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来源:作者:南国伊豆时间:2015-05-26热度:0

       自然风景,只有融入了人文历史,才能变得美丽吧?当我踏上洛阳之行,就笃定的认为:邙山脚下,伊洛河畔必然藏着最美的风景。想象着那条浸润了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脉的历史长河里,一段段飞歌流韵般的传奇往事。

       洛阳,这个诗意而又美丽的名字,已经在唐风宋水里藏匿了太久太久,而这个让我梦?;耆频拿?,千百年前就已被镌刻在古韵悠悠的石崖上;荡漾在情意绵绵的水席中;投影在白马千年的蹄影里。又似一曲箜篌的琴弦,颤动着牡丹雍容的花蕊。走在古城千年的青石板上,追逐古都袅娜的身姿,真想借一支清词手笔,诵她繁华三千里……

       一千多年来,这大大小小的洞窟在静止中飞翔,它们多像一只只被岁月洗亮的眼睛,俯视人间,看尽三千繁华,众生品相。

     暮春时节,漫天虚飘飘,白茫茫的柳絮,多情地为游人吟出一则则悱恻的诗句。它们在地上打着朵儿,抱成团儿,在我眼前翻卷成一道道诗意的轻浪。我真怀疑这是一排孕育的树,饱满的腰肢,随时都会裂开一树的青碧。如果可以,我多希望能将这些柔如棉、白如雪的柳絮,织成一件件贴身的背心,送给每一颗流浪的心灵取暖,也让每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将故乡穿在身上。阳光里,走在飘雪的柳絮下,真想抱一把古琴,弹一曲《阳春白雪》,再启程。

     抵达景区,一条美丽的河流横在眼前。幽静的河水,像经年的丝绸,又像一位美丽的古都少女,在阳光下扭动婀娜的腰肢。这大概就是我日夜思念的伊河吧?

     伊水,这是属于我伊豆的水吗?每一条河流总是与我心意相通。我不知道这片高过心灵的水域,几千年,或者几万年,就一直安静地站在这里?真想问问河堤上那如水的女子,千年前失约的伊人藏在哪儿呢?

     伊河之上,有东、西两山深情守望?;蛐?,有了水的润泽,山,便有了灵气;有了山的护佑,水,更加妩媚。就如人世间的爱情和友情,从此便有了相看两不厌,就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

拾级而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在眼前了。听导游说,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400多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琢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品位。整个石崖上遍布洞窟,石像高达数丈,小齐拇指。造型生动逼真,线条细腻生动,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让人扼腕的是,相当一部分佛像破损严重。如今,这些佛像只能以残缺的姿势,在尘埃中诉说着它们不为人知的心事吧。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品之作。既有现代隶书的古朴刚健,又有楷书端庄大方的神韵。这些让现代人望尘莫及的佛像,这些镌刻得如此精美的书法作品,每一件都是先人生命的抒发。1000多年来,这大大小小的洞窟,在静止中飞翔,它们多像一只只被岁月洗亮的眼睛,俯视人间,看尽三千繁华,众生品相。

    徘徊在一个个洞窟前,我的心也开始游弋。依稀望见了那些被铁链紧锁着身躯和被佛光笼罩的灵魂;听见了那斑斑血迹里痛苦的呻吟;闻见了那冰冷的钎锤敲打岩壁的震颤。叮……一敲,就响彻了几千年。

     耳边,又响起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的声声浩叹。千年帝都,中州丝路起点上的洛阳,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先后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指点江山……而千百年来,与洛阳齐名的,却是那个被唤作媚娘的皇后一怒贬花的故事,留下一城惊世绝艳的雍容牡丹。

    中原古都,博大安详。洛水之阳,从一朵牡丹的花瓣里生长出来,在箜篌的韵律中,颤动着千载芬芳。

     牡丹,这株比唐朝还要古老的花朵,和着熟透的阳光,端坐在丰彩馥郁的园中。温润的空气里,流动着伸手可触的芬芳,微风习习,一种幸福渗透在花香里。那一朵朵扬着笑靥,圆润芳香的花朵,多像多情女子闪动的明眸?

