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粮长河发源于梨山,自南向北汇入郎溪南漪湖,流入长江,最终汇入大海,而我只对她流经小城西边这段水域最为熟悉,我们称她为西门大河。清澈的河水,欢快的游鱼,柔嫩的水草,细软的沙滩……这条哺育我的家乡小河,我曾经亲眼见证过她的美丽,而如今,那美丽也已经只是传说。我时常悲哀地感叹,我们的孩子或许是幸运的,他们能够拥有电脑、手机、美食、华服,然而他们又是不幸的,他们不曾与我的童年一样,可以拥有一条清清盈盈的小河。
小河给了我一个欢愉的童年。小时候,我喜欢跟着大人们下河浣洗衣物、洗菜淘米,一路上遇到挑着衣物带着板凳棒槌的人络绎不绝,小河的上空霹雳扒拉的捣衣声不绝如耳,沙滩上铺满了晾晒的衣被。我和小伙伴们喜欢在河边追蝴蝶、捉蜻蜓,累了就倒在柔软的沙滩上睡一觉,现在想想,那不就是日光浴吗?好不容易等到天暖和了,孩子们急不可待地卷起裤腿、赤着脚冲到小河里玩水,成群结对的小鱼在我们的腿边游来游去,不时啄得我们的小腿痒痒的。每次我们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想伸手捉住它们,却一次都没有得逞,还常常弄湿了衣服。多年以后当看到诗人徐志摩发出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的感叹,我揣度:“在家乡清清冽冽的河水里,我愿做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应该是当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共同的心声吧!
1978年夏天,我的家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小河终于流尽了它的最后一脉细流。为了解决饮用水问题,人们在它干枯的河床上挖凿了许多小水凼。来这里汲水的人很多,有时候还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大约为了避开高峰时段,我们常常跟着父亲在深夜或凌晨来河滩汲水??湛醯暮犹采狭挂庀跋?,蛙声和着虫鸣此起彼伏,越发显得河滩寂静空灵,月光下的小河有着另一种安静的美。前一拨汲水的人走了,眼看着小水凼似乎要见底了,可父亲舀着舀着,水又慢慢蓄了上来,希望又来了,掬一捧清水喝下,那真叫一个甘甜啊!
小河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怀念,难忘倒映在小河里的蓝天白云,难忘小河那被朝霞晚霞映红了的脸,难忘夜晚的月亮被揉碎在小河里泛起的闪闪银光,难忘雨过天晴小河上空五彩缤纷的“彩虹桥”……季节轮转,河水涨涨落落,不知疲倦地奏着哗哗啦啦叮叮咚咚的协奏曲,冰雪消融,节节爆破声仿佛唱着春天的赞歌……那些一直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旋律和画面,每当回想往事时,便会一股脑儿冒出来,想得人发慌。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柔软的沙滩成了人们的生财之道,河床的沙子被一锹一铲挖起,一车一车地运走。人们以为资源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同我们儿时在河床水凼汲水一样,挖了还会再生,现在看看,这是多么无知和狂妄啊。被过度采挖的河床变得千疮百孔、泥泞不堪,裸露的河床被人开辟种上了菜蔬。河流里不时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垃圾,小河越来越窄,河水越来越浑浊,欢快的小鱼不见了,青绿的水草不见了……后来,家家户户安装上了自来水,人们不需要再来小河里浣洗汲水了,大家忙于挣钱忙于改善生活,有多少人会去在意一条小河的丑陋和美丽?蓦然回首时,我们惊叹昔日美如西子的小河不知何时起已被人们摧残蹂躏像一个枯萎憔悴不堪的老妇,失去了往日的容光,她欢快不起来了,也美丽不起来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小河继续向北流淌着,可是我美丽的小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