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母亲掉落蔚蓝色海洋里的一滴泪珠,经天地日月精华的熏陶,化作一只斑斓多彩的鱼儿浮出水面,然后凝固为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母亲腹下。只有当你真正跨越海峡,踏上那片美丽的土地时,你才能真正体味到16世纪葡萄牙人海上航行时望远镜前的惊呼“Ilha Formosa!”“福尔摩莎”,便是我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丽之岛的台湾。
台湾是一册风景画,信手翻开:绿水青山的日月潭,古木参天的阿里山,疑窦丛生的太鲁阁,狼奔豕突的野柳岬……不知不觉,你的心痒痒的,魂儿便被勾走了。
一
品过日月潭的名吃总统鱼(曲腰鱼),沿着码头摇摇晃晃的木浮桥,上船,发动机打鼾状呼噜噜一吼,人已滑进了清洁如玉的潭水之中。
船主是位年过半百的黑瘦妇女,粗布麻衣,居然一边操持船舵,一边操着浓重的口音,慢悠悠背书似的,向游客讲述那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原住民祖先中的一对小夫妻,大尖哥和水社姐,有天正在田里劳作,忽觉地动山摇一片黑暗,太阳不见了!他们趁着月色赶紧收工,不幸又一阵地动天摇,月亮也不见了!世间没了光明,人可怎么活?勇敢的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去寻找太阳和月亮。两人走啊走啊,走过千山万水,终于在一个大水潭里,发现有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把玩日月。夫妻俩为制服巨龙,用手在阿里山上刨了一天一夜,血染黄土,才找到金剪刀和金斧头,剪破龙肚劈开龙头,然后吞下龙眼变成巨人,把日月抛上了天空。从此,人们把太阳落下的潭叫日潭,月亮落下的潭叫月潭,而守护在潭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便是夫妻俩的化身……
潭水湛蓝,清若处子,环湖耸立的山影倒映进去,像一幅幅山水画,衬着斑驳陆离的黑白照片在镜子上跳跃。山腰的涵碧楼、慈恩塔、玄奘寺、文武庙、德化社、孔雀园、山地文化村,恰似一串缤纷的项链,挂在澄澈的潭水项间。另有一座天然小岛圆若明珠,翠眉黛眸,熠熠浮闪亮波,绘出了“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眼下是冬日,我闭上眼睛,遐想着到了八月中秋的夜晚,圆月当空倒映,湖面轻笼薄烟,潭边灯火辉煌,有大群的土族青年男女,扛了又长又粗的竹竿,彩球飞舞之中,跳起古老的民间舞蹈,一遍遍地演绎祖先征服恶龙的故事,把太阳和月亮抛举天空,让日月潭永沐光辉。
几百年来,台湾的日月潭,就凭着“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佳丽奇景,成就了宝岛诸胜之冠,扬名于五洲四海。然而除了泛舟游湖把玩风景,我还有个小小的心结,那就是拜谒完玄奘寺下岛,无论如何,要吃一个黑阿婆的香菇茶叶蛋,每个13元台币。否则,你不仅失去了一个品尝独特风味的机会,还会被船家笑话不懂得“吃啥补啥”的真谛。
二
当你坐进方盒子般的纯桧木小火车里,嘟嘟一叫,咣里咣当,沿着两尺来宽的窄轨道行进十几分钟,才算真正走进了“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从阿里山自下而上,可以饱享热、暖、温三带植物分布的眼福。高大挺拔的桉树、椰树、槟榔树,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蓊郁茂密的红桧、扁柏和姬松。它们像接受检阅的各类兵种,亭亭玉立、共同汇成一片绿色海洋,裹挟起山风化作惊涛骇浪,发出轰天的雷鸣。在整个阿里山区,珍贵无比的原始桧木约有30万株,然从上世纪初开始,日本政府派人展开调查,开启了这里天然森林资源的滥觞。