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四百年人和事多少风云烟雨中
来源:作者:于学忠时间:2014-09-28热度:0次
两千四百年人和事 多少风云烟雨中
文化盖州七卷轴之古城蝉变篇
古城流转千百年,这些历史的遗迹,历经了风雨的磨砺和剥蚀,风霜的雕琢和磨练,默默的迎来送往那些历朝历代的大儒先贤、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似乎也在不厌其烦的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次辉煌......那些岁月留下的斑斓痕迹,更像一面镜子,反射着时光的变迁与曾经的丰美,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唤起后人深沉的鸿泥之感,吸引着人们追寻古迹,去体悟远去的征程,追踪它曾有的辉煌。老城,这些或早或晚的古建筑在岁月的印记里演变成了一个个倘大的历史符号,凝结在历史的长河里,流动在了世世代代再次生息的子民血脉里。
历史长河日夜奔流,水浪的拍打淘洗着两千多年古城,却淘不尽古城的文明,以古长城山海关为界,以整个中原地带为关内,黄河流域,哺育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据记载发生在黄河流域的炎帝之战,繁衍出炎黄子孙,古文明悠远绵长。盖州地处东南沿海边的环形城市,面向浩瀚的海外,兴工通商,被称为蓝色文明。而盖州坐落在大清国脉发祥地的长白山围拢的黑土地上,古城古籍分布较多,盖州市古称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据史料记载,辽宁营口的盖州古城有两千四百年历史,被清华大学专家称为塞外“墨宝”、:“墨金”,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古城。据县志记载,这里著名的历史遗迹有明清一条街,钟鼓楼,上帝庙。普济寺,崇教寺,财神庙。三江会馆,沈延毅纪念馆,展示岁月斑驳风尘。
居于盖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钟鼓楼距南城门约350米,距东西城墙各约340米。 钟鼓楼建在高台上,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为观音阁,阁后为大慈宝殿,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这组古建筑皆座北向南,偏西23度。这组古建用材及木架特点,均有明代风格,相传为明洪武年间,指挥吴玉展筑南城时所建是可信的。
钟鼓楼,民国年间曾改做"民众图书馆",现基本保持原貌,很有保存价值。钟鼓楼原为县级单位,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将其提升为市级文物?;さノ?。1988年又提升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后,盖州财神庙进行了第三次维修,为使庙宇雄伟壮观,庙基普遍升高,正殿整体升高1.3米,正殿前增设台阶,增设钟鼓楼、山门影壁等。正殿东原有三间五圣祠修葺一新,为保证格局对称,正殿西侧又建护法殿三楹,正殿前重立碑碣。
正殿内供奉香樟木神像11尊,文财神比干正襟危坐,左右为赵公明、关公,两旁分立招财、招宝、纳珍、利市等仙官及关平与周仓。东配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药王、慈航道人、文曲星和碧霞元君;西配殿供奉吕祖和福、禄、寿、喜四星,均为道教神祇。在五圣祠内供奉有五圣的五尊神像;在西侧的护法堂供奉黑妈妈等护法。
上帝庙,又名玄贞观、元真观、玄帝庙,位于盖州市内红旗大街崇教寺里路北,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据《盛京通志》载:“元真观,在城西门内,今名上帝庙,正殿五楹,配庑五楹,山门三楹”,建国前寺院破败不堪,只余大殿和山门,并已岌岌可危。1963年辽宁省政府确定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确定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维修抢救工作,现有正殿五间,山门三间,占地面积1089.7平方米。
