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心如莲花静静开

来源:作者:向卫华时间:2015-01-11热度:0

心如莲花静静开
向卫华

那天周五晚上,他打来电话,邀我去他家做客,我欣然从命。
他家在距县城30多公里的乡下,虽然通公路,却要翻越几座大山。我和他在那年县里举办的廉政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上认识的,后来因为志趣相投,便成了忘年交。那时,他已从县级领导岗位退休,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当时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视的“三不通”老家,这一驻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里,我曾多次到过他家,每次和他谈及人生,都是对我灵魂得一次洗礼和净化。
第二天,在一路灿烂的阳光和清爽的山风的伴随下,我先是乘车、然后步行来到了他家。远远地就看见他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云白色衣衫在风中摇曳,银须般白发在阳光下发出光泽,身体硬朗精神饱满的他,根本看不出已是75岁的老人了。
他家门口是一口3亩多大的山塘,塘里种满了莲花。此时正是莲花盛开的时候。红的、粉的、白的莲花开得正艳;碧绿的莲叶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遮蔽了水面;莲的花蕾从荷叶深处探出来,沐浴着阳光,期待着绽放;偶尔还能发现几只翠绿的莲蓬,挺立在水中,等待成熟后人们采摘。不时有鸟从山林飞来,在池塘上盘旋;接着又飞进了山林。几只鸭子在里面游来游去。面对满塘粉花、翠叶、青莲、悠香的景色,我有一种赏心悦目、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令人陶然欲醉。
花美,意境更美。我们一边沿着池塘边鹅卵石铺的小径漫步,一边吟着古人描写的“莲花”诗词。小径如一道观景长廊,一边是满塘盛开的莲花,一边是翠绿的山林,阳光随意地撒落下来,下垂的枝叶不时抚摸我们的腰身。于是,他吟上句,我吟下句:“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原来这里是一个慌弃的山塘,是“大跃进”他在公社当党委书记时带领村民挖的,曾经滋润过塘坝下面几十亩稻田,正是这几十亩稻田,使村里度过了当年的“大饥荒”。后来,兴起了打工潮,村民由于贫穷纷纷外出,山塘也就慌弃了。无人看管的山塘就像无人居住而没有烟火熏的房子,失去了生机。他回到村里后,在这里先是搭了一个茅棚子,后在四周开荒种树,将山里的泉水引来……开始了他的创业史。
这时,村里的支书和主任来了。由于我来过多次,我们早已成了老熟人。我们来到一棵李子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撒下来,地上是斑驳的光影;风吹枝叶,地上的光影也随之摆动。树下放着一张八仙桌,于是,我们围着而坐。他的老伴,一个满头白发精神抖擞的老婆子,一个面目慈善心地善良的老婆子,提着一壶凉茶走了过来,身上洒满了阳光,就像镶着金黄色的边。
天气凉爽爽的,风吹莲摇,满世界就像天然的大空调。
闲谈中,支书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那年,他回到老家后,村民们很不理解,一个每月拿着3000多元的退休县级干部,城里不住,却来这老鸦都不拉屎的鬼地方来干什么?是不是犯了错误被开除回家?在村民们的冷眼中,他一家家的走访,座谈,拉家长。开始,村民们不理他,认为他老糊涂了;后来,从他的话语里,村民们才知道,他要实现他的梦想,带领大家甩掉贫穷的帽子,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样,村民们决定跟他干。于是,他掏出家里10万元积蓄,带领村民修路;路修通后,又带领村民搞山地开发……村民口袋富了后,他在村里成立了民间剧团、诗词协会,开办农家书屋。每到农闲季节,他就组织村民唱戏、读书、吟诗,多次带村民参加县里的春节文艺汇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硬是把一个穷的叮当响的村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时,村主任也给我讲起了他老伴及家人的故事。他老伴,也就是我的老嫂子开始也不理解他,骂他是神经病,骂他不会享福,曾经有2年多时间不理他;后来经不起他的死磨烂缠,从学校退休后也到老家来了,最后被他那种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于是,她动员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支持他;于是,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村里找项目、找资金……在他们的支持下,近年来,政府共投资近千万元,村里进行了硬化、亮化和净化,村民们建起了农家采摘园、开起了农家乐,村里和旅游局一起开发旅游景点,和民族事务局一起?;ぬ厣窬?,和文广新局一起挖掘民间文化,使村里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我一边赏莲、一边品茶、一边听支书和主任的讲述。我想起那些文人墨客所颂扬的莲花品格,我想,莲花的清香从古飘到今,其“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流溢至今,从周老先生的《爱莲说》到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到苏东坡的“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一直延续至今,莲花在众人的赞美声中更显雅洁纯净;与其说这是人们在不断地赞美莲花,不如说是人们把美好的人品寄托在清纯自然的莲花身上了。
“卫华,莫听他俩的闲话。你俩也再莫讲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彼∫∈?,淡淡地说:“村民们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蔽腋辖羲担骸耙桓鋈?,拥有梦想,追寻梦想,坚守梦想,实现梦想,应该是很幸福的。我敢肯定地说,你是一个很幸福的人?!贝耸?,他笑了,笑的那样自然和清纯,那满脸的笑容就如那满塘盛开的莲花,开的自然,香的清纯。
“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碧糯逯楹痛逯魅蔚慕彩?,我感觉到这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丝顿悟的清凉;每一个故事就是一缕智慧的阳光,每一个故事就是一股山中的清泉……就在这清凉、阳光和清泉中,我的灵魂得到洗礼和净化。
其实,他所在的村里早已成为我们作协的创作基地和县里的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我曾多次带领会员们来这里采风。每次,他都给我们提供免费食宿;每次,都和我们谈笑风生;每次,从他的身上,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古丈人的精神?!罢馐且桓鲋档梦颐亲鹬氐睦先耍彩且桓鲋档梦颐勤└璧睦先恕?,会员们说。放眼观风景,不与人事争。我想,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一些领导干部退下来后,还不收敛,还在拼命地千方百计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为家人和小集团谋利;而他却另辟蹊径,放弃城市安逸的生活,回到曾经生他养他的地方,带领老百姓创业;作为一名文艺战士和一名党的忠诚卫士,我应该弘扬这种社会正能量,为净化社会风气而鼓与呼。
之后,他进屋,过后又回到原处。他把一本厚厚的书稿送给我。他说,这是村里诗词协会会员写的诗词,请你帮助整理和润色一下,然后由我个人出资印刷,就算给古丈县文化事业做点贡献吧。我拿到手上,感到沉甸甸的。书稿封面上用楷书写着书名——《心如莲花静静开》。我翻了一下,书稿有400多页,数了一下作者,有50多位,尽管纸张不一,字体不一,但都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墨香;那墨香和从池塘里随风飘来的清香融为一体,沁人心碑,使人心醉。我再翻到首页,是他写的“七律•心如莲花静静开”一诗:
心如莲花静静开,幽怀恋梦锦笺裁。
轻斟冬句追红去,慢挑春弦唤绿来。 
雪点金枝多路径,冰镶玉盏无尘埃。 
高山流水清池醉,浣净铅华到瑶台。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一生的追求,青年如此,中年如此,老年也如此。那么,追求什么?又为谁而追求?特别是这个物欲横流的浮华社会,我曾经不停地拷问自己。此时,手捧《心如莲花静静开》书稿,望着远处满山的翠绿,望着隐藏在丛林里的通村公路,望着一个个农家采摘园,望着一栋栋特色民居,望着眼前满塘盛开的莲花,此时的我,心如莲花静静开…

地址:湖南省古丈县纪委
            邮编:416300
(编辑:作家网)