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时,持续三十余年的坎坎伐檀兮,已使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被砍伐殆尽。为?;ふ庑┎豢啥嗟玫奶烊蛔试矗ㄍ?/span>省政府于1995年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面积1400公顷,由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负责经营和管理。2001年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特定区计划范围。
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干缝隙,阳光把阿里山壮观的日出、云海与晚霞,拉成织布机上长长的丝线,烁着明亮刺眼的光芒,一排排、一束束、一根根直泻而下。高大桧木裸露的根系琳琅满目,与木雕店里精巧雅致的展品相比,更显出原生态的朴拙和质美。它们大若茅屋,小似窝棚,盘根错节,奇形怪状,但无论花鸟虫鱼、山水风物什么造型,均如抽象派、野兽派的行为文化,神似而形飞。还有20余株惨遭雷劈的神木,牛头马面象鼻子,腐朽而神奇。
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阿里山秀颀的长发。接天立地的神木群族,是阿里山靓丽的发卡。脚踏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毛茸茸的,像在香港明星大道上踩着红地毯的感觉。穿越曲径通幽的林海,清澈透亮的孔雀溪,两只水汪汪眼睛般的姊妹潭,到达主峰的小火车站东侧,就可一睹被称为“亚洲树王”的阿里山神木的风采了——主干高凌云霄,根部需十几人合抱,大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寿限三千,故曰“周公桧”。在它身边不远,一棵“三代木”最富奇趣:已逾千载的祖树横尸躺卧,躯体上生出的子辈也根老壳空,但其残存的树干上,却又执拗地生出枝繁叶茂的儿孙。三代同株,树中生树,枯而复荣,实乃世间罕见之神树。
漫山遍野的?;ㄊ前⒗锷降牧硪黄婀邸?上衷谑嵌欤茨暄舸?,我会和这里殷红、洁白的?;ㄏ嘣迹褚欢讯逊桉驳暮⒆?,啸聚在森林海市蜃楼般的怀抱里撒野。
三
淅淅沥沥的小雨,紧一阵松一阵,淋得人的思绪也湿乎乎的,在大山的皱褶里七拧八拐,很不舒服。
终于看到一抹亮色,那就是台湾花莲市北行25公里处的太鲁阁峡口?!岸骱峁峁贰绷龃笞郑乙蛔熘鹆叩母叽笈坡ブ?。穿过牌楼,游客们下车,带上安全帽,踏上公路引颈一望,潮湿的脑袋才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起来。于是带相机的掏相机,没带相机的掏手机,每个人的思绪都似一只刚被黎明唤醒的小鸟,噗噜噜奓开翅膀,唧唧鸣叫着,一会儿钻入凌空飞瀑,一会儿跌进断崖深谷,末了又捡一块鬼斧神工的石头上落定,蹦蹦跳跳着东瞧西看,似乎要扎个猛子下去,在清澈的溪流里洗个痛快澡澡。
“太鲁长春”是入峡第一景:走过红色的长春铁桥,即见一道飞瀑两边分开,白练高挂。青山绿水环抱,浪花雾溪之间,一座古典的祠堂虎踞正中,山水庭园图画般的长春祠,便活生生地悬在了眼前。原祠是为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的殉难者而建,曾因地震遭山石毁损,新祠采用山洞型建筑落成,后有380级台阶蜿蜒向上,俗称天梯,顺剃到达尽头的观音洞,才能观瞻洞内的观音石佛及横贯公路的施工全图。转过长春祠前的岩角,高插云天的大断崖笔直落下,刀切一般吓人,人称“屏风岩”。但它与中横奇景之一“虎口线天”的大断崖相比,显然还是甘拜下风的小儿科——对方高低落差1660米,一半为耸入云端的绝岩峭壁,一半为沉入水中的崖面石墙,气势顶天立地,浩瀚无垠。人立峡谷抬头仰望,两岸山势太过高耸,蓝天只余细细的一道岩缝,透出些许光芒。面对此等霸悍无敌的天然奇景,我曾情不自禁地喊道:太鲁阁——你就这样任性了吗?
