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我的文学引路人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4-08-15热度:0

                          我的文学引路人
                               ——记全国著名作家谭士珍先生
                                                    □周明军

    说起我与原怀化地区文联副主席谭士珍先生的相识还真是有缘。1997年前我在黔阳县工商局工作时为怀化地区广播电台写了几篇稿件,记得电台发给我的稿酬就是谭老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读完后,我就给谭老写了一封信,信是邮寄到怀化地区文联的。过了几个月,在1997年11月3日,我就收到了回信。他在信中说,1992年退休后就离开了怀化,现在长沙毛泽东文学院上班,担任培训部主任,同时还兼任湘泉之友报编辑、记者。难怪信封落款地址是长沙市上大垅东风二村《湘泉之友报》。当时我也从县工商局调到了黔阳县委办工作,想起自己的一封信辗转千里能到谭老手上,真是很不容易啊!还想不到我竟然在数月后还能收到全国著名作家谭老先生的来信,心情欣喜万分,激动不已。谭老信中还夹带了2篇文章的复印件:一篇是秦泥写的《乐作嫁衣裳的作家谭士珍》(1997年6月7日文艺报头版);一篇是他自己写的《为人“捉刀”五十春》(1997年8月7日文学报)。
    从文章中得知,谭老经历不凡,创作颇丰,但也是命运多舛。他是湖南新化人,1949年16岁时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1955年22岁时开始在部队刊物上发表作品,1956年随军到益阳认识著名作家周立波并在他的指引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至今写出了300多万字,出版作品11部,被誉为怀化文坛的“老黄?!焙汀巴涟寺贰?。 在建国60周年之际的2009年10月前夕,中国作协为褒奖为新中国文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谭老等人获得了“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证章”,在湖南省内仅有2人获此殊荣。特别是他在青年时期与人合作,为老红军女战士马忆湘“捉笔”,创作出了同《苦菜花》、《迎春花》齐名的优秀长篇小说《朝阳花》,轰动文坛,誉称“三花”,在文革前夕被译成英、日、俄、朝等多国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展播,可遗憾的是他没有署名权,永远作了“嫁衣裳”,还因此遭遇挫折,被迫停笔十年。他来到当时文学创作全省倒数第一的怀化后,毫不气馁,默默笔耕,顽强生活,坚持“上有老(老同志),下有?。ㄒ涤嘧髡撸钡奈匏椒钕拙?,热情培养扶持文学新人,终使怀化文学创作成绩名列前茅,出现了王跃文、向本贵、邓宏顺、舒新宇、姚筱琼、刘舰平、宋永清、程子厚等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作家和诗人以及他们呕心沥血、经典传世的作品和美文。   
    2001年10月,我在洪江市龙船塘瑶族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为了发展瑶乡旅游事业,我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一本小书,我将书稿冒昧邮寄给谭老,请他指导修改。前后不到3个月时间,很快就收到了他的两封回信。他的信是这么说的:

    明军:你好,这么称呼你显得亲切得多。收到你的书和信,我很高兴。遗憾的是,来不及复信就住了院。我今年才68岁,一直在工作,自觉身体甚好,想不到患了糖尿病、脑萎缩,至于高血压和前列腺早就有的,我不在乎。这次住院检查,才知有糖尿病和脑萎缩,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酷爱的写作不得不停下来,一切以养病为主,这是我很不想为此而为的,但又没办法,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了!
昨天才出院,立即写信给你,因身体原因,我今后不写东西,也不多写信了,写这信都感吃力,望原谅。
    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和厚爱,你现在是一乡之尊,前途无量,愿你进步,争取一个好的仕途,并在创作上也有成就。
握手!
                        谭士珍2001年11月28日
    明军:你好。两次收到你寄来的《岩鹰洞神奇故事》,新寄来的是彩色封面,无论从装帧设计与文字水平都可以与正规出版物媲美了。假如前两年我在文学院工作的话,我会想办法正式出版,因为我每年编辑一套“新湘军文丛”。我离开文学院以后停了下来,因为弄书号很不容易。你年轻有为,只要持之以恒,会闯出一条道路来,从政从文,都能发挥你的优势。我总想写信给你,因为身体欠佳懒于动笔,望谅。创作是一种激情的产物,干什么事都要有激情,文学创作是一种艰苦的个体劳动,更需要激情。
寄给你一本我的散文集,都在《散文》,《文学报》、《文艺报》、《湖南文学》等刊物发表过,自以为写得真挚,写得有情感,实实在在,《袁隆平》那篇,编入全国教材初中三年一期课本。我省目前编入初中课本的作家是第一个?!犊涓钢琛坊竦萌浴颁煜婢薇洹鄙⑽拇笕坏冉?,《月照柳梢头》由湖南经视台为我作过专题片,写亲情的《烟雨朦朦》、《酒祀》、《中秋的回忆》等篇章,有的读了流下了眼泪……诚然,有些篇章过于平常,艺术感染力不强。望你一读。现在我手中尚有少部分未推销出去(出版社不付稿酬,只寄了500本书,大部分销了出去)不知你有办法否?如销可按3折处理。我知道,销书颇为困难,不行也就算了,千万别勉强。
    愿你取得更新的成绩。致礼。
                                  谭士珍 2002年3月27日
    
    我反反复复的读着谭老的回信和他赠送的文章,想起谭老的语重心长和平易近人,更加坚定了我热爱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勇气。
    记得我和谭老第一次见面是在2002年7月8日,他陪同一个常德市的老作家来到安江,住宿在县政府招待所,当时我已经调到新洪江市史志办任主任,并兼任洪江市作家协会主席。我们一起还与多名黔阳的老同志合影留念。史志办有个退休老同志,名叫吴志泽,他与谭老当年一起在黔阳军分区共过事,感情深厚,这次见面格外亲热,通宵畅谈。吴老写的三部书均是谭老作的《序》。如今吴老已经离世,他的第三本书《草民人生》还是谭老从安江带来转给我的,他俩结下的深厚友谊和作品书籍,让我佩服有加,难以忘怀。特别是吴老离世的消息,我还是读了谭老发表在《边城晚报》上的《他捧着新书死去》一文后才得知的,惟愿吴老在天堂依然笔耕,依然幸福!
    2006年3月,我从洪江市黔城镇调到怀化市国土资源局时,谭老是第一个来我单位看我的老师和大作家。我也多次到他家吃过饭,他和沈阿姨的热情和微笑,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谭老不仅教导我写作和作人,还多次给我赠书,如《作人与作文》(这是我从文半个多世纪的小结,颇具文史性,特赠明军友存正,2005年春节);《春天里的约会》(人间重真情,特赠明军并请正,2007年9月7日);还有他第一本报告文学集《湘西人》,散文集《将军柳》、《湘西之恋》、《烟雨蒙蒙》;纪实文学《向警予》;长篇连续电视剧本《野女》;还有他创作的多部长篇小说,如《朝阳花》、《太行儿女》、《风雨故人来》、《女匪》等等。他和他的书给了我良好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了我学习写作上的良师益友。
    记得在2012年4月,谭老80大寿时,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文朋诗友欢聚在西南宾馆,宴会场面热烈而又隆重,共同庆贺他生日愉快,健康长寿。转眼我和谭老不知不觉就相识17年了。如今我和谭老的住房相距不到几里路,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虽然距离近了,但因为工作和琐事,我们还是难得见面,惟愿谭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也是一位忠实读者和文朋诗友的美好祝愿?。?br/>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