     是的,每朵花都如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她们都有一个好听名字。这些名叫姚黄、魏紫、赵粉的花朵,个个仪态万方,笑意盈盈。她们身着粉、白、红、黄、紫、蓝、黑各色霓裳,群芳争艳,暗香浮动。而牡丹,原本就是一个上好的名字?。?/span>

    中原古都,博大安详。洛水之阳,从一朵牡丹的花瓣里生长出来,在箜篌的韵律中颤动着千载芬芳。牡丹,不似秀逸出尘的睡莲,只住在江南的水墨画卷里,单薄而羞怯地绽放。牡丹,像一簇簇鲜艳的火焰,点亮历史苍白的天空。她们是那盛唐街头,一队队高束发冠、美艳绝伦的菩萨蛮。

     还记得那个传说吗?当年牡丹生长于长安,只因一年冬天,武则天一声诏令:明早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凌晨,百花皆开,唯有牡丹不从。武则天勃然大怒,把牡丹贬植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居然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用火焚烧,不想火烧焦了枝干,花却更加夺目……传说总归是传说,只是一想到那个权倾于世的女子,为了社稷江山抛却儿女情长,甚而虐杀亲生骨肉,我多么希望,她只是一位如花般的女子?。?/span>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借一枝牡丹的花蕾,轻轻打开洛阳的辞典。唐朝那簪花写诗的声音里,哪一句是刘禹锡的长叹,哪一声又是李白的惊艳呢?

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闪耀在洛阳蔚蓝的天空下,啜饮着历史饱满甘香的乳汁,不禁胸中荡起无限敬意。

     当我举着小花伞,沐着午后惬意的阳光,走在古城深深的巷陌里。悠闲的时光从一棵古槐茂密的枝叶间静静流淌,一串串清芬洁白的槐花垂挂在树上,像一面面迎风飘扬的酒旗。

     老街安详,古朴的店面,古雅的招牌,岁月仿佛在青石板上静止不动了。沿街古色古香的店铺里,有我熟悉的安徽宣纸,湖州毛笔,有洛阳特产的牡丹饼。最吸引眼球的是洛阳大妈的牡丹画。老人神态自若地坐在牡丹丛中,手中的彩笔在一把把形状各异的扇子上轻轻一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牡丹,便在她的指尖安然绽放。这一处绚烂的露天画室,与古城儒雅的表情珠联璧合,清幽中不失繁华。行走其间,真有一种梦回盛唐的感觉。

     老街尽头,是一处古老雄伟的建筑。抬头望去,丽景门”3个大字镌刻在城楼上。丽景门素有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之称,有诗人用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

     千年帝都洛阳,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和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伏羲的河图洛书,老子的《道德经》,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许慎的《说文解字》……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遥想当年,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都曾云集于此,铸就了多少华彩文章。

      这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闪动在洛阳蔚蓝的天空下,啜饮着历史饱满甘香的乳汁,不禁胸中荡起无限敬意。洛阳就是这样,走得越近,触得越深,就越觉得自身浅薄。谁让这座古都有着太多的文化积淀呢?

 热雾腾腾的洛阳水席里,千年的牡丹正在悄然绽放,千里之外的友人正微笑着坐在我的对面。一种温暖,在心底弥漫。

      行走古城,随处可以触摸到辽阔的古韵。就连脚下的青石板,在岁月的马蹄下,都像是被时光打磨过的青铜一般耀眼。而与古城最相匹配的,莫过于古老的水席了。

     坐在百年老店真不同的包厢里,看着装在汤盆中那一道道菜品,从身着唐装的女子手里一一端到我的面前。其实,我不在乎这些装着汤汤水水的筵席,是不是绝世美味,只是喜欢这流水一般的宴席,喜欢它宛如流水般,从很远的地方流来,又流到很远的地方去,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那份情愫。24道菜品,暗合女皇24年的辉煌,洛阳水席因而也有了皇家的尊贵与霸气。那么,正是这宛如流水般诗情画意的筵席,才会从宫廷走向民间,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吧?

     洛阳水席,一如我的江南烟雨,所有的风景,一旦有了水的滋养,就有了温润,有了美丽。而我迢迢千里从远方赶来,也是为了赶赴这场千年的筵席吗?无论如何,当我坐在热雾腾腾的水席前,千年的牡丹正悄然绽放,千里之外的友人正微笑着坐在我面前。花香酒暖,一笑畅然……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童言拾趣

下一篇: 杏花春雨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