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父爱绵长

来源:作者:李冲时间:2014-11-24热度:0

    父爱绵长

  我对父亲独有的称呼是“爸”,声调三声,音长三拍。父亲在别人眼里是不怒而威的,但独对我惟命是从,我是家里的独女。
  父亲16岁入伍进疆,在海拔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上中、印、巴三国交界处戍边。高原缺氧、大雪封山、物资匮乏的条件下,父亲一上山就待一年,从军16年累计在山上待了十年。我刚满月的时候父亲上山,等他下山的时候,我管他叫“叔叔”,晚上不让他在家里睡觉,这是妈妈经常讲给别人听的故事。父亲得过雪盲,下山时翻过车,骑马时被铁刺扎穿了腿,多次荣立二、三等功,是全军学习的榜样,在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中,他总是节省下奶粉、钙片等部队配发的补品来供养我的身体,母亲白天在部队的副食品加工厂上班做豆腐、种蘑菇、养猪,晚上还要去工厂泡豆子,我有时独自被锁在家里,有时由小战士照看,时常因为不乖被忙碌的母亲打一顿。父亲就给我个小本子,让我每次挨打就在本子上画一条线作为记录,说他下山回来要为我讨还公道。爷爷奶奶想要孙子,父亲却坚定地说:“有一个女儿就足够了,我要把全部的爱都给我女儿。”
  1985年,我们一家随父亲转业回了山东。为了有房子能安家,父亲选择了在郊区的乡镇工作,把我送到当地的乡村小学就读。农村的孩子很抱团,看我是外来的,不是把我的帽子抢走,就是往我的衣服上画道道,几乎天天我都是哭着回家。但是没过多久,父亲就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在他的仕途上突飞猛进,我也因此而赢得了小学校里众人羡慕的眼光。没有了受歧视的感觉,我的学习成绩蒸蒸日上,很快我就成为老师们的掌上明珠。中考那年,母亲查出肝血管瘤,家里顿时被阴霾笼罩。父亲因为可以享受到高原工龄政策的照顾在他事业的旺盛期办理了退休,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父亲的同事都感到意外和遗憾。我以超分数线40分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一年后,母亲病愈上班,一个频临崩溃的家庭又恢复了幸福和欢笑。
  我的高中学校离家很远,起初父亲把我安排在学校附近的朋友家中住宿,可是我想家想得天天哭,没办法父亲开始天天接送。年仅41岁就退休了的父亲正赶上“下海”的高潮,父亲和他的几个战友开始投身商海。不久,我就由坐着面的车上学改成坐着尼桑、本田上学了,94年那个时候,在我们高中的学校,这待遇引来了无数城市孩子羡慕的眼神。父亲虽由于文革没能受到系统的学校教育,但凭他出色的自学能力他一直是当时他们学校的佼佼者。每当父亲有空,他就跟我交流学习方法,我们就像成绩相近的同学一样的交谈,我最爱听他讲他偶尔调皮时被奶奶教训的故事,他告诉我,学习不要看学了多长时间,要看你在一定时间内收到了什么成效。父亲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我天天都在模仿,但是形似神不似。父亲那时记忆力惊人,他业余学习党校的课程,我给他看着一晚上能背下一本书,对我高中的学习启发很大。我高中玩和休息的时间非常丰富,学习并不用功,但成绩还过得去。
  1996年,我考上了西安的一所高校,父亲开车载着一家人千里迢迢把我送到学校,帮我办理了入学手续安排好一切才离开。大学生活里每周我都准时收到父亲的信,细细密密的小字布满了厚厚的信纸撑得信封鼓鼓的,宿舍的同学都很羡慕。到我毕业时,父亲的一大包信被我带回家,和我写给父亲的两盒信放在了一起,拜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所赐,我无暇用心,每每应付,信封显得单薄得多。这些信件一直被父亲珍藏,而且父亲到现在都保持着清晨书写的习惯。
  父亲50岁生日那天,盼来了我的儿子垚垚,他在医院里边忙边向大家炫耀,这是他最大的生日礼物。那时,父亲什么都不顾了,全心全意照看他的大宝贝孙子。天天洗婴儿澡、做抚触、换纸尿裤、喂奶粉,简直成了五星级月嫂。垚垚大一点的时候,父亲把他扛在脖子上,一边口袋里放奶瓶、一边口袋里放水瓶,天天去逛小商品市场,回来的时候不是“缴”了抢,就是“收”了车。家里被这爷俩“修”坏的玩具一大堆。垚垚三岁那年春节的年三十儿中午,母亲擀皮、父亲包饺子,我和老公带着孩子玩,发现孩子不太精神,一摸,头有点热。父亲急忙放下饺子,全家人带着孩子上医院,儿童医院的小病号和陪人特别多,排了一个小时才看上病,孩子已经烧到了39.5度,刚做完皮试,垚垚就昏厥了,父亲一直抱着孩子,见孩子在自己手里不省人事的样子,父亲发疯一般朝着大夫大吼。大夫很镇定地安慰我们,同时采取了急救措施,很快孩子睡着了。父亲一直抱着垚垚输液,舍不得放下歇一会儿,就这样抱了一夜,谁都不让抱一下。
  三年前的一天,早晨六点刚醒,就接到母亲电话,母亲慌乱的声音告诉我父亲不好,电话里能听到父亲痛苦的几乎是嚎叫。我和老公赶到的时候,120救护车正好赶到,父亲躺在楼下停车坪边的地上,院里的好多人都在手忙脚乱地帮忙施救。紧急抢救之后,父亲被抬上救护车,我开车跟在后面心慌意乱地赶到医院。在抢救室里有医生忙着抢救、检查,有医生给我谈话,我真想把医生那一大堆讲述病危的说辞和书证打个压缩包一笔签收,让他们赶快治好我的父亲。忽然,父亲的嚎叫声停了,我一看监护显示器,全是直线。脑子里嗡的一下,几乎失去了意识,母亲几乎瘫软。赶到的亲戚朋友忙把母亲拉出抢救室,刹那间,我清醒过来,狠狠对哭泣的母亲说:“哭什么?没事!”我拉着父亲的手说:“爸,我在这里,你没事!”医生推开我,用力将一个烙铁状的仪器往父亲胸膛上一按,不一会儿,监护器上有了波形的线条。父亲必须立刻手术,抢救室离手术室需要步行5分钟的路程,路上没有抢救措施,医生一遍一遍给我讲这段路程的风险和手术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我什么都不顾了,只知道一线希望就寄托在手术和手术的成功上,我对在场所有的医生几乎是命令道:“马上去手术,后果我担!”医生立刻做好准备,我一边在最前边拉着父亲的推床,一边用手摸着父亲的额头安慰:“爸,没事,马上就到手术室,做完手术你就好了?!笔质鹾艹晒?,父亲的心脏失去了一部分功能,三根主动脉有一根彻底堵了,放了一个支架,其余两根也不同程度堵塞。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心脏由于在高原环境中时间过长,比常人的大。手术后,我在医院陪护,白天给父亲买好吃的,陪他聊天,给他擦洗,晚上寸步不离地盯着监护器,脑子里总回荡着120车的声音。父亲摸着我的手说, “睡一会儿吧”,我说 “不困”。父亲说:“你长大了”,又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我感谢上天对我的眷顾,把我的父亲还给了我,我一定要像他爱护我一样爱护他。虽然父亲现在脆弱得像个孩子,他的安危整天揪着我的心,但是只要他在我身边,我就踏实。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