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中学的时候,我们不大喜欢班主任李老师。因为她不苟言笑,而且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她的某些行为也令我们难以接受,比如在课堂上收缴的东西,不管有多么珍贵,她要么当众毁掉,要么充公,几乎没有归还的可能。更为甚者,她还会恶狠狠地对你说:“明天把你家长请来,否则就不要来上学了!”这是我们最害怕也最反感的一句话。
可是有一天,我就摊上这样的事了。原因是不知从何时起,学校悄然兴起一股集邮热。有几个城里的同学拿了几本小小的集邮册在教室里显摆,里面只是稀疏地夹了一些不成套的纪念邮票而矣,但一张张邮票他们都用薄膜封好,倘要取出看时,便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出来,捧在手心里,生怕化了似的,我们农村的孩子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我总觉得他们在我们农村孩子面前有些故弄玄虚的意味,很不服气,但我也的确不怕他们,因为我父亲曾是知青,解放初期他在县中读书时就集了许多邮票。父亲将这些邮票视为至宝,他每年出野外的时候都要翻开他的集邮册欣赏好一阵。我看同学位们的那点可怜的邮票与我们家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于是我大声说:“有什么好稀奇的,不要做得这么神秘兮兮的样子,我们家就有好几百枚的纪念邮票呢!”那几个城里的同学根本不信我说的话,鄙夷地看着我,还说我吹牛皮。我气急了,大声说:“明天就带给你们看!”于是第二天清晨上早自习的时候,我就将父亲的集邮册带到教室里。同学们都争相过来观看,惊叹不已。一个说:“这是《开国大典》”;另一个说:“这是《梅兰芳》”;更有人甚至惊呼起来:“天呀,你们快看,这里竟然有十二张《毛主席诗词》邮票”……正当我们得意洋洋的陶醉在这方寸之间的时候,忽然一只大手快速地伸了过来,夺过集邮册,用一双严峻的目光直盯着我,我们全都傻眼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真不知什么时候李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身后……当时我眼前一片漆黑,轰然塌陷,瘫坐在座位上。李老师用手指着我的鼻子尖严厉地说:“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没有办法,我拖着像灌了铅似的双腿走进李老师的办公室,看见李老师把我心爱的集邮册放进了她的抽屉里,然后又听她很严肃地问我:“今天是怎么回事?”我说:“李老师,我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把邮票带进教室,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于是我又将事情的经过向李老师讲述了一遍。李老师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能知错是好事,但我的老规矩不能变,你明天还是把家长请来吧。”我一听这话,彻底崩溃了,用几乎绝望的眼神望着李老师,苦苦哀求道:“李老师,除请家长以外,我保证什么都听你的。”李老师看着我这幅表情,很是疑惑,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得不如实相告:“我母亲患有心脏病,气不得,经受这样的打击会很危险的。”李老师沉吟片刻,轻声说道:“我的规矩还是不能变,不过不要紧,你明天还是把你母亲请来吧,我有我的道理。”李老师是非常固执的人,我实在没法,只好按她说的去做。
第二天下午,母亲果真去了李老师那里,她们谈了许久,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还在学校的操场边徘徊,焦急地等待着母亲,我真是后悔死了,根本不敢想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发生。终于,我听见了母亲的脚步声,还有她和李老师的谈话声、爽朗的笑声,我大为惊讶。这时,我看见李老师与母亲手挽着手走出校门,她们有说有笑的,像亲姐妹一样,我第一次看见了李老师的笑容,是那样慈祥,那样温暖。李老师看见我傻愣地站在一旁,大声地对我说:“这么晚了,你还站在那里做甚?还不快扶好你妈妈回家。路上慢点哈。”
回家路上,我急切地问母亲与李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指着集邮册开心地说:“李老师说你自从懂得集邮以后,从邮票里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作文大有长进,学习大有长进,你集邮感染了李老师,现在李老师说她自己也喜欢集邮了,她非常感谢你能把家里的邮票拿给她看……李老师特别夸奖你很有孝心,她说她最喜欢有孝心的学生了……”
望着母亲笑得乐开了花的样子,我早已泪眼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