崇教寺位于鼓楼办事处永和社区红旗大街路南文化馆院内,俗称“文庙”。“文庙”即“孔庙”,为祭祀我国古代文圣孔子而设。据考证,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崇教寺建在盖州城西门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新修建时方迁到城内现址。
清乾隆五十年( 1785年)《重修文庙记》碑文载:“盖平古隶辽阳郡,号盖州卫。迨国朝康熙初改属奉天府治,更名盖平县。县有文庙,有儒学明伦堂,旧制未尝不备也?!?br>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文庙碑》碑文载:“盖平文庙,居城内东南隅,丽卦位震巽之交,盖取象文教振兴而含有顺德焉。清康熙间创建,历有修筑,载之旧籍?!?br>民国九年(1920年)《盖平县乡土志》载:“文庙,在城内东南隅,清康熙间知县郭运昭建。东有文昌宫,道光六年知县潘彭年建,历有修葺,洎光绪甲午中日一役,庙庭蹂躏,士绅秦爱堂等募资修复,至庚子乱,庙宇摧残,视前加倍,经举人王郁云提倡重修,秦爱堂募捐东钱五千缗,张镇清助捐东钱壹万缗,始复旧日规模云?!?br>
普济寺,原名道林寺,位于盖州城西南隅,原占地10余亩,该寺始建于元朝,分上下两院。东上院原址在鼓楼东侧,年久失修,早废。现在的普济寺则是道林寺西下院,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民国20年(1931年)修禅、修静、修果、修明等僧众化缘,花7万块大洋买下道林寺西下院,残破的各3间前后殿及东西廊房,经修缮,取佛门“慈善为怀,普济众生”之意,改名为“普济寺”。其后几经修葺,才具规模。
解放初,普济寺有5名比丘尼居住和修持。“文化大革命”中僧尼还俗,塑像、法物被毁,殿堂改作它用。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寺院开始全面修缮,到1993年8月工程告竣,并恢复宗教活动。修缮后的普济禅寺,分别建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等,均按原貌复饰一新。
古城似乎未老,岁月似乎未老。打开古城尘封的历史,这一尊尊古迹,穿过时光隧道,依然寂寞的却执着的护佑着老城的居民,老城的人们就在这护佑下度过一生的岁月。他们或推着车、或提着菜走过这条老街,来来回回,他们的青春在时间的洪流里褪了色,成为未来某一点上回首看得见的往事。一直到垂垂老去的那一天,他们都没有离开老城。这里有他们全部的记忆。老城的人们进进出出,居住在青砖汉瓦铸成的狭小房子中,疲与谋生,苦与生计,安贫乐道。一场“文革”浩劫,曾让这些古迹伤痕累累,一场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开发,也让这些古建筑有所残损,历经岁月的褶皱,在夹缝中生存的老城似乎真的老了,可城,还是那座城,人,还是那群人,人在老城中,老城在人群中,这时的老城就像一块璞玉,它被人们丢弃在泥泞中,杂草中,形成了一尊老城和一群贫穷的人,共存共生。也许老城真的老了,已经两千四百岁的它,生活在它怀抱的子民曾经有过繁华,古辰州的中心曾经位于此,明代很多商人在此做生意,南方人来此做生意,成就了闻名一时的三江会馆,南来北往的商户云集如此,成就了一段商旅传奇,就连聊斋志异中也成描述,老城的姑娘阿秀把海城的小伙刘子固招来,成就了美满姻缘。1832年,十月初二(11月23日)英国“精致号驶入陌生的辽东湾海域,在严寒浅滩中徘徊了6天。这条孤船上,所有水手都被冻得动弹不能,蜷缩一团。烈酒与食物也无法与刺骨的寒风相抗,整艘船内外都结满厚厚的冰层。一名印度水手竟耐不住这冷酷严寒,冻毙舱内。为活命求生,郭士立挣扎着带人成立了一个小组,出发去15华里外的盖州寻求帮助,13名水手留在完全覆盖着冰的船上。他们到达岸边后,先是进入渔民的水上小木屋,用火解冻衣服。然后雇了当地渔民的驳船,希望借刮起的南风,能拯救搁浅的“精致号”。 随后,郭士立走进了盖州城内。察看了县城,了解了民情。身为那时中国人还不熟悉的“西夷”一员,他甚至得蒙当地官员的接待?!案檬樽髡呤潞蟛煞昧艘晃宦薜母呒豆僭?,即使是他这样一个不信教的人,也把我们的逃脱看成是幸运”。他不无庆幸地将这些记录下来。此刻的他未曾想到,由此他成了历史上西方宗教界第一个记录盖州的人。他的话“言简”,而“意赅”:盖州城,方圆约10英里,周围是高墙,人口密集。它是一个贸易集散地,但是建筑很低矮破烂。摘自《与世界相遇》作者周立。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广场旁,陈列着一口两米多高的大钟。