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游成都人民公园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5-03-19热度:0

冷冷的风吹着,冷冷的雨下着,我依然走进了人民公园。

这里原来称少城公园,与原来成都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那就先简单说下成都的发展。公元前311年,张仪筑城,修了龟化城,因为由于成都的土地饱含水,修筑的城墙容易垮塌,让张仪头痛不已。一天就是一只乌龟就跟这它,在成都爬走了一圈,乌龟最后死在现在的青石桥,原先叫“龟化桥”,张仪按照乌龟行走的路线筑城墙,建成了最初的成都,就是“太城”,主要用来屯驻秦国的戍边部队。“周回十二里,高七丈。”,这是《蜀都赋》对于成都的描述。后来缓和了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又修了“少城”,供人民生活居住和贸易所用。前面的蜀都大道上少城路也可以间接说明这一点,原来的“少城”就在这一带。公元347年,东晋桓温灭掉蜀汉政权,把少城给拆毁了。到隋文帝时,蜀王杨秀在少城的残破瓦砾间筑起南、西二隅,但在唐初,也渐渐倒塌。到唐末,高骈来到了成都,作为西川节度使,他主持修建了成都城,当时叫“罗城”。公元875年,高骈打败和赶走了南诏的军队,战功赫赫,就开始修成都,仅仅用了96天,“罗城”就修建完成。修好的“罗城”周回25里,再加上外围的瓮城和防御工事一共33公里。城墙高25尺,墙基也是宽25尺,城墙顶宽1丈余,城垛高4尺。有城门十座,南有万里桥门、笮桥们,东有大东门、小东门,西有大西门、小西门,北有太玄门等。城墙上有门楼、望楼、更楼以及廊庑栏杆建筑5600间?!奥蕹恰钡於讼衷诔啥汲堑幕靖窬?。到明代,建筑了皇城,是朱元璋为他的儿子朱椿在成都的行宫。大致位置在今红照壁到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到清朝的时候,建筑了满城。满城以将军衙门为中心,南起君平街、小南街,北至八宝街、小北街,东自半边桥至东城根街,西至同仁路,方圆约10里。皇城和满城都仅仅是成都城的一部分,只是划出一块地方供统治者来维持他们在成都的统治。

成都还有别名叫“锦官城”和“芙蓉城”。锦官城主要是秦到唐宋,织锦业特别发达。成都从古蜀国开始,有许多人从事养蚕业,从而繁荣了织锦业。连唐朝时南诏对成都的多次战役,主要是成都有蜀锦,就是明朝末年张献忠在撤离成都的时候,害怕别人用到成都的蜀锦,竟杀了所有的织锦工人。这以后成都的织锦业才衰落了?!笆瘛笔撬拇ǖ募虺?,“蜀”指的就是蚕虫。成都叫“芙蓉城”还是由于那个后蜀的孟后主,提倡在成都遍种芙蓉花,这种木芙蓉,是一种灌木的植物,树叶阔大,花朵繁多。“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币虼顺啥汲栖饺爻?,简称“蓉”。

在去人民公园的路上,经过通惠门路。清代成都城墙的西门位置偏北,让出城进程的人深感不便。辛亥革命后,成都当局为了城内民众赶花会的方便,于1913年在二仙庵的地方新开了一道城门。以《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命名为通惠门,俗称新西门,1958年与整个老城墙一道被拆除。

再往前走,与少城路接近平行,有一条路就是“将军路”,西起长顺上街南口,东到东城根上街。这里就是清代满城的“永安胡同”,也称“正蓝旗蒙古胡同”,因为街上住的都是大清国蒙古族驻军及家属。民国的时候改为“猫猫巷”,因街口有一根粗大的虎头石柱,成都人称虎威猫,故名。1925年,四川的军务督理杨森住到了这里,因为该巷名不雅,于是根据此街西端接近原满城之将军衙门,就改为“将军街”。

来到人民公园的北门,在“祠堂街”上。祠堂街就是满城的喇嘛胡同,1718年,满城的旗人驻军曾为年羹尧建生祠于此,所以现在称“祠堂街”。

人民公园原来的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这里原始清军在成都的少城基地系清代在成都大城西南处另建的小城,作为“八旗”营地,专供满洲和蒙古人居住,这就是后来的“满城”,少城公园由于当时地处少城范围而得名。1911年驻防成都的将军玉昆,为解决因朝廷筹备立宪,废除旗米供给制度,使旗民生活日渐窘迫之困境,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台周善培于祠堂街兴建公园,开放少城(满城),唯许旗民于园内开业谋生,并收门票,任人游观。遂于祠堂街关帝庙后侧的水田、荒地、正蓝旗前厅、马厩、仓房、柴薪库以及将附近旗人居住的永顺、永清、永济三条胡同拆房迁户的空地,用半年时间栽花种树,修建迎禧楼、观稼楼、松韵楼、湖心亭等,面积50余亩。从此,四川成都便有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园,就全国来说,“少城公园”都是较早开办的公园之一,在四川就是最早开办的第一个公园。由于公园占地在当时的少城,市民约定俗成称之为“少城公园”。1945改为“中正公园”,1950年改为“人民公园”。

