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四老旅行团

来源:作者:李树伟时间:2014-12-02热度:0

我与爱人下了车,站在九江汽车站门口,满世界拉客的人都围着我俩转,正当我俩老有点无所适从的时候,李树伟先生和她爱人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李树伟先生,河北作家,他也是来参加全国鄱阳湖文学陶渊明散文颁奖大会的,两天与会的接触也算是熟人了。那么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下见到他,我感觉心里一下就阳光起来。
李先生见我们那情形,遂问,想去庐山看看?我点点头,说如果不嫌弃,就结伴而行吧。李先生说那甚好,只是我爱人的膝盖有点伤痛,怕跟不上您们。我说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哪个还有当年的飞毛腿?那行吧,真有缘分,我们正好结伴而行。李先生是个爽快人,当即就同意了。末了,他还笑着调侃说,那我们就组成一个“四老旅行团”吧。
李先生先前曾在旅行社呆过一阵子,自然这“四老旅行团”组长就非他莫属了。我依傍组长这棵大树,再也不用担心那些火辣辣太阳的炙烤了,舒服地躲藏在大树下乘着阴凉,看着大街小巷那些熙熙攘攘的人觉得怪有意思的。九江这样一座小小城市,人干吗这样多?这可能是这座名扬天下的庐山“惹的祸”吧?我心想,就让他们忙去吧?
很快,“组长”就叫来一部小车,门票、景点都谈妥了。真有福气,今天遇到了一位旅行专家,再也不用担心旅途挨讹诈了。听人说在韶山一套一次性牙刷5元,两套10元。我很惊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可是毛泽东的故乡啊,毛泽东没叫他们这样做??!
我们“四老”走得慢,但车子走得快,很快车子就驮着我们到了庐山山脚。
大家都知道,膝盖有伤痛是不宜登山的,可由庐山山脚到李白当年观赏庐山瀑布的地方,大约有3000米,折算下来,不知要有多少级台阶?
李先生爱人姓王,淳朴善良,又活泼坚强。她膝盖的伤痛并不影响到她的快乐,她第一个往登山的石阶上走去。李先生想要向前搀扶她一把,她说自己能行。其实她那伤痛的膝盖是很难支撑自己身体的重量往上移动的,她只能依靠那条没伤痛的腿,让那条没伤痛的腿“打头阵”,通过频繁地移动往前登攀。这样她前行的速度也没慢多少,可她付出的劳累却要比常人多一倍。
其实,行走得慢并没多大坏处,走走停停这是我们这把年纪外出旅行的一种最佳选择。在慢走中,我们海阔天空地闲聊,闲聊本就是一种学习与知识的获得。李先生长期生活在城市,可想而知,他肚子里的故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有点像竹筒倒豆子般的。他讲到王朔、海岩……很多故事我是闻所未闻的,感觉很新奇,觉得很“天方夜谭”。连续作战,就得让这膝盖歇歇,选个视觉空旷的地方站站,轻轻地舒一口气,放松一下自己,让自己的目光自由地游弋在山峡之间,醉心地赏读这秀美的大自然杰作,那真是人间一大幸事。
庐山之美,那是绝美。山峰一座连着一座,间距不大,既相互独立,又成一整体;山体仿如刀削斧砍,巨大的石块横斜面,历历在目。山的群体以峡谷为基,突剌剌往上长,那阵势,不插破云霄,是不肯罢休的!只有站在庐山峡谷之中,才能真切地体会苏轼那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的深刻内涵。
当然最好短暂休憩的地方还是站在溪涧中的桥上。稍数一下,就可知道在行进登攀过程中,要经过五座桥。站在桥上,山峡的凉风一阵阵拂来,浑身通透地凉爽。这时候,自己的视觉穿过时空一直往山峡的尽头望去,感觉山峡变得越来越逼仄,似乎就粘连在了一起。两岸绝壁,形状各异,壁垒森严,纵是飞鸟登临,也得退避三舍;峡中大小石块,相互磊叠,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如金龟出洞,有的平整如砥,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缭乱,观之悟之,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如此绝佳胜地?
