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老生》读后

来源:作者:乡乐土时间:2014-10-20热度:0

    古今中外对我写作影响最大的作家有两位,一位是鲁迅,一位是贾平凹。
  从中学课本上的《丑石》起,因为喜欢他的文章,他每有作品出来我便买来读,不由自主也就受到了影响。这次是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的,愣了一天再去买第5期《当代》杂志,就已经迟了,和平门附近的大小书摊均已售完,专程跑去西安图书大厦也是没有,而单行本出来据说要到9月底,就只好通过淘宝网买了。既买就买两本罢,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办公室,只是多花了8元邮费,仅是午饭常去的长胜街煤航职工食堂一盒两荤一素的米饭钱,并不心痛。
  贾平凹老师依然着他的写作风格,语言朴素、精准、形象而有独特之点,视角依然着平民百姓的视角,讲述依然着絮叨不烦的讲述,话多得就像一位热心的农村大嫂给你说她身边的高兴事和泼烦事,真诚而又可爱,还透着一股子对生活的热情。这就是我喜欢的风格。我更佩服的是他的描写功底,如画家的素描一般,一笔一画都在像上?!独仙芬砸晃灰跹舫Φ目谄?,选了四个片断,叙述了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后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秦岭一隅的世态变化与人生苦乐,但却有评论说贾老师是在尝试着写史,这个观点我不敢认同。里面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吗?插进了《山海经》并受其衬托,使所写“人事”更显得具有世态厚重和历史沧桑感不假,但怎么就是史了呢?
  贾老师在描写上的绝,主要表现在对事物情态的刻画上,角度特别而又出其不意,初读并不一定会发觉什么,读完后一品味才恍然大悟。比如在开头里写那一对不识数的父子,来人问老汉多大了,老汉说你看我儿多大,来人说五十吧,老汉便说我儿要是五十那我就七十了,来人再问儿子,儿子正好反过来说,如此描写将父子俩不知各自年龄只知相差二十岁的落后与愚昧刻画得惟妙惟肖。比如有人笑话当归村男人个头低,说男女吵架,女的跳到炕上,男的跳不上去,便骂狗日的你要把我抱上炕了看我怎么打死你,调皮而诙谐。类似这样的描写在贾老师的其他书里常能见到,横生着趣味而又富有生活,皆是形象生动之笔。
  但也有我感觉到不美气的地方。以前没有这种感觉,待读了几十年读到了现在的《老生》和前不久的《古炉》才有了。主要有三:一是有较重的迷信色彩。所刻画的对象愚昧和迷信当然是客观存在着的,但读了让人只感到迷信是现实存在不行,得朝着破除迷信的方向用笔,让人既能走入,又能走出和觉悟。二是有较重的神秘色彩。对有些事物的描写显得怪异了些,与那些迷信的东西一样,因为奇怪,是有趣和可读,却也显得荒唐。比如写一个老婆婆哄孙子哄得多了,家里的猫都会叫起了婆。比如有人坐在枯木上吸烟,烟锅吸烫了在枯木上弹烟灰,才发现枯木是蟒蛇。比如洪家儿媳骂麻雀粪拉到了碗里,三只麻雀已站到树上了,又掉下来让猫逮了个正着。不像拟人也不像夸张,莫非贾老师在创造着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吗。三是对污物的描写让人看了恶心不舒服。比如写拉下的屎尿冻成了冰柱,敲下来扛到肩膀上弄走。作者生于底层的农村,上述神神怪怪、恶恶心心的事情可能有所见闻,作者本身是不是迷信我不知道,但未必就得写出来罢,比如性、暴力、犯罪等,点到为止就行了,因为文学不仅是对生活真实的画像,更是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凝聚能量的一门艺术。社会需要的是文明的、先进的艺术。上述感觉也许不准,我的阅读水平毕竟有限么。但因为爱,爱书,爱贾平凹,我觉得还是一分为出个二来着好,省得让人说我偏向自己的偶像。
  但我还不得不感叹,贾老师的确是文坛劳模,这已经是他的第十五部长篇了,试问有几人能匹敌?遗憾的是他还没有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他的叙述方式与西方认知较难对接之故,就像他的作品很少改编成影视剧一样,大约也与其作品构思特别、内涵丰富、地域鲜明较难翻译和改编有关罢?!陡咝恕肥前嵘狭擞?,可那还是贾老师的《高兴》吗?但我敢断言,他获诺奖是迟早的事,我也冒昧推测,多会是《高老庄》那样简明、清晰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取得评委认同。
  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贾老师的健康和创作,也总想着结交他,我们楼下就有他的同村朋友,但自觉还没有像样的作品拿在手里让见了面后不显得无趣,就缩了回来。但我想,我终究会握住他手的,不吃他烟,也不上香,因为我不吃烟更不迷信,但必须过电,让他传给我创作文学的灵感和力量。
    实现中国梦,文学也是有力量可使的。 

                              2014年10月17日于实验研究所办公楼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