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我们为何而来,带着什么离开
来源:作者:owenwoo时间:2014-10-13热度:0次
之前有一句话叫做心灵和脚步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很多人无法做到心灵在路上,只有把匆匆的脚步行走在路上。以一个“行者”的姿态,行走在荒原,行走在都市,穿过山河,穿过大海??纱掖业男凶撸戳耸裁??
当我们在人山人海之中,当我们在繁华落尽,孤寂蔓延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想什么才是行者的姿态,在路上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记得在电影《等风来》中,生活过的一团糟的文艺编辑,在尼泊尔这个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依旧不幸福。经过暴乱时坦诚相见,抱团取暖,在乘着滑翔伞等风来时,她才慢慢的明白,站在人生的悬崖边时,不如先不要动,不要向前冲,要做的或许只是静静的,等风来。
在电影里女主人公在美丽的风景中,在虔诚的信仰中,没有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却在很普通的时刻找回了迷失的自我,明白人生在不断的加法里,也要懂得清空自己,只等风来。突然间明白人生的真谛,感悟到幸福的内涵。
那么那些美景,那些异域风情对于她的意义到底在何处呢?
也许这些风景,这些人只是一扇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摆脱日常琐碎,通往希望的门。也许门后什么都没有,打开后我们会失望,但我相信更多的还是一种新的感觉,一种新的体验。不然,那些旅游景点也不会那么熙熙攘攘。
很多人走过了很多的路,看过了很多风景,留下了很多故事;很多人走过了很多的路,拍过了很多风景,却只在相机里留下很多了身影。
在路上,我们确实能见到不同的人,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但是这些风景,这些人之于我们真正意味着什么,我想真正明白这个问题时才能明白旅行的意义。
当我在台北时,给我最大的感动的不是台北故宫的那些只存在我们课本里的稀有工艺品,也不是中正纪念堂里警卫换岗的庄严威武、不是101里各种奢侈品带来的富贵奢华,而是在路上那些给我们指路的行人,而是在诚品书店里那些如饥似渴阅读的老人,而是那些散落在角落里的书店和咖啡馆。这些更贴切的告诉我这个城市的温度,温情,告诉我这个城市的希望与美好。
在路上,我更喜欢去那些人少的地方,看看那些古老村落里被各种游客打扰,但依旧淡然而幸福的老人沧桑的脸;更喜欢看哪些风景背后的人的故事,如周庄里关于沈万山的传说,关于三毛的故事;更喜欢那些名岳大川里隐藏的传奇经历。
在路上,我们在看风景,其实也是在风景中看人,看自己。我们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路上行走,只是有时候在路上我们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
在路上,我们常常只携带脚步前行,而忘记心灵深处的温情。忘记我们为何而来,带着什么离开。
我想,旅行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风景,更重要的是在哪些地方,哪些风景中发现自己,发现自然。发现自己内心所追求的,所向往的,去体验自己不能过的生活,去听哪些自己无法参与的故事。发现自然所蕴藏的万千故事,去发现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中的隐藏的壮阔波澜。
有的人走过的路不是很多,还有很多路想走,但是在每一个地方,他们不盲从,他们不跟随,他们穿大街过小巷,去看哪些时光雕刻的痕迹,看岁月洗礼后当地的风貌,去听哪些被历史所遗忘的时光故事;去大河山川之中看自然的神奇,人与自然的和谐,体验另外一种人生风景,探寻生命的本真与真谛。
有的人走过了很多的路,看过了很多的风景,却在每一条路上只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路人,在每一个风景中做了一个平常的游客。热闹而来,热闹而去,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当然并不是每一场旅行都能为我们打开希望之门,为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感悟很多,让我们突破人生的各种狭隘。那样我们对旅行期许了太多。只是我们在路上前行时,不要只是前行,匆忙前行。不要仅仅跟着茫茫的人群,在每一个人拍过照的地方微笑,拍照,也停下脚步思考下,看看那些别人眼中不是风景的风景。也许这才是一个行者最简单的姿态,不要求,不随从,会思考,会发现,淡然前行。
我想,心灵和脚步总要一个路上,如果脚步不能在路上,那么心一定要在路上;如果脚步在路上了,那么千万不要忘了把心也带在路上。也许这才是行者应有的姿态,行者不仅行走在自然的路上,更应在行者在我们心灵的路上。每一次前行,都是一种历练与成长,这样的旅行在别有风味!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