据介绍,这座大钟铸造于金代,为国家一级文物。大钟高2.1米,直径1.24米,为纯铜制造,重达3吨,是清代盛京城内钟楼上的定时大钟。世人皆知金代大钟为沈阳的历史文物,殊不知这件沈阳的宝贝,在明代,竟为盖州所有,若不是努尔哈赤,这口大钟恐怕现在还会悬挂在盖州钟鼓楼之上。据悉,金代大钟铸于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经历了金、元、明三代四百多年,经过数次辗转,在明末出现在盖州。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出巡至盖州时,地方官员将大钟献于努尔哈赤。一向以金朝后继者自居的努尔哈赤,见到远祖珍贵的遗物时,感到这是一个吉兆,心里又惊又喜,将大钟称为“吾祖遗物”,遂重赏了献钟官员,后将大钟搬运至辽阳。据《满文老档秘录》上编:“天命六年五月,努尔哈赤,驾经盖州时,有人献大金天惠三年所铸铜钟一口,谕曰:今遣员役将古钟一口送京,此钟得自盖州,系大金天惠三年所造。天惠者,太祖阿骨打之弟乌珠汗在位之年号也。该员役等护送吾远祖遗物有功,宜酌加升赏,以示鼓励?!?625年,努尔哈赤定都盛京后,又将大钟运抵盛京。1637年,皇太极修建钟楼,将大钟悬于钟楼之上,并为大钟赐名“盛京定更钟”。民国十九年(1930年)钟楼被地方政府拆除,大钟被移存至沈阳故宫。直至今日,大钟依然完好无损地坐落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供世人鉴赏。现盖州钟鼓楼上的大铁钟虽然没有金代大钟的不凡身世,却也不是一般俗品。据钟上的铭文介绍,此钟铸于清乾隆五年,原为盖州城东二十里方家屯永安寺所有。文革时期,永安寺被毁,大铁钟被运至盖州城,悬挂于钟鼓楼之上。盖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两千多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钟鼓楼在盖州古城中心顽强地矗立了六百多年,晨钟与暮鼓遥相呼应,共同记录了盖州沧海桑田的历史,更为盖州今朝的崛起及未来的腾飞敲响了鼓舞精神的铿锵乐章。
老城充斥着历史和传奇,那时的老城是人们的一种信仰,是人和佛、人和神共存的状态。上帝庙,财神庙,普济寺的各种神与人相互共存,香火旺盛,那时候的老城是繁华与喧嚣的。历经一段岁月,老城延续到清朝,在整个大清朝时期,老城的经济人文仍然盛而不衰,人们依然把目光瞄向老城,老城显示它的骄傲和自豪,乃至到民国时期,这座老城,它的西侧,南侧,北侧,东侧方向,树木丛生,安逸繁荣,一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老城不可避免的和许多城市一样,也历经了这场大浩劫,盖州城被日本人统治,又在国民党统治过的老城,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这种低迷衰退的状态,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新的曙光,那是五十年的老城,五十年代的天空,是蓝色的天空,五十年代的色彩是玫瑰色的色彩,人们昂扬向上,老城的店铺,经济组织实行了公私合营,为新中国的公有制集体制作出贡献。刚刚得到喘息机会的老城,又经历了一场劫难, 到了1966年,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大浩劫——文化大革命。老城和城外所有人一样,机械的生存,一种模式,一个服装,一个口号,一个节奏,一个思想,单调麻木的生存着,在那个政治混乱的年代,老城区的个体经济已经荡然无存,当时经济主张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准投机倒把。老城的经济再一次衰退,低迷的老城历经十年浩劫——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80年代。1982年农村土地责任制的改革,1987年城市的改革也先进来临,民营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破土而出,老城的各种商铺又恢复了它的繁华,各种老字号又继续经营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特色产品。疲惫的老城,穷苦的老城人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在货畅其流的今天,老城沿着明清一条街经营各种杂货,包子馒头水饼等,散酒,肉类,蔬菜,老城的人很规矩,他们视老城为依靠为依托,一辈辈终老城中,老城人祖祖辈辈三世,四世居住在一所大院内,一辈辈传承下来,对老城人来说,老城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现在,更多的老城人依然生存在祖辈留下的老屋当中。
