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之夜美如画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4-11-12热度:0次
散文:
通道之夜美如画
周明军
金秋十月,满眼一片金黄。10月28日,我再次来到了美丽的侗乡——通道侗族自治县。这是县庆六十周年后的第十天,这里依然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街道干净宽畅,店铺林立整齐,一排排的红红灯笼犹如个个端庄美丽的侗家少女,露出甜蜜的微笑欢迎每一位游客。我的心一下子就被这里的美景感动了,惊羡的目光流连忘返,陶醉在这如画如诗的小城里,久久不愿离去。
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员邓光荣一行检查该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后,已到下午6点许,在县国土资源局李仁军队长和办公室主任欧胜军等同志陪同下,来到了一户农家小院晚餐,虽然热情好客的侗家阿妹拿出珍贵美酒,但邓调研员一行坚持不喝酒,吃过可口的农家饭菜后,李队长建议我们观赏一下县城的夜景,也算是饭后一次雅兴地散步。华灯初上,亮如白昼,漫步来到了独岩峰下,抬头望去,高耸于云的山峰隐隐约约;近处的树影彩光五颜六色,忽闪忽闪。特别是对面的水库大坝上装饰一新,蛟龙戏珠,金碧辉煌,大坝下的水池波光涟漪,水声潺潺。来到23层之高的独岩鼓楼下,只见鼓楼巍峨,珠光宝气,缀满的彩灯不断变换各种颜色,如红如绿如紫如黄,令人目不暇接,感叹神工鬼斧,巧夺天工。
来到宽阔气派的县庆广场,圆形的侗家特色建筑映入眼帘,在一号大门前屹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巨型雕塑。李队长说,这就是我们侗族的祖先“萨”奶奶,在这里我们有了追根溯源,怀念先人的载体和神台。县庆每五年小庆,每十年大庆,县庆已经成为侗乡联谊交流,招商引资的品牌项目了。自一号门进入可容纳一万六千人的圆形会场,前面的巨幅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著名歌手王丽达演唱的侗乡之歌,声光有机结合,霓虹彩灯闪烁,令人如醉如痴,感动心灵。来来往往的游客如梭,很是热闹,想到那天县庆的场面不知有多么宏伟浩大,人山人海了。
漫步双江溪边,脚踩卵石路面,手摸青石栏杆,只见对面高楼鳞次栉比,灯火聚灿,水中倒影,连成一体。远处灯塔高立,彩灯奕奕闪烁,令人目不暇接。一座座风雨桥,匠心巧手,光辉灿烂。走到万福桥边,只听到局领导邓光荣对我一声招呼:“周明军,你的老领导来了啊!”我赶忙停止拍摄的雅兴,走上前握住怀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德喜领导的手,问候钱书记好。记得1997年6月,我当时是钱书记在黔阳县的最后一任秘书,他荣任通道县委书记时还是我陪同他搬家到怀化的。如今有17个年头过去了,但我们的同事之情永存心中,特别是钱书记工作敬业、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给我留下了难忘而又深刻地印象。事后得知钱书记是来侗乡参加《新华每日电讯》座谈会而故地重游的,记得他在今年8月为县庆欣然题词:好运通道,美丽侗乡;六十华诞,再创辉煌。相信钱书记再次走在这方熟悉的土地上一定感慨万端,对侗乡人民一定饱含浓浓深情和盈盈祝福!
握手言别,我一下子想起了我与通道领导的缘分有很多,如杨正杰,曾与我在市委机关篮球场晨练一年之久,丁友平、钦代寿曾在洪江市委办同事过两年,刘宗林曾到过我工作的瑶乡视察过洪灾、后又曾是我们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他们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惟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我站在万福桥前,继续用相机拍摄难得的美景。一群美丽的少妇阿婆阿妹站在桥内随着音乐在跳健身舞,舞姿优美,身材婀娜。桥上来来往往的游人散客也都留下了欣赏的目光和好感。我见到桥上的对联古色古香,对仗工整,构思奇特,赶忙拍摄留存,如正门对联是:双江水暖九槁渡,百丈崖高一步登。写出了侗族人民的有情有义和豪侠志气?;褂邪烁倍粤缦拢?br> 桥载风雨百里侗韵一江春,水映丹霞万佛奇峰千古秀。
彩虹飞渡青崖逸道听侗韵,澄练闲披绿水瑶台奏笙歌。
独峰脚下桥如金龙飞两岸,万佛眼前水似银链牵双江。
蓉水飞虹雨留贵家赏花桥,独峰焕彩风送祥云来万福。
朱澜外山留云几片,福桥前水住月一家。
大家一一念之,细细品味,心里真的有了一种”荡漾波光摇月夜,葱茏山色动晨晖”的情调和意味了。走到虹桥东边,只见一副巨型对联跃然其上,上联是:凭欄沫风眺丹峰悬月虹桥卧波水天一色;下联是:信步遨月有玉管传情清歌怡兴诗画两江。在桥的西边,也有一副对联是:虹桥锁春秋长留风月吟古砦,高门开画境再和丝竹歌侗天。
一副副对联黑底金字,字体多样,文采飘逸,体现了侗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悠久,体现了侗乡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雅享受,更是表达了侗乡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真情实感。
记得在2002年8月,我读了怀化著名作家赵慧卉在《怀化日报》上写的《通道之美》一文非常感动,文章写的很美,其中记述了我读中专时的语文老师、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来通道参加笔会的情景,她时任湖南省少儿出版社主任,当她看到独岩民族风情园的恬静优美时,一再表示还要多呆几天。最主要的还是赵慧卉在文中概括通道之美的九个“古朴”,让我过目不忘。当即剪下报纸,珍藏至今,记得那段文字是这样的:“我看到了一个有丰富内涵而古朴的通道。古朴的民族,古朴的民风,古朴的歌舞,古朴的自然风景,这古朴的美,一切都古朴得使人心灵震撼……古朴的旋律……独有的侗民族文化村落的古朴之美……”为什么我会如此默念和保存一位素昧平生作家的文字,而是因为“古朴”就是我多年的笔名,更想不到我的笔名也是通道之美的特征了。至于十四年后的今年中秋在网上和现实中能与慧卉作家见面相识,更是因为共同爱好文学所结成的缘分了。
正因为与通道的缘分,我记得第一次来到美丽的通道是在2010年5月,那是一个下着毛毛细雨的日子,当原通道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现任通道县委督查室主任陆奇先介绍我们说,那天是阴历四月八,正是侗乡的姑娘节。为了上报万佛山省级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的筹备工作,我们一行考察万佛山丹霞景区,由于对这方山水的感动和对侗乡人文之美的赞叹,回家后我就写了一篇散文《醉在万佛山》,相继发表在市级《边城晚报》和国家级《大地原创》等媒体上,也为侗乡的宣传工作发挥出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
对通道的崇敬和感动,还因为有一段光荣红色的历史和无法忘却的记忆。那是八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件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的通道转兵会议。有人说中国工农红军如果没有这次通道转兵,就不会有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目前保存完好的恭城书院就是见证这次伟大转兵会议的历史古迹,它和通道的光荣历史以及勤劳淳朴的侗乡人民一样令我们无限缅怀和肃然起敬!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通道转兵已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漫步在青石板街上,走走看看,犹如抚摸和追忆通道自治县六十年峥嵘岁月。每迈开一步,就是丈量历史的光荣和自豪;每回眸一眼,就是与通道之美的对视和怀念。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下榻的通道宾馆。
美哉通道!美哉侗乡!美在这如画如诗的夜晚了!
(作者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怀化市国土资源局干部)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