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砖桥
来源:作者:江苏盐城邵玉田时间:2015-01-12热度:0次
故乡的砖桥
故乡小镇的东边,有一座用小青砖垒成的拱桥。桥的西头,有一排老旧青砖瓦房,那是小镇的街尾。桥的东边,是一片广袤的田野,我的学校就坐落在那片稻麦田的一隅。
我无法说清楚这座拱形砖桥的历史,它究竟建于何年。但始终记得,斑驳的桥砖缝隙里摇曳着的小草,以及上面肥厚的绿苔……在述说着桥的古朴自然的意境。它应该是小镇乡土文化的印记,一种历史的遗存。
砖桥固守着属于它自己的一份命运的秘密。数次回到了故里,站在砖桥上的一刹那,我的整个童年马上就在眼前呈现。
春天绿树掩映,仿佛自然界最美的花,人世间最美的花,都盛开在那风景如画的砖桥旁边,映衬着如诗如歌的校园……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滋养着莘莘学子茁壮成长。
夏天一阵雷雨过后,田野、沟渠的潺流入河,汩汩的声响,那便是浓浓的乡情和纯美的乡音,宛如天籁,生动悦耳。瞬间,桥下的河水丰沛起来,像贪吃的孩子一下子将肚子撑大了,遄急而流,将我们未来和梦想带到了远方。
秋天,薄薄的一层雾,让砖桥的四周变成了一个迷幻的世界。远看拱形的桥身像云彩里的月亮,河旁、路边的草木成了玉树琼花,思维在“人间”与“仙境”的频道中切换,激发灵感,继而我们写出了一篇篇最美的作文。
冬天的砖桥,嫣然一幅水墨丹青。青灰色的桥,配以白雪、树木枝桠、流水恣意的线条、或是河面结成几何图形的冰凌,传达着一种精神的意境——小镇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栖居之地。
这样的回忆总是很甜的。素朴、简约、宁静,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纯净、更美好。
然而,时代在前行,在“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大潮中,故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规模迅速扩张,面对澎湃的经济大潮砖桥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它以自己的“香消玉损”,将其置换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白天,这里人头攒动,夜市一片灯火通明,GDP日渐增长……原来的四季美景,只是在演绎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离开故乡,生活在几十公里外的城市,依然惦念故乡的砖桥。
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过各种各样的桥,比如,年代久远唯一留存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的安澜桥,饱含诗意“古苏城外寒山寺”的枫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五亭桥,有着凄美爱情故事的西湖断桥,“七七事变”让中华民族蒙羞的卢沟桥,还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等等,让人感叹于历史文化的壮美,感叹其祖国的沧桑和巨变。
那一次,伫立于青岛的栈桥,却有另一番领悟。它不以抵达彼岸为目的,遥望大海,形同一个跳跃的音符。
栈桥,置身波涛之中,它并不期望抵达彼岸——它告诉我,只有回到生命的原点,保持生命的纯真,这才是最诚实的生命态度。
故乡的砖桥,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有许多视觉的凭证。它是岁月的依据,细节的支撑。
这个时代,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影子,早已无踪,我们走得很远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