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盾情缘
来源:作者:胡春时间:2014-12-18热度:0次
1986年8月我从徐州贾汪新桥煤矿调入泗阳县工商局,改行后穿上制服,头顶国徽,肩扛红盾,先后从事过市场管理、合同管理、执法办案、行政收费、法制监督、撰写文稿等多种工作。期间曾在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脱产学习(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两年。一路走来,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磨破嘴皮收规费。收费可谓工商部门“含金量”较低的工作,只要掌握收费标准、收费依据,领本票据就可沿街挨门逐户收取“工商管理费”了。但要收好费也不容易,特别是“垂管”后全县“软环境”整治期间,有的部门专挑工商部门毛病,可谓“鸡蛋里挑骨头”。这时更要把握收费原则:不多收、不少收、不漏收,不该收的如无照经营户、私营企业坚决不收,经营户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要享受到位。要多动嘴、多跑腿,避免与缴费户发生正面冲突,绝不以管理者自居。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经营户都能自觉缴费,只有极少数“钉子户”难缠,但只要多做说服工作,讲清道理,问题最终总能解决。
宽严相济办案件。做经济检查工作要与各式各样的当事人打交道,上世纪末在经检大队办案数年间,我的体会是对当事人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既不太冷,把当事人当成“敌人”而横眉冷对;也不过热,与当事人一见如故称兄道弟。严格遵守江苏省工商局的“五严十宽”规定,处罚当事人做到宽严相济,责罚相当。对大多数非故意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是由于不懂法、不知法,受经济利益驱动的行为人,以教育疏导为主,辅以适度的处罚;只对极少数明知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而故意违法的行为人严惩重罚。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禁令”常存心中,始终牢记“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古训,干干净净地执法,不包庇、纵容经济违法违章活动。正所谓“无私则无畏”,在办案中,我既不惧极少数当事人的威胁恫吓,也不怕穿上来自内部的“小脚鞋”。
小心谨慎搞核审。起先,在案审股做案审员,被大家誉为“工商活字典”的老孟股长手把手地教我搞案件核审,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点把握细节。后来自己做了几年法制科长。期间经手的案件不少于3000件。我体会最深的是核审时心要细、眼要尖,不放过案卷中任何一个疑点。同时在学习上要快人一拍,先人一步,不断提高自已的法律素养。一次,某分局报来一本查处当事人销售侵权“瑶海心心”沙发案卷,要求没收7套沙发,并予以罚款。复审时我发现卷宗中拍摄的20张照片有疑问,不能证明7套沙发全部侵权。随即到封存现场实地调查,发现只有2套沙发的靠背上绣有“瑶海心心”字样,且突出使用“瑶?!保ㄋ俗⒉嵘瘫辏┝阶郑羟秩ㄉ唐?。我立即建议本局对另5套沙发予以解封,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案发生。
有苦有乐写文稿。从起初在工商所写新闻报道,到在办公室当专职秘书,直到如今的工商学会,我没有停止过写??啵赡苁切锤迦说墓餐惺?。夏天,当我汗流浃背“爬格子”时,讨厌的蚊子却哼着歌来打扰;冬天,当我伏在冰冷的书桌上苦思冥想,别人早在空调房里看电视了。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只要有稿件发表,不管是长篇的调研文章,还是豆腐块的新闻,抑或是带文学色彩的作品,我就特别兴奋,感觉有收获,有成就。喜欢读自己发表的文章(正应了那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喜欢听别人评论自己的文章,喜欢拿稿费去买书以汲取更多的营养。到年底从单位拿到一定数量的稿酬奖金,更喜欢请三五位文友去“大排挡”小聚,边吃边喝边聊各自写稿的轶事,那“名利”双收的高兴劲儿,不亚于当官提拔、赌鬼赢钱。
我的亲属也与工商部门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年在乡镇领导岗位上的父亲工作的最后一站是县工商局,小叔叔则是基层“市管会”的一名“老兵”,他们都曾为我县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作过贡献。虽然他们都已逝去,但他们那种爱岗敬业精神、清正廉洁作风,却永远值得我学习、继承和发扬。
今年我已年过50,正值工商机构改革之际,我已做好心理调适:适应新形势,服从组织安排,在新的岗位上要更加注重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共1756字)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