就在老城人找回最早清贫安逸的时候,老城的周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随着盖州城市人口增多,土地面积需求加大,周围的树木变成了房屋和高楼,特别是老城外的西南,楼房比邻皆是,以老城为中心的悄然进行了变迁,盖州城南进西移,现代化高铁站,北海新区的崛起,老城西侧的各个现代化小区,铺天盖地,盖州城的内涵和外颜有了新的变化,城市的中心围绕着大型的商场和市府路所在地开发建设,城外的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居高楼,购好车,穿着时尚的服装,进出高档的饭店,节假日举家出省出境去旅游,老城外的道路宽敞明亮,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幡然一新,向着现代化大都市靠拢,居住在老城的人到城外步行或是骑着自行车,条件好的坐公交车,出租车,上商场购物,心态在逐渐的发生不平。几任市委也曾试图改变老城的面貌,拆古屋,砍古树,对古城进行局部的改变,但终因古城的商业价值低无人开发,古城成了地地道道的典型棚户区,老城无奈的叹息中迎来了国家改革棚户区的政策,老城区的人在最繁华的明清一条街,做着小生意,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弥漫着鱼虾的腥臭味,偶尔能见到铺子房檐下,老字号的店名,老城居民,靠烧煤取暖,老城的街道垃圾四处堆放,屋子古色古香,却冬冷夏热,一条香水河环绕城南,至今四十七年,没有清理,河上长着绿苔,河两岸的人,开门开窗,各种铺子,常年忍受着香水河的腥臭,无法躲开,当洪水来临,河水漫浸居民屋中。老城区人在骂,骂天骂地,骂爹骂娘,老城区人活的自卑,蜗居棚户之中,面对古城古墙,守着古旧的历史,常常向耸起的高楼大厦,投去羡慕的目光,和无奈的叹息……
老城的路怎么走?老城人的生活希望在何方?我们不能丢弃厚重的历史,那是我们城市的根基和灵魂。2014年的春天姗姗来临,古城焕发了勃勃生机,党中央吹响了密切联系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号角,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盖州市委在谋划老城,盖州市委在心系老城,市委书记班耀康,周六周日不休息,轻车简从,先后23次进老城调研,走街串户,访民问计,访贫问苦,在全市的学教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号召各部委办局带领一把手,带领自己的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去老城到社区,访住户,他曾动情的问大家,有多少人家居老城?又有多少亲属居住在老城?曾经有一次,他调研走在老城的街上,老城的人们离他十米远在骂政府,却不好意识走近骂,当时的触动、叹息、感怀都化成了一句发自肺腑的“群众的利益大于天”,古人讲,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立刻召集市委班子,进行研讨,确立了古城,提升?;ご蠊婊?,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部委办局各有分工,公安局、消防队负责古城区机动车辆的管制;古城区消防监督、火灾预防及扑救工作,并定期检查、监管、指导;负责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与?;锲芳叭坏墓芾恚徽偌喙夭棵哦ㄆ诳苟怨懦乔陌踩觳橛敫骼嘁寂挪?。公共事业局负责城市街道建设与路灯维修护管理;负责古城及周边区域给排水(包括消防用水、污水管网等)、燃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全面梳理、归档、改造、维护、承担供水、用水及设施的排危抢险、负责古城护城河、红花裕河段、生产桥段、东关桥段、东关东段、香水河河段河道治理、护岸、桥梁等设施融资、建设工作。