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那些树

来源:作者:梁波时间:2014-12-19热度:0

那些树

故乡的树很多,但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深的是那些柳,它是灌木,一丛丛、一簇簇、一摞摞,随意地散落在河滩、小溪、田垄边,就是河滩的沙卵石中,它照样蹦出来,偶尔从田垄、小溪,甚至村旁的石径缝里,钻出来。春来了,舞着柔软的枝条,扬起细嫩紫红的小叶,悬着风球似地花蕾,煞是好看,玲珑小巧。柔软的枝条,常被孩童的我们折了,编织一个个草帽,戴在头顶,像战争电影军人里模样,在村里招摇过市。
或许柳过于普通,往往不被村人说起。不像村前那两株古老樟树,威严神秘,当走到村外时村人总是有意无意炫起那樟树蕴藏的神秘故事。也不像村后那两株枫树,高大威猛,傲立在村后的路口,格外引人注目,给走过路过的外人一种惊人的记忆。偶尔与到过村子的朋友谈起我村的印象,无不说起那两棵像双胞胎的枫树,夺人心魄。更不像满山遍野的楠竹,让人津津乐道,它与村子有着千丝万缕扯不断的联系—我村子俗名就叫竹山背,可知楠竹之多。虽不被人惦记,但因文学作品对柳的左呤右诵,不能不让人记起。在小学课文中就读到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草色青青、莺歌燕语、杨柳轻抚,这种春和景明虽与家乡景色相距甚远,但那柳与柳之间相同的称呼自然而然联系起来了。它们随意洒落在河滩、小溪、田垄边,左一丛的、右一簇的、上一摞的、下一叠的,既不婀娜多姿,也不挺拔耸立;看似散漫,又很随意;既低矮,又消瘦;更不依依娇柔,也不春烟妩媚,也没有醉意朦胧的千姿百态。读过一些文学作品的我,总觉得它咋配称柳呢?“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这才是想象中的柳啊。既柔婉,有婀娜多姿;还有“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庇胩一ㄏ嘤吵扇ぃ獠攀橇奶厣?。
小时候常在河滩的柳丛中穿梭,觉得它与那蒿草差不多;可春风吹来,蒿草在河滩随风起伏,那白色的蒿絮像大江的浪翻滚,一浪赛过一浪,有着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与旷野的蒲公英相比,又有一点小瞧了。春风过后,蒲公英铺天盖地蔓延整个河滩、田垄,说它见缝插针也不过分,真有着咄咄逼人强劲气势。而柳树呢?它随意地从沙卵或石径缝里钻出来,东一丛的,西一丛的,看似孤零,却有数条枝条从地面散开,看不到主干,却数枝旁枝斜出;既不簇拥,也不肆意散开侵夺其他植物的地盘。特别是村旁路口的一丛柳,随意地从青石板下钻出,四五根旁枝,小指粗,旁枝上又垂生着一些柔条,这些柔条往往成了我们孩童时游戏的玩具,折数枝柔条编织成草帽,或折了当做马鞭。春天时,柳条上挂满了花蕾,那花蕾像一个个小风球,既柔有软,还有着蕾丝般的花蕊,有时我们把它当做打仗时的武器,砸在身上不疼,却会在衣服上留下淡淡的花粉痕,以此区分是否中弹,中弹的要出局的。柳树,因此留下了不少童真的乐趣。
人大了,就想打拼,想拓一片自己的天地。远离了家,故乡的柳也消失在眼睛外。困了,累了,家是打个盹的好地方。于是,流离数年的我,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映入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楠竹,清风徐来,若如碧波荡漾,竹啸似籁;那村口神秘的古樟,此时只剩下一棵,另一棵在一个暴风雨的早晨倒下了,经过村人的修理,还有丈许粗壮已蚀空的躯干卧在路旁诉说历史的风霜;那村后路口威猛的枫树,老远就能看到漂浮在竹海上挺拔的雄姿;可真正令我感叹是那柳树。虽然我小时候质疑过它,但是它那种坚韧,令我不得不叹服。路口旁的那丛柳,虽没能长出挺拔的躯干,也没有蔓延出庞大的柳群,还是那样随意地散开,若无傍人的自顾自生长,看似散漫,没有主干,数根柔软旁支无忧地摇曳。嫩叶若如细裁,均匀细腻;既透着紫,有泛着绿;花蕾如球,又粉着一片雪蕊。不由得想起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奔蚁绲牧纬⒉皇钦庋??不一定有贺知章呤诵的那种娇媚,“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也不一定是李商隐呤咏的那种憔悴。“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其实,它是自己,是柳,是看柳人的心态不同而已?;蛐矸缬晔顾硬源?,春秋使他慢慢衰老,人类的蹂躏使他更加憔悴,但是它自顾自地无忧生长,既不奢求繁华如烟,也不渴望柳花香。繁华如云烟,颓废何尝不是云烟呢?或许随遇而安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韧性,使它更加茂盛。
在家休息了几天,我默默走到了散落柳丛的河滩、灿灿的柳,在风中轻荡,余晖映照,如烟似雾,若如洗尽了铅华,虽柳群没有壮大,但它以自己的生存证实生命的坚韧,何必去强求得失。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