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倾身万里挥笔千秋——赴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三届创作研讨班有感

来源:作者:赵欣如意时间:2014-08-14热度:0

                         
                                     赶赴,一场文学盛会
   接到研讨班的参会通知,我并未料到它的含金量,以为不过是往常走马观花的专家讲座或不费脑力的形式交流。而这次的研讨班确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在4天的专心挖掘和欣喜收获之后,仍感到意犹未尽,不舍归去。
   为地质勘探队写过十年新闻消息的我,从未能与如此多的文学名家促膝长谈——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主席陈国栋老师从细处着笔,把典型人物塑造成无畏的胸膛与勇敢的心,那些饱满的灵魂里无不闪烁着生命的智慧和质朴的气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先生专业点拨,以“旁观者清”的视角阅文无数,将几十年研究成果淋漓倾吐,报告文学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任陈玉福以己为源,还原“1号作家”的艰辛成功之路,把感恩、信念、奋斗与梦想调成一剂灵丹妙药,点亮了平凡生活里许多敢于挑战的心;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高洪雷大气挥洒,从书卷中读生活,从创新中写梦想,带领大家踏上报告文学之路;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侃侃而谈,从源头至现状,从隐患至前景,铺展了短篇报告文学的前世今生;而另一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则娓娓道来,从社会视角解读报告文学之本,用人文关怀回答笔杆之责,哲思明理交汇处,学员们也畅所欲言。
   我被深深吸引,正如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我听此亦不忍离座,更是第一次学会了在那些流淌的思想里寻找文学的金沙,如获至宝。这些名家导师不只是送我们一座金矿,而是把那股热血注入我们的胸膛,责任和力量瞬间流遍全身,梦想随着痒痒的心一起跳动。庆幸我赶上了这场文学盛会,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一直在路上。

                                    倾听,大地追梦之歌
   人应当有素面朝天的勇气,更应有返璞归真的毅力。退去浮华与躁动的手,才能握得住最有力的笔杆。而一切骄傲、荣耀与光环,都会在大地面前黯然失色。卸下自我伪装的面具与自我保护的铠甲,赶去充满秘密与真相的地方,飞到需要记录与书写的时空,从此只与文学相伴。瞧这些闻名全国的文学大家,无一摆着名作家的架子,反而在文学面前难掩内心的炙热与深爱,令我也不禁对报告文学一往情深。同时,他们也用行动说明:赤足踏出的路最远,亲眼见证的事最真,用心创作的文字最具感染力。人本应在躬身力行后才感到安心,当身心与土地没有距离,文字便发自肺腑,拥有天然的传播力。
   探求真实是人的天性。李春雷老师说:“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北ǜ嫖难Р煌谛挛呕蛐∷担湔媸档某叨韧A粼谀岩阅媚笥纸跬昝赖木辰?。这样的文体为文学创作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在真相中有情趣,在意境中有真实,语言既有文学性又有可信度。而要达到赵瑜先生所说“腹中知全部,只道八九分”的分寸以及“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标准,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在真实性的挑战面前,危险与考验也常常跟随。陈玉福老师用亲身经历讲述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收集素材、还原真相的道路即使再坎坷,也值得我们风雨兼程,因为它将赐予我们敏锐的双眸和骄傲的笔杆。达到这样的真实,自然“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不需要四处寻找奇迹,真实就是最美的奇迹。
   不管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还是作协主席,他们的写作之路都是从做文学梦开始的。正如陈玉福老师所说,“梦想是信念,信念是精神、是力量、是加油站?!泵蜗胱⑷胛难Щ姆煜?,形成一道坚固的墙,支撑我们不懈前进而永不后退。当我们陷入失败的阴影,梦想使笔尖的墨水绝不干枯,因为这是生活的动力,希望的缩影。以梦为笔,我们的文学之路才能一路潇洒一路歌。

                                    归心,万里才当千秋
    越读越爱。越写越爱。越收获越爱。
    作为一名写作人,自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重视练笔与不断思考?!巴虬憬韵缕?,唯有读书高?!笔槭橇楦胸逊κ钡拿姘?,也是文学生长中的养料。读书要孜孜不倦,才能懂字字珠玑。同时,生活中充满了灵感与素材,而一时倦怠就有可能错失一篇美文诞生的时机。写文章就是在写生活,因而丰富的阅历才能使笔者文思泉涌,言之凿凿;反复的练习才能使作家信手拈来,下笔成章。当然,创作要有“创”才有“作”。在坚实的读写基础上,创新是赋予文章无限魅力之所在。越是有意识的创新,才越有收获,而收获后又会有新的创新,如此循环推进以达到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说值得女人炫耀的是容颜,那么真正让她充满魅力的一定是内在修养。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倍潦樾醋鞲谋涞暮沃故侨菅?,它会随书香气被人吸入肺腑,从铅字墨香变为潜在气质。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诗书气,经得起品味,抵得过年华。同时,读书写作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这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表达,是精神成长的内在需要。
说来说去,文学创作的关键还在于“心”。泰戈尔曾经写道:“想要真正地走回自己的内心,然而这段距离最为漫长?!毙醋鞅闶腔毓楸拘牡囊惶踅菥叮褐恍醋约喝范ǖ氖率担惶约耗谛牡纳?。只有笔者十分用心,读者才会一见倾心。再者,写作是要求我们站在自己堆成的山峰上看世界,好的作家要将自己的笔头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陈玉福老师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贝腥宋墓鼗?、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深刻启迪的文章才是时代的文学,才会代代流芳。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千年陈酿,耐得住反复品味,经得起世人评判,流传百世而余香愈浓,层层沉淀而树为经典。报告文学既融会了生活、社会和时代的精华,也承载着人民的选择与历史的重担,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演绎着独领风骚的沧桑。同样,报告文学名家们的成功之路也充满了只有他们才懂的困难与艰辛,这是不惜万里才能留传千秋的最好证明,值得我们捧书拜读和不断学习。
   倾身躬行,万里风雨无阻,挥笔之间,留得千秋不灭。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