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澎湃如昨
来源:作者:叶志炜时间:2014-09-20热度:0次
还记得儿时心中最初的梦想吗?
记得上小学时,一堂课上,老师问全班同学:“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当老师”、“当警察”、“当记者”、“当医生”……答案五花八门。
我已记不清当时自己的回答,但成为武林高手一直是我年少时代心中美好的憧憬。我幻想自己像电影画面中的武侠,行如风、坐如钟,飞檐走壁,落剑无痕。那时特别崇拜李连杰,看完《太极张三丰》后,特意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跑到新华书店,对着教程,一招一式认真学习。
我还时?;孟胱约汉鋈患浯蛲ㄈ味蕉?,顿时筋脉全通,成为一代宗师。心中的梦想若隐若现,所恨慧根未开,自己也没有练武天份,故而没有成为武林中人,甚至连成为武林看客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每一次围观看热闹,我都因身体柔弱而被挤出外围,成了看客外的看客。
无法成为武林高手,我只能失意接受,但是现实的落寞,燃气了我心中熊熊烈火,终于愤而著“书”,希望用自己的纸笔勾勒一个理想的武侠世界。
也许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武侠梦,故而从小我就钟情于武侠小说,那时知识有限,根本不懂金庸、古龙,只是常在各种废弃的角落里捡破了皮,甚至爬满蛀虫的小说来看,倒也做能到废寝忘食,终于打下了一点点写作基础。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便广而告之、昭告天下,宣布自己要写一本小说并出版,无知无畏者如我,如今想来确实可爱。
于是我便正儿八经地伏案在家,潜心写作。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画面,在农村老家的二楼卧室,写字桌正对着南面的窗台,窗台外可以看见邻家木板搭起的大露台,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到我的方格纸上,我时而远视凝望、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嚼笔深思,时而低头休憩。
那本未成的小说叫《轩辕?!?,尽管故事老套、情节雷同,但是此时此刻,温暖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中一幕幕摊铺开来,就像从窗台中照耀进来的阳光,温暖如昨——只是,彼时彼景再已无法重现。
小说是讲轩辕山庄庄主因其传世之宝——轩辕剑而惨遭灭门,所幸遗腹子轩辕如烟被得道高僧玄一方丈所救,以及轩辕如烟如何在方丈的教诲下从一名心地纯洁的少年成长为一代武侠宗师的故事。
遗憾小说没有坚持写下去,我的小说梦依然没有实现。前年看到胡歌的《轩辕?!?,我曾和朋友感慨,本来这部电视剧应该是由我的小说改编的,这当然是一句玩笑,不过想来确实引以为可惜。如果当时可以坚持写完并保存下来,我一定可以回想起年少时光中许多柔软的记忆。
进入初中后,我又疯狂地迷恋上了象棋,想成为中国棋坛上著名棋手。那时专门研究棋谱,知道有《橘中秘》、《梅花谱》,并学会了许多专业知识,很多时候,看到亲朋好友就拉着一起下棋,还尝试自己和自己对局下盲棋,以提高棋艺。
那时在学校住校,一共是8个人一个寝室,晚上到11点便统一熄灯就寝。临睡前和室友还没有下完,寝室便熄灯了,胜负未分,疼痛难忍,我们便借着门缝里从走廊偷偷跑进来的灯光继续对弈。如此持续了好几个晚上,有一天终于被寝室管理员发现并没收了象棋,为此还受到班主任严厉批评:“你不要睡觉,让别人也不要睡吗?”
于是……我要成为象棋宗师的梦,又破灭了。因疏于练习,直到今天,虽然还保持着对象棋的热爱,但是功力大减,已不复当年勇了,如果再叫我大战到夜里,我想我肯定坚持不下去。
回想年少时期的梦想,真是羞愧难当。我的武侠梦、我的小说梦、我的象棋梦,无一实现。
突然想起余秋雨《借我一生》中提到的一段话,大意是儿时觉得老家对面的山非常美丽,充满好奇,但是长大后却一直没有过去,他怕当自己过去近眼相看,发现稀松平常,会打碎自己儿时的梦。
人生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境下会有不同的梦想,梦想会随需求而改变,人生许多梦需要我们奋力争取,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需要去努力实现。
也许正是因为我未实现的梦,他们便成为了我生活的点缀,让我怀想、让我期待。
我1996年上小学,距离今天已经18年了,尽管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但是很多记忆都不复存在了,可是我却依然记得自己在追寻梦想的模样。
梦可以改变,哪怕梦想一直没有被实现,我们都应该保持心怀梦想的初心,像年少追梦时的单纯和纯真,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尽管不被人理解,但是仍然能废寝忘食。
此刻,我问自己:“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拿起手机,给我的未婚妻打了电话,她开心地告诉我正在小区漫步。我曾告诉她:“我们一定要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我要让你住上大别墅,然后我们要养育两三个善良的孩子。”她取笑我:“你就知道吹牛。连房子都没有,还想住大别墅。”
昨日温暖的关于梦想的记忆,正浸润我的全身,我觉得自己心潮思绪涌动,仿佛回到了过去——小学时每天早上6点便起床,洗漱整理好,期待着上早课;初中时为了准备一个演讲比赛,自己对着镜子反复背诵练习;高中时为了准备高考,复习至凌晨2点,但是在清晨5点又被闹钟叫醒起来复习功课……
我年少时曾作过的多数的梦都破灭了,这一次梦想一定要实现。
我心澎湃如昨,因为她曾在电话那头对我说:“虽然和你一起要过苦日子,但是却一定要选择和你在一起!”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