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游金堂云顶山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5-05-26热度:0

云顶山,金堂第一高峰。但让我如此关注它,并不是因为仅仅如此,更重要原因它是古代各个朝代重要关隘,最重要是宋末元初那场阻击元朝统一的大业战争,让元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让南宋王朝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开车穿淮口镇,明代于此置怀口镇巡检司,以镇西为古怀安军而得名,为怀口,清代以后,因谐音“怀”、“淮”互用,就变成了现在的淮口镇。在金堂县淮口镇地位特别重要,现在仅仅次于赵镇。车刚过沱江九龙大桥,一片欧洲风味的建筑。绿色、蓝色、黄色、红色的房屋,像是一片童话王国,朋友告诉我说那就是科玛小镇,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片《霍尔的移动城堡》曾在此取景??坡晷≌蛴型崴沟乃欠缥?,又似法国的巴黎。它如同一个娇艳的花朵,“开”在沱江边。在往前走,经过沱江上的九龙滩,在它的下面现在修了九龙潭水电站。听说上游还有韩滩古渡,我没有去拜访。就向左拐向云顶山,看看我心目中的战争圣地云顶山“石城”。

把车停在云顶山景区的门口,爬山而上。经过景区大门、老爷庙、打儿包、将军柏、遇仙亭、南城门。先爬山看了卧云廊,返回后从这里沿城墙经过后宰门、端午门到慈云寺,然后继续返回沿城墙,经过翠云亭、长宁门、小东门,然后沿石阶下来,唯一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石城”的北门,许是此行太匆忙了。返回的时候,我是沿同样的路线,因为只有走这样的路回到停车场要相对近些。在这有着千里历史的屯军地,完全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城墙虽然我们现在看到是宋末的,但就这七百多年的历史也够我们感到历史的厚重了。在这个古战场我们凭吊,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场面感慨万千。

云顶山和龙泉驿区的龙泉山属于同一脉,这里属于龙泉山脉的中段。云顶山有大、小云顶山,当然以大云顶最有名,因其峰顶状如城垣,古称“石城山”,又名紫云山、大银顶山。公元747年改为云顶山。大云顶山海拔982米,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但它相对高差只有513米;为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遗址。山上林荫霭深,有“云顶日出”、“雾山云?!薄ⅰ霸贫デ玑啊钡仁ぞ?。小云顶山距大云顶山2.5公里,山峰瘦削,全山共有110多种树木,浓荫蔽日,翠绿满山。

云顶山“石城”建于公元1243年,南宋淳祜三年,四川安抚制置使余介为抵抗蒙古军队入侵,在此地修造防御体系,与青居城、苍溪大获城、万县天生城、合江钓鱼城等被蒙古军称为川中“八柱”。云顶山石城东西宽2.1公里,周长约7.2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别看这个小城,竟也修建了瓮城,想起来也让我们不可思议。这里的城墙只修一面,就是悬崖下的山下那面秀气七八亩高的城墙,也只有一面城墙垛子,这就是“石城”的特点。

全城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城垣,中段处则以条石扣榫,丁字形堆砌筑墙相连,城垣处于缓坡地带时,则加筑“一字墙”以防敌人接近。山城周围有8座城门,皆筑于悬崖陡坎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南宋军民在云顶山城戍守15年。元朝建立后,四川石城多被拆毁,但此城却受到民间千方百计的?;?,因而被完整保留下来。现在,山城的北城二门、长宁门雄姿不减,后宰门、端午门、南城门、小东门遗址可寻。山上还有当时守卫军民在此开凿的水井18口、水池32个。一座小小的石城,竟让蒙古铁骑攻打了15年,比合江的钓鱼城逊色不了多少,也是“上帝的折鞭处”。这里战事的艰苦让蒙古人急急从欧洲战场撤军,而且以后再也没有能力征服欧洲。正是因为四川众多的石头城,让忽必烈与藏族人交好,拜八思巴为老师,希望从青藏高原挥鞭而下,占领整个四川。虽然后来蒙古人并没有那样做,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川战场的艰苦。南门的内侧上书“国泰民安”,那是人们的期盼,可福祉并没有降临,公元1258年它依然沦陷了,被元朝蒙古的铁骑踏过。

慈云寺在云顶山的最高峰,此峰被誉为“金堂第一峰”。慈云寺始建于齐梁,规模巨大,历唐、宋、元、明、清都有佳名,为佛教一大禅林,历史上六位皇帝对古刹都有封赐。现寺中保存有清代“圣旨碑”两座及清乾年间精工雕凿的石结构“七佛坊”、“汉后主读书处”石碑,晋代大画家张僧繇的“洗黑池”、八根整石精雕的“龙柱”等古迹,大雄宝殿还有于右任、张大千书写的匾额。门口的石碑“云顶山”和“云顶山寺”足见其历史悠久。

来到这里最该看的就是光绪年间四川巡抚马维骐书的“云顶山”的大型石碑。云顶山像巨龙横卧,形势伟峻,雄踞沱江三峡右岸。这里是东西两川的咽喉要道,是成都东北的门户,川西诸县的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四川道路险峻,云顶山地区是成都东北一条重要军事通道。若从成都走水道到巴渝,这里是必经之地。它和小云顶的防御工事峰互为依托,控制成都到潼川府的孔道,东西川的要冲。东还与炮台山对峙,扼守沱江的江面防务。

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在此驻军,东晋的朱龄石在讨伐谯纵的时候在这里屯兵。隋朝文帝的游军、后蜀孟知祥的龙虎卫军、宋代的怀安军、元代的隆兴西京军均在此驻扎。张献忠、吴三桂也曾在次驻军。当然最重要的是南宋末的余玠在这里建石城抗击元军,并先后设立了潼川、成都府衙,利州州衙。因为余玠在四川各地建立石城防御,无数次击败元军,完全打乱了蒙古军队“取蜀灭宋”的战略思想,对支撑南宋小朝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余玠的命运是悲惨的,他是被同僚陷害,自杀在四川。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竟不是死在与敌人战斗的战场上,却死在同僚的诬告,这好像是南宋末年的一个通病!

向小东门走去,沿途经过一片片的果园,李子树、油桃树、桃树、杏树此时都挂满了果,让我用相机拍个不停。最喜人的是即将成熟的杏和油桃,杏黄的让人垂涎三尺,油桃叶穿上了红衣。到小东门,墙洞内有碑说“云顶山遗?!?,但就这五个字也被我们的好动的游客“涂鸦”了,能说些什么呢!

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但依然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一场悲壮的战争。视线跨过沱江,平原和山地如此泾渭分明。

只有原路返回。天气很热,衣服早就湿透了,虽然古柏蔽日,依旧无法挡住炎炎的热气。努力迈起沉重的双脚,还有很长的路才能赶到停车场。

 

               [2015年5月18日于成都家中]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我爱沉默

下一篇: 电影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