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童年趣事

来源:作者:杨跻时间:2014-11-19热度:0


                       文/杨跻

  国庆的第二天下午,在省美协副主席、渭南市美协主席王鸣放老师的工作室,有幸目睹了王老师《童年趣事》创作全程,彻底被王鸣放主席娴熟的绘画技巧和高深的艺术造诣所深深的震憾。

  王主席瘳瘳数笔,便将一个斜挎书包,站在木凳上,把手伸向高高吊在空中的那个盛着雪白的馒头的蓝子的不谙世事的少年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活灵活显。望着眼前的这幅《童年趣事》,那些早已淡去的记忆被重新勾起。

  小时候,由于物质匮乏,生活条件艰苦,所有人日子过的都很艰难。记得那个时候,每年夏秋收获之后,生产队长按照上级下达的粮食任务,组织本队的村民,将最好的粮食,上交国家粮库。那浩浩荡荡的送粮队伍,颇为壮观,以至后来每次看到影视剧中支前的队伍,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交粮的那种场面。完成国家的粮食任务后,剩余的粮食,才由生产队,按人头、按工分分给村民。那个时候,由于我家人多劳力少,每年分的口粮,根本不足以维护一家人一年的生计。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尽管母亲精打细算,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日子常常过得捉襟见肘,父母似乎常年累月的在为生计熬颠,在我的记忆里,父母的脸上从来没有露出过笑容,似乎总有一层愁云,常年笼罩在父母的脸上。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有手艺的人,总是比没有手艺的人日子要好过一些。小姨夫是个木匠,总是利用农闲,做些木工活,用自己的手艺换取一些额外的报酬——粮食。在那个年代,小姨家的日子,过还算得上比较慈润,至少从来没有为吃饭的问题发过愁。记得每次去小姨家,返回的时候,小姨总是用一个布袋,将蒸笼里的馍,差不多全装进那个布袋里,由我和姐姐轮换着背回家。

  馍背回家之后,母亲便将馍放在蓝子里,然后站在木凳上,将装馍的蓝子,高高的吊在厨房的空中,让我们姐弟无法够着,免得我们偷吃。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便站在木凳上,将蓝子取下,从蓝子里取出几个馍,熘热后再定量的分给我们姐弟几人。记得有一次,学校的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打蓝球,刚刚学会的我,显得异常的兴奋,疯了似的在蓝球场上左冲有突,仿佛浑身有使不尽的力气。结果只图了一时的痛快,没有想到,过度剧烈的运动,让本来没有油水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一回到家,饥饿难耐的我,便把书包往炕上一扔,径直奔向厨房。

  望着高记悬在空中的馍蓝,肚子像猫抓似的,格外难受,便学着母亲的样子,端来木凳,站了上去。由于自己的个子矮小,手只能触到蓝子底部,根本无法够到蓝子里的馍。于是我灵机一动,便又搬来一个小木凳摞在上面。由于地面不平整,我刚站在小木凳上,便感到小木凳开始晃晃悠悠的回来晃动,心里着实有些害怕,真怕自己摔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墒嵌亲佣龅霉竟局苯校冶愎瞬簧夏敲炊嗔?,索性抖胆,将弯着的腰慢慢直起,此时,凳子晃得更厉害,慌乱中,我的双手抓住了吊在空的蓝子。装馍的蓝子,似乎也在欺负年幼的我,也随着我身体的晃动,在空中开始晃动起来,吓得我也顾不上取蓝子里的馍了。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只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摔下去。结果越这样想,心里越紧张,双腿似乎也不听自己的指挥了,开始跟着打颤,晃动越来越大,我感觉自己已法控制局面,终于随着哎啊的一声尖叫,我被狠狠的摔倒在地。装馍的蓝子在我倒地的那一瞬间,用力一推,蓝子里的馍便飞了出去,落在我倒地不远处。当我跟大地亲密的接触之后,一阵阵的剧疼便袭上心头,刚才饥饿难耐的肚子,似乎也不再咕咕的叫了,望着滚落在地上的馍,再也无心去捡,只是嘴时不停的吸着凉气,似乎只这这样,仿佛才能减轻疼痛。

  虽然疼痛早已忘却,但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永远深深的留在心里。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分瓜

下一篇: 品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