音符儿,心里便有什么在缓缓地飘过。远山,那一棵棵绿树如喷吐而出的绿色火焰。
生产队的人肩扛着闪光的铧犁,耕耘在纵横阡陌的田野上。大豆、玉米、土豆、大白菜、大萝卜等主流菜系,什么季节种什么。
清晨起来,推开屋门,对面的青山苍翠欲滴,若逼人而来,而那淡淡的雾气却在半山腰前浮游着,若仙女轻纱般,给人以无限爱意。
一口辘轳井,几十户人家排队挑水。夏天好办。冬天的那个大井沿,又光又滑,摇井把可不是闹着玩的。双腿要站稳,双手要抓牢,否则,一旦失手,旋转的井把儿能把人的下巴打飞了。
当一夜北风寒,彤云则厚积。抬眼往窗外,那雪下得正紧,纷纷乱,却落地无声无息。翌日清晨,雪霁。推门一见,哇!积雪尺余,玉树琼妆,妖娆无比。家家有活干了,先“自扫门前雪”,清除道眼儿。然后,那些壮劳力,像牲口一样,拽着个长辕子木爬犁,上山拉烧柴。哪家不去??!哪家都得烧火做饭。谁能烧大腿??!那活儿比“四大累”还累。三十多度的严寒,帽子甩到了一边,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上坡拽柴火时,牵引绳子压得很低很低,鼻子尖快碰到地面了!汗珠子掉地摔八瓣。
那时家家所干的这些事儿,可都曾经是林区的罪人??!家家的柴火垛堆成山。三十多年烧掉多少林区的木材?。±习傩盏蹦昕吹氖巧??谁家的柈子垛大,谁家的大板杖子整齐,再有个好大门,往往受到人们的称赞,“这才是正经过日子人家!”……
那个年代,行人见面,流行一句口头谈:“你吃饭了!”问者带着几分关切?;卮鸬娜送ψ判馗担骸俺怨?!”只要有饭吃,就什么也不愁了。人们没有太多的奢求。森林遭了秧……
三十多年后的白林小屯,变成了砖瓦房和楼房。山里人也不再拉烧柴取暖。林区有了长远规划。森林又有了新的生机。
各家各户烧火做饭使用的是煤气、电气化。不在摇辘轳井吃上了自来水。用水时,自来水阀门一拧,清洁滤过的白哗哗的自来水就来了……
追往昔、想今日,故乡那白林小屯,也上了报纸,发生了巨变。
字数;1460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