公园内两个茶社历史比较悠久,是成都人留恋的地方。

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始创建于1923年,据说是中国最悠久的茶社之一,也是成都目前最大的茶社,是大邑龚姓人家创建,真可谓“百年鹤鸣”。这里毗邻宽窄巷子,交通方便,地铁直达,周边好吃好玩的地方也比较多,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茶社里平时有茶艺表演,也可以掏耳朵,好像是20元,3分钟左右;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10块钱一杯的茶已经是历史了。一份报纸,一杯清茶,是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年轻人拿着手机在竹椅上发呆,“斗地主”也已经引不起大家多少的兴趣。

“枕流茶园”是人民公园内与鹤鸣茶社齐名的历史老茶园之一,枕流茶社也创办于民国初年。其原址在人民公园大门内溪桥西边之海棠园。枕流茶社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包括楼堂则有五百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茶社现位于人民公园西山之上,与西山绿化风景、小桃花林等融为一体.解放前多为文人学士,学生聚会之地。于20031月恢复重建,20035月竣工开放。所以枕流茶园位于公园内辛亥保路死事纪念碑侧西假山之上,占地3120平方米,建筑267平方米。茶园林木葱郁、泉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岩石耸立、亭台层叠。既有厚重的历史特色,又是闹市中的休闲胜地。著名作家魏明伦先生亲自为茶园书匾“枕流茶园”。

人民公园正门(北门)的东侧,有四川美术协会的故址,著名图书家张采芹躬亲筹划,奔走运作,终于建成。但现在只留下故址,故人已去,空留下我们的遗憾。

半边桥在哪里?我寻找了许久,也不知道那座桥是半边桥,也许随着金水河的断流,失去它原有的许多景观。但是骆成骧向我走来的,他是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

人们公园还与清朝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布衣状元”是成都的“五老七贤“之一,为四川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他是清朝的状元,却赞成清帝逊位,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他是资中人,也是资中历史上第二个状元。

1925年,骆成骧从各方筹集资金,在成都现在的人民公园半边桥旁修建了四川省武术馆,成立了四川武士总会,骆成骧任会长,刘崇俊任副会长。后来他还曾把自己撰写碑文得到的酬金全部捐给武士会。1925年,他还创立了射德会,以促进中国传统射箭,并任该会首任会长。此后在骆成骧去世后,1928年在成都成立了四川射德总会,四川军事将领邓锡侯、刘文辉、田颂尧、刘湘、孙震等人都曾任射德会会长或副会长。骆成骧是一个文状元,却在武术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骆成骧生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17岁时中秀才。两年后,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尊经书院。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会试得中后参加殿试,在殿试策中提出了整军练军、惩治贪官、励行节俭、兴修水利等四项自强之计,并且文中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等语,遂为光绪皇帝赏识,获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纂。在他前面的状元是“资本家状元”张蹇,后面还有3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河北肃宁人刘春霖。他与明代的杨升庵是四川比较有影响的两个状元。

骆成骧先后任过贵州省乡试考官,广西省乡试主考、山西省提学使、北京国史官纂修、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筹办过北京蜀学堂、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成都资属中学(招收资中。资阳、仁寿、井研、内江五县之资州所属生员);执教过桂林法政学校、四川高等学校、四川法政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国学专门学校,甚至在其母亲去世回乡“丁忧”期间都在资中重龙山三贤祠设馆教书,梁启超打趣他说“状元公教书有瘾”。

骆成骧的一生是我国近代史上风起云涌、国事艰危的多事之秋,他经历了甲午海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倒袁、五四运动、军阀混战等一个又一个的大波巨澜,都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在言论上、行动上与进步思潮同步而行。

当然,人民公园内核心的部分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走在蜀都大道上都能清楚地看到。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由川汉铁路公司筹款,川路总公司在当时少城公园内修建。碑高31.85米,为砖石结构,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首四部分组成。纪念碑碑台仿照铁路月台修建,呈圆柱形。碑座与碑身为方锥形,其中碑座四面分别是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灯和自动联接器的浮雕图案。而碑身四面嵌有长条青石,四面都刻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字样,由当时四川书法家张夔阶(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分别用楷、草、行、隶4种字体书写,每个字大小约有1平方米。

清末四川人民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19115月,清政府将已经由民办的川汉铁路强行收归“国有”,随后又将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四川人民强烈反对。617日,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组织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蒲殿英、罗伦为正副会长,各府州县相继建立分会,入会者达数十万人。至8月下旬发展为罢市、罢课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同盟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乘势联络会党,组织保路同志军。9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代表,封闭铁路公司,命军警开枪打死请愿群众数百人。次日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民众奋起反抗,保路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9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宣布荣县独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进而在四川全省发展为反清大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1127日,成都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彻底覆灭。当然,导演这场惨案的赵尔丰也没有好的下场,尹昌衡捕杀了赵尔丰,并把他的首级装在木匣里游街示众。

19115月以后,正当民主革命风声激荡,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刻,湖南、湖北、广东、四川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的运动最为壮阔,它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杉獯嗡拇ūB吩硕灾泄壑频南鲇凶呕淖饔?。

许多人在公园里锻炼,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就像保路运动的精神,充填在我的心房,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走出公园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园内盛开的海棠花,也许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公园的发展历史,而忽略了这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儿!

已经走到金河路上了,“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还高高地耸立在那里,与旁边的“努力餐”交相辉映!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不该发生的事

下一篇: 记忆中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