随着地势越来越高,崖峡愈险愈奇,最后进入一条不可思议的隧道。隧道一路开有许多天窗,比河南万仙山风景区郭亮村的壁挂公路、绝壁长廊更令人惊叹。顺隧道一侧,你会看到两岸500米长的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蚀成一片片孔穴,大似窑洞,中如缸瓮,小若盆罐,远远望去,呈高低错落的蜂窝状星罗棋布。久而久之,山谷间的燕子会聚集深涧,以这些洞穴为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所以这里被称为太鲁阁最有名的景点“燕子口”。然而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公路上车声隆隆、人声鼎沸早已成家常便饭,吵得燕子们不得不离家出走另觅新居去了。
最迷人的景观之处,却带着最沉重、最悲壮、最凄怆的政治色彩。因为开这些隧道,修这条公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打通台湾东西部通道,也为了安置退役军人,由蒋经国指挥着一万多老兵,仅靠着钢钎、铁镐,一凿一凿、肩扛手抬,硬是将连美国那样器械先进的国家都认为要十五年才能打通的工程,在三年九个多月就完工的。在这条东西横贯的公路下面,长眠着212位台湾老兵的魂魄……
步出隧道,细雨早停。阳光像似曾相识的燕子,呢呢喃喃着迎接我们归来??掌芯」苡辛私鹱影愕牧辽?。但却打不开我心中的日月星辰。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黑咕隆咚的隧道,萦绕在深不可测的峡谷,宛若飞来踅去的燕子,已难找到旧日美丽的家园!
四
车至台湾基隆市西北方15公里处的基金公路下来,海面上一个突出的岬角便一览无余在眼前。这是600万年前大屯山系遭受造山运动的挤压,把深埋海底的沉积岩抬升起来,形成了这个长约1600米、宽仅250米,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的野柳岬景观。远远望去,海岬如一只蹒跚离岸的海龟,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此为野柳龟。
细雨霏霏,并未阻遏游客蜂拥而至的热情。我们跟着导游,迤逦进入野柳地质公园的第一景区。海蚀崖边,仿佛一夜醒来,空山新雨后的沙滩上,齐刷刷地冒出一片蘑菇和尿苔。准确地说,更像一地大小不等、胖瘦不均的女人乳房,被爱搞笑的造物主栽种到了海边。尤为神奇的是,这些由季风、海浪、风沙、生物千百万年精心雕琢而成的地形景观——蕈状岩,由于上下两个岩层软硬度不同,含有石灰岩质的砂岩比底下的砂岩层坚硬,故上层形成了蘑菇头,而下层则形成细细的颈部。所以此情此景,并不像贵州贞丰县境的双乳峰那样“一枝独秀”,其余峰堆全是清一色的馒头形状,而是每个乳石上面几乎都有乳头,有的似二八佳丽秀颀挺拔,有的若妙龄少妇圆润丰满,更多的则为人老珠黄者非瘪即陷,丑到极处反成了美。我想,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笔下的上官金童(《丰乳肥臀》里的人物)到此一游,那天女散花般的丰富联想,必定会灿烂芬芳、更上层楼。
如果说蕈状石是当地最具代表性景观的话,那么位于第二景区的女王头,则是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纵然那天冷风嗖嗖,凉雨拂面,急与“女王”合影的游客队伍依然排成长龙。我挤不进去,只好远远站在桥上,仔细端详着女王脸部那优美的线条,修长的脖颈,欣赏、体味她昂首静坐的神态和尊贵。除与第一景区共有的蕈状岩外,还有满地黑褐色的蜂窝石、烛台石、龙头石,灰白色的豆腐岩、姜状岩等。石上空隙九曲回环,拟人状物,奇形怪状,时有山峰峻峭、悬崖惊险之态,但都多窍而质轻,水浮而灵动。若与西域高原上雅丹地貌的魔鬼城相比较,则有另外一种凄厉、苍凉之绝美。
第三景区是海岬的角处,基本上属于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壶穴的天下。此类地貌的形成,是海浪对岩岸野蛮侵略的记载,也是岩岸与海浪奋勇拼搏的史证。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然而在亿万年来棋逢对手、好勇斗狠的撞击和冲刷中,循环往复的机械性运动,使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产生了巨大压力,压力又蛮横地推波助澜,裹挟起碎石屑对岩岸进行不懈地研磨,最终为人类端出了一盘琳琅满目、水罗八珍的地貌大餐和奇观。这里险峭的断崖是野柳岬的迎风面,而其背风面却郁郁葱葱,种植着美人蕉、龙舌兰、海芙蓉等植物。每当退潮之后,岸边会留下五颜六色的贝壳或海胆,供人捡拾和玩赏。
因天不作美,没有抚摸“仙女”的鞋子,更未亲近“女王”的香腮,然而风雨交加里的来去匆匆,却也别有一番情趣。这就像人生不能事事圆满,留点遗憾更加真实,不是吗?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
下一篇: 野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