交通局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与监管,制定相关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预案,营运市场、车辆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及行政审批;负责古城范围公共交通组织。协调,对非法营运的处罚、事件的处置等。安监局定期开展对古城区的安全检查与各类隐患排除水利局负责古城上游河道综合整治、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维修、治理、管理及保护;组织指导市内河流、河口的治理和开发;环保局负责对古城及周边区域、包括河道上游各类影响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超标排放进行全面梳理和防治工作,以水污染为重点,严格管理;对破坏古城生态环境事件进行行政查处;综合执法局负责古城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车辆停放、摆摊设点日常巡查、监管与违规查处;古城核心区内重点管控街道、河道乱丢乱倒垃圾废弃物行为,加大改造后河道、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的监控;临街店铺装饰装修的日常监管与违规查处;古城牌匾的审批,规范及拆除不协调牌匾及户外广告工商局结合古城主要街巷确定发展的业态经济,逐步取缔与古城不相协调的经营活动;服务业局传统老字号、地方名特产品的研发、促销指导;传统小吃的开发展示、推广和传统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特色文化街区的发展策划。林业局负责加大对古城周边护城河两岸绿化及资金落实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景区及涉旅行业(包括民居、院落、客栈等)的监督、指导、评级与行政审批;旅游标识、标志的设置于监管;古城景区的旅游策划、宣传、促销。供电公司:对古城区供、用电网络及变、配电设施进行系统梳理,按规划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安装、维护、管理等,重要街巷(明清一条街、财神庙主题广?。┮竦厣柚?;移动、联通、电信公司负责对古城区弱电网络及相关设施进行系统梳理,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安装、维护。管理等,重要街巷要地设置?;肺谰指涸鹪诠懦欠段诤侠砩柚美?、垃圾收集点,古城及周边区域公共市容环境卫生管护及垃圾清运工作,重点管护古城核心区域街巷、护城河河道周边、上游河道市区段范围;负责河道垃圾清运工作。民政局负责古城?;つ季韫ぷ鳎桓涸鸸懦墙窒锏孛?、更名的规范管理工作。
为了老城发展,市委聘请清华大学的教授为古城做总体规划,争取国家专项,打造文化旅游古城,今年四月初由古城办率先向香水河下手,副主任谭正国。自今年四月一日起,市古城办开始对护城河全线进行河道清淤治理。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护城河清淤工程已基本完工。动用大型机械600台次,运输车辆9000车次,共清理护城河流域7公里,清理出垃圾、淤泥15万吨。漏出了明朝的墙根,在清理过程当中,围观的群众成百上千,喊共产党万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共产党执政的力量之源是最基层广大群众,与此同时,古城提升?;すぷ髌胪凡⒔?,上帝庙共投资85万,对环境进行整治,绿化,亮化、美化。对钟鼓楼167.8万,钟鼓楼整体维修工程施工队伍是具有国家文物?;すこ淌┕ひ患蹲手实纳蜓艄使沤ㄖ邢薰?,该公司共出动50余名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屋顶重新窜瓦、更换腐朽望板、维修并粉刷门窗、替补建筑木构架、油饰彩绘、替补更换风化严重的墙体墙砖、注浆加固墙体裂缝、铺设台面、更换水泥构件套兽、修筑排水沟等,从而恢复钟鼓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进行古城墙修缮?;?,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墙周长3260米,石条垒砌的城基宽8.5米,顶宽7.75米,青砖砌面,中间夯土。作为历史上的辽东重镇,盖州古城墙在抵御入侵,保障安全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近代战争及文化大革命却让盖州古城墙几乎彻底毁尽,如今仅剩下东面300米左右的一小段了。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将盖州古城墙列为市级文物?;さノ?。按照古城提升保护的规划,三到五年将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宜游宜居观赏性宝地。
