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小通巷:最淡雅的街道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5-04-27热度:0

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多年,竟还不知道小通巷,近来才从我的一个外地朋友的博客中知道。其实,小通巷就在我居住的枣子巷附近,中同仁路右侧的一条两百米小巷。那个外地朋友对成都比较了解,总结成都的几条文艺情怀小巷:芳邻路:最婉约;小通巷:最淡雅;崇德里:最有历史感;支矶石街:最生活;泡桐树街:最情调;白玉巷:最袖珍。小通巷无疑是最让我关注的,“淡雅”的“淡”为“平淡”之意,“雅”为“雅致”之意,合起来就是“平淡雅致”,用来概括小通巷再为合适不过了,因为我现在就站在小通巷里,用心里感受着这一切。

小通巷原为清代少城的仁风胡同,辛亥革命后才改为现在的小通巷。旁边的“实业街”当时称甘棠胡同,都位于满城的西城墙边。小通巷成为文化小巷,主要是由于他附近的宽窄巷子在华丽转身后,自己才开始代替宽窄巷子成为文艺腔调休闲之地,成为年轻人追寻安静的地方。这是原是一条清静到连商店也没有的小街,“根本寂寂无名”,现在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先锋文化和艺术家生活的代名词。

小通巷的酒吧和各种情调的小店比泡桐树街更为丰富,而且更显得平民化。我是在一个上午走在其中的,弥漫着更多的是清闲的气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圈子”,就看这个圈子能圆多长,作为文艺的圈子,我们是孤独的。时尚的成成刺青,在这里也显得格外耀眼。居酒屋、普洱坊、麦子、朵朵家、四号工厂和牛奶书铺、喜鹊、三色堇、飞鸟鱼、汝果、1031餐吧、仁波茶馆、渡口、阑夜、来吧、虫二、荷泥等等具有文艺青年愤青特色的场所。再往前走就是栅子街,倒也有六色、帽子、66小酒馆、我们、发条橙、默淇小屋、比如、螳螂等等。同样,小通巷在东端和栅子街连接在一起,也是一种默契。栅子街名字由来可能是这里原来建有栅子,为了?;じ饣蛩吹纳枋?,防止人们擅自进入,?;ば『⒌陌踩?。当然,我们现在只有从字面上揣测这条街道街名的由来。好在现在小通巷和栅子街连在一起,共同承担了传递文化的责任,但我还是更欣赏小通巷。这些小店的特色,就是老板是旅游或文学的发烧友。

当然,来小通巷最让我们记忆犹深的是“朵朵家”和四号工厂(下面是牛奶书铺)。朵朵家一进门就感觉很温馨,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朵朵家”,是最早在这里开张的咖啡屋。听说老板彭小姐热衷旅游,喜欢享受自由的生活。她曾在泸沽湖开过客栈,后来就闲在家里当起全职主妇?!坝写蟀训氖奔?,就想做点事。”本来想在小通巷卖家居用品,一番考查后,决定开咖啡馆,“不用进货,不会太累”。“没想到要赚钱,喝水和用餐价格亲和”,“还想做一个家的延伸,所以把旧有的从各处淘的珍藏,都拿过来了”。铁皮暖壶、老式收音机、古旧的梳妆台,都是她的私藏。恰是这些旧物营造的历史感,深得年轻人喜爱。门口那个旧电视,向我们告诉什么,怀旧的岁月延伸着爱。书柜、老照片、老式的水瓶、风琴,还有一只常在屋中穿来穿去的小狗。老板是个年轻少妇,她家的简餐都是由她精心制作的。室内不能吸烟,但在外面专门设有一间吸烟区??梢晕尴呱贤?。适合朋友三四,聚会聊天。喜欢朵朵家的芝士土豆丸,觉得这道菜的口感非常好。在这里,感到岁月静好。

“四号工厂”是小通巷唯一一家很有意思的青年旅馆。由一栋4层小灰楼改建而成,后院是露天酒吧,进门有沙发卡座,装潢相当符合老外口味。你在欧洲电影里经常见到那种屋子,铁床和白床单,青色陶瓷的洗手池,象牙黄的老式浴缸,里头很可能还坐着一个面容英俊,神情冷淡的男人。在火红的革命岁月,小通巷成了革命工人的家园,成都生产保温瓶的工厂也于上世纪70年代在此修建。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几年前就被废弃的旧厂房,竟成为背包客栈“四号工厂”。站在巷子对面,抬头望去,四层楼高的“原生态”的青砖,有着大大的loft招牌,成为了小通巷的标志性建筑。因为其他的店大多只是占了一层的店面。不像四号工厂,是包了整栋楼。进入室内,一层的天花板上裸露的那些钢筋水泥横梁,是特意保留下来的,再配上无处不在的绿色植物,透出了一丝粗狂的韵味。前台一半是咖啡台、料理台,一半是青年旅社的办理手续前台??壳交褂懈纸罴茏?,放着诸多旅客寄存的大件行李。前台对面是一个小房间,四面的书架上摆了各色供来卖的新书,以及一些旅游纪念品。这也是它另一个“牛奶书铺”的名字由来吧。与书铺一墙之隔的,是一道小通道,穿过通道,就是类似书吧、咖啡吧、餐厅的所在。通道靠墙的一面,摆放着一张长桌,放了许多杂志可供借阅。无聊时,坐在卡座上,一杯茶、一杯杂志,一段时光,一份闲适。除了室内的餐厅,其实“四号工厂”里还有其他更大的区域,有上网区、有可以躺着休息的休闲区,还有一个露天的后院。院子里也摆放了桌椅,同样可以在此停留、小憩、发呆。院中树上垂挂的煤油灯。到了晚上,一盏、两盏、三盏……点亮之后,院子应该会是另外一番朦胧的美了。

这就是淡雅的小通巷,一条才被我认知的文艺情怀小巷。其实。小通巷有今天的发展特色是有历史渊源的。上世纪初,著名的文艺家曾孝谷出生并生活在这里。他是我国第一个去日本学习西洋画的第一个研究生,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创作并演出了我国第一出话剧《黑奴吁天录》,也是成都第一个西洋画教师和油画家。他曾和李叔同一起留学日本,并经常搭档演戏。他们先后回国,并相互写信叙旧。曾孝谷就是一个文艺青年,是小通巷变为具有文艺情怀的小巷先驱者,并让小通巷拥有了人文内涵。

走了一个多小时,衣服上带着汗水,看来夏天在向我们一步步走近,春天就要撤离。再往前走,与小通巷平行的还有一条奎星楼街,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一共有五个星点,经常疏散排列。如五星相聚,则为文教昌明之象。也有的说,北斗七星,第一颗称魁星,所以科举时代中了状元,谓之“大魁天下”。“奎”与“魁”读音相近,于是奎宿与魁星也分不清了,该条街古时应建有奎星楼,所以街道名此。与小通巷相比,缺少了时尚的涵义,也缺少了文艺情怀的内涵。

 

                                                  【201541日于成都家中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