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送站的收获
来源:作者:紫秋居士时间:2014-12-01热度:0次
市救助站的前身是外流人口收容遣送站,简称遣送站。遣送站成立后,和北京遣送站有了业务往来。当时站里正式工作人员少,就从乡镇退伍军人和法律服务部门招聘了两队人员,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我有幸在那里帮忙,同时也收获了一些东西。
由于单位是自收自支的性质,单位领导在经济上就有权支配。所以加大了奖励力度,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凡是为工作作出贡献的,每月都评出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对拾金不昧等特殊的人和事更是要奖励。记得从北京西客站遣送人时,我是负责断后的,对走路不方面的外流人员就慢一点跟着。一次在西客站,要从道轨上穿过,所以走路要快一点。一个患小儿麻癖症的人,走不快,我索性背起了他,正好被北京遣送站的领导看见,给我们的站长说,还是你们的工作人员素质高,对被遣送人员很好。这次给我站抓足了面子,使北京遣送站更信任了我们的工作,所以,回到遣送站后,领导一次将给了我200元。那时我原单位正式的工资才300多元,有时镇政府还欠着,你说重奖之下,谁不好好工作呢。
遣送站有外出搞遣送的,有留守在家看管的。有一次听站长在开会中说,有一位队员说得对,拿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我始终没忘记这句话,也一直认为这句话既朴素,又正确。当一个人,单位开支的工作不够养家时,他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挣钱。要么在外面挣外快,要么在工作中寻实惠。那么,没有工作的心,就干不了多少活。当时,队员和队长副队长等人的工资是不一样的,这样,才有队员说出了这样的话。自收自支单位有点活动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是死的,干孬干好一个样,那就别怪乎有的人不干活了。
单位的人员来自乡镇四面八方,人员的相处有点难。年轻人,谁也不服谁,难免有人对他人看不惯。我记得有一位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不把我当人看,我把你看作小毛驴。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人与人的相处,特别是一个单位的人,要真心相待,相互尊重,否则,你不把别人当人看,人家又怎能把你当人看,又怎能有团队精神。
在遣送站,我从队员干起,后来成为公认的秘书,也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给站里整理编写了一本站规站纪手册,协着站里圆满地召开了全省的遣送工作会议。记得当时让我拿材料,心里没有底,当材料形成拿给主管单位领导看时,领导说,材料写的不错,工作干得怎么样。我说,是工作干得好,才有好材料。后来和站长一起到省厅,材料是一路绿灯。一位同来帮忙的政法委办公室退休的老主任给我说,他拿不出这个材料。我说,是因为你没深入工作,这些都是我亲自干的和看着干的,材料也好拿。心里有了底,参观本站的解说词以及整个会务也都办的很出色,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从此我得出,实干加敢干,才能成功。
我离开遣送站十多个年头了。仅仅在那里蹲了二年,一边还要兼顾镇里的工作。但学到了不少在现原单位学不到的东西,工作上的,生活上的。
2011.11.28.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