古城是盖州历史的凝缩,是盖州精神的发祥,古城的文化底蕴与不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孕育出了一代代盖州名人名事,追溯历史,蒋荫棠的一曲苏武牧羊唱出了盖州人的忠烈思想,沈延毅的魏碑展示出盖州的敦厚豪放,冯大中的虎虎生威显示出盖州人那种冲突与进取。就连聊斋志异的的阿秀与海城小伙刘子固的美丽的爱情故事,展示盖州女人那种包容与自由。突破封建禁锢。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把盖州的文化底蕴与气质执教与清华园的高坛上。盖州在在全国位居军政界的高位,思乡恋家,走出盖州人的骄傲,挺出事业的脊梁。古城是盖州文化的发祥地源源不断地孕育出盖州的文化精髓与气质,一曲辽剧在世博会展示风采,风筝泥人,高跷秧歌与慢辽宁,排球之乡,苹果之乡,书法之乡,古城正以它独特的内涵向南、向海发酵出蓝色文明,北海新区,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盖州工业园区,古城的子民,秉承东风,抓住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和节点,不断地由古城文化演绎出盖州经济独特的格局,盖州旅游以古城为轴心,与周边山水相连,二十八个生态山庄,凝含着山水灵气。蔚蓝色的大海,现代工业文明和美丽的海洋风景,浑然天成。这些都离不开古城厚重的支撑和烘托。
我想古城应该是很多盖州人最初的记忆,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记忆中的街道吧。包括我的父母、祖父母。他们在像这样的石板路上走过他们年少以及年轻的时光,而当脚下的路变得平坦,他们却已经被生活磨砺得忘记了怀念。我总觉得对于盖州人来说,老城是不同于都市,不同于繁华的存在。我时常觉得“市井”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而对古城,我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这是一种市井的气息,也是一种不加斧凿的美,本真到让人动容。而在岁月长河里,老城人以守护的姿态,用特有的情怀?;ぷ盼幕?、历史和梦想,?;ぷ耪馍畈胤被际械墓懦乔健D切├辖ㄖ倌攴缢槐涞哪Q?,犹如红尘岁月里驻足回眸、恋恋不舍的老时光,就那样痴痴的在这块土地上畔静静等候,等候如今这青石板街头、老城墙上涌动的游人漫步老城的石板街道上,仿佛时间在光影里倒转,感受历史,感动历史.......
如今,春风澹荡时代气息,古城真的变了,它从辉煌走向衰败,又从衰败走向辉煌,它踏着沉重的历史脚步跨高山、历险滩,历尽风吹雨打,总算迎来了灿烂的时光??墒枪懦撬坪跤置挥斜?,没变的还有古城厚重的历史积淀,古城人勤劳睿智的承续,古城生生不息的灵魂……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就这样,幽幽古城墙就像一位历史的巨人,沿着中国历史的跫迹一步步走来。我们应为此感叹,数千年来,历史上筑起了那么多的古城,都被历史的烟云平荡得荡然无存,而我们的古城遗址墙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战乱却又有幸走过了两千四百年的岁月,至今它基本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古城?;さ囊淮笃婕?。
沧桑风雨几千年,城壁斑驳映古砖。历史有情书厚重,青石道上探云烟。 古城是一首词。每一块瓦,都是平仄,它在历史的呼吸里醒着…….两千四百年人和事,多少风云烟雨中,明朝看古城,那山,那水,那人,那寺,清砖汉瓦续写历史,古城新生第一门。
作者:宋良(辽宁省盖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盖州市讯社总编辑)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