溪流在山峡中,像自由的小精灵,它们的行踪,只有它们自己才清楚。在前进的行程中,它们机智地在石罅间选择着自己突出重围的缺口。它们有时把自己拧成一股绳,穿透石缝,有时铺展开自己的身子,像银珠一样往下坠落,有时候像一个跳远运动员,飞跃高高的石坎……它们喜欢在石块间创造出美的身形;前进永远是它们的主旋律,但是有时它们也选择,静静地躺在一个僻静的深潭,那一刻,它们如一块翡翠,绿得耀你的眼……现在还不是那“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钡那锶眨缴较坷锏乃?,正亢奋地放声高歌,展示着它非同寻常的生命力。
    当然下点小雨那状况就更有诗情画意了。但这样一来,我们“四老”的行动就更需小心翼翼了。大家都相互敦促着,石阶滑,小心?。∽畹P牡氖抢钕壬四峭?,千万要走稳每一步啊,她能坚持到最后胜利吗?望着一拨拨青年男女从我们身边快速往前登攀而去,李先生无限怜爱地望着爱人额眉头渗出的汗水,他已经N次提醒爱人,你就不要逞强了,坐滑竿上去吧?但是李先生的爱人总是微笑着拒绝,她说自己能行,她还说她这辈子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亲自登攀走到庐山瀑布下,像古往今来许多游览者一样,感受一下登山的艰辛与大自然的神奇。如是说,李先生和我们都觉得不好再坚持那坐滑竿的事了。
是啊,每一个登山者,想要一睹美景,还得奋力登攀。石阶路,时窄,时陡,疑为山穷水尽,哪知斗折蛇行,忽又柳暗花明;熙熙攘攘之登攀者,或急,或缓,有的神清气爽,有的气喘吁吁,有的坐上滑竿,神态悠然,对于八百资费,全然不放心上;世间万象,难以言说。然而他们和李先生爱人相比,似乎志趣迥异,不在一个层次之上。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石峰间的树更绿了,这时候太阳不知不觉地又从云层里伸出它的脸,把它五彩的光一点点往下泼洒。烟雨初霁,山光澄练,山峡里的石头瞬间显得更光滑,更银光闪闪了,仿佛是一个个圆溜溜的金元宝搁置在那里,看着就让人心醉。
那云有时也会不期而至,它从庐山的深处翻卷而来,在瞬息之间,弥漫融合。动或如烟,静或如练,返照倒映,倏而紫翠,倏而青红,软绵拂面,伸手抓一把,又倏然飘忽而去。几只白鹭一时兴起,翱翔于云光之间,缠绵盘绕,似去欲回……
这时候,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漫长的历史长廊,那夏禹、司马迁、秦皇汉武、李白、苏轼等等帝王将相与文学侏儒来这里登山揽胜的故事像走马灯一样向我走来。我想叩问这千古神山,这天地间之美,因何都集中在这里展示?我突然觉得这世界何其大又何其小,我怎么就走不进这神秘的庐山,是我缺失审美的眼光,还是心已苍老,没了勃勃的生机了呢?
不知是我醉心山峡中的美景,还是李先生的爱人走得快的原因,我们这“四老旅行团”第一个到达庐山瀑布下的竟是李先生的爱人!那一刻,我看见她脸上闪动着激动、自豪、幸福的神情;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她的腿已经完好如初,她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快乐地在瀑流下展示着自己的美。
是啊,征服几千级石阶到达瀑流下的登攀者,没有谁不感到快乐与自豪的。我的心很快就融进那些登攀者的群体,站在瀑流下,仰视苍穹,瀑头彷如接壤天宇,初时小,后渐大,瀑高约百余米,在飞溅跳跃中形成三叠,每一叠的冲击都形成巨大的水沫,在水沫蒸腾中,飞速的瀑流最后才坠入崖下的深潭。那冲撞轰鸣之声,数里外亦清晰可闻。瀑流下窥之,极尽目力,实难一目了然。有人说,李白肆意夸张,今观之悟之,并无嫌疑之处,可见,“大炮筒”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说出来怕你不相信,我们这“四老旅行团”那天还先后游览了白鹿洞书院和龙潭,最后才回到九江。更为可欣可贺的是,那天晚上李先生说他爱人睡得很香。
向延斌主